传统媒体的网络编辑如何“抢”新闻
2020-09-10季飞
摘 要:网络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快”,尤其是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APP)出现之后,使信息更加碎片化,传播更具有紧迫性。成熟的网络编辑都会固化一个概念:每次都快一点点,长久下去就会让用户觉得“某某媒体就是快”。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培养(用户)的过程。“先网后报”基本实现了传统媒体编辑部和新媒体融合的“意识转型”。编辑部每一个人,要改变自己的身份:我是网络主编、我是网络编辑、我是网络记者。本文论述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转型中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并提出传统媒体运营的新媒体“抢新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传统媒体;网络编辑;速度;真实;客观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4-0133-02
为适应受众碎片化阅读习惯和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态势,更为及时、便捷、生动的新闻客户端已成为媒体融合新标配。[1]和其他网络媒体不同的是,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APP)有采访权,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解决短板的办法就是用“连线”“询问”“沟通”等方式行采访之实。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求有采访权的传统APP要和对手“抢”,要“快”起来。
粗略地分,可以“抢”的新闻来自网络消息、发布会、个人关系这几个渠道。[1]
一、“抢”网络消息
比如有微博账号说某移动商暗中扣费,并附上了图片、录音、视频等证据。遇到这样的情况,网络媒体的常规处理方法是:
第一,如果是大V账号(即认证的微博账号),直接对账号的博文内容加工处理。
第二,如果是未认证账号,并且根据内容能判断其是事實的可能性很大,那就找经过认证的账号转发,然后再对转发内容加工处理。
第三,处理稿件的同时,想办法去联系博主,进一步求证,因为真实性是传统媒体区别于新媒体的赖以生存的根本。
第四,这类稿件,网络媒体不求面面俱到的“全”,只加强对事实复述的严密性。此外,不做延展报道或分析(根据事件的不同,有时会增加原始背景或相关事件内容)。
二、“抢”发布会消息
个人对发布会新闻稿件的快速处理方式就是“写好两头,等中间”。比如事先确认马云、刘强东会参加达沃斯论坛,先准备好电头、正文第一段的基本信息。
比如:XX报XX新闻 (记者XX)X月X日消息,“2018冬季达沃斯论坛”,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举行了一场“演讲专场”。马云与全球青年领袖进行了包括女性赋权、企业管理、未来教育等多个方面的交流。他在演讲中表示,“想写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个错误”。
以下为演讲全文:
XXXXXXXX
上例是针对发布会的演讲稿处理,就是“写好开头,等下面”。如果是产品、政府新闻类发布会,可以这样处理:
XX报XX新闻 (记者 XXX)X月X日消息,北京市第X届人民代表大会第X次会议在XX酒店举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杨万明作工作报告。
报告显示,XXXXXX(这里是中间部分,也就是报告内容,是对有关数字、数据以及演讲中比较抢眼的说辞等内容的整理)。
记者梳理发现,201X年到2018年,北京法院通过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向当事人推送审判流程信息X万条,开展庭审网络直播X次,公开裁判文书X万篇。其中,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访问量超过3.9亿人次(这一部分是根据某某领导的所在单位、管理的内容,事先准备好的结尾)。
三、人员分工拼速度
传统媒体的新闻客户端(APP)编辑值班班次通常有3个,24小时值班制:白班(即正常班)、中班、晚班(晚班分小夜班和大夜班)。
除夜班外,白班和中班分带班编辑、发(原创)稿编辑、发视频编辑。人员来自运营中心全体编辑(含主编)。
带班编辑可以由综合运营部的编辑担任,主要负责APP整体内容的调整,包括推荐、视频频道等。发原创的编辑,在值班群中发布过审稿件。发稿编辑有权拒稿,或修改文章,且不用向记者反馈修改的内容,只需将发布后的文章反馈到相应工作群中。
四、新闻推送拼分量
结合个人的工作经历经验,带有“大”属性的新闻都可以推送,比如大事件、大公司、大人物。预判一些事件可能会发酵的也可以推荐。[2]
举例1:“法律院校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稿件。
这篇稿子属于专业性方面,要不要推?单就这个标题看,不符合互联网用户的兴趣,也看不出知识点在哪里,所以不推荐。但如果能换个标题,比如“人大杨立新:中国高校法学教育脱离司法实践”,这个标题更“实”,指向更明确,观点性强,相对更容易引起用户阅读兴趣。
举例2:“阿里公布2017年度打假十大案例:一年捣毁1328个假货窝点”。
科技、财经口的记者都明白,这应该是属于厂商稿。单从标题看可以推,但内容上阿里的痕迹太过明显,所以不用推荐。
举例3:问:昨天XXX的开车撞人的稿子上推荐,我这稿子也是开车撞人,为啥不推荐?
答:XXX那稿子4连撞,场面惨烈,事故后果大,你这稿子就是开车撞了护栏。
问:XXX前天也写过一篇车撞护栏的稿子就上推荐了,我这个为啥不推荐?
答:XXX的稿子, 200米的护栏都倒了,影响交通30分钟。你这就3米,谁都没影响。
问:深度部的稿子,都不上推荐啊?
答:不是不上,昨晚11点发的,已经放推荐位4个多小时了。
问:XX那个采访稿,也是昨晚11点发的,现在还在推荐位?
答:XX那稿子是突发性新闻稿,事件从昨晚到现在一直持续中,所以还得继续推。
问:同一题材,都是反腐稿,内容都是说“科级干部贪50万”的,为啥别人的能推荐,我的就不能?
答:至少标题上就有差别。别人的稿子标题是“科级干部贪50万 收钱的不是大房而是二房”,你的标题是“科级干部贪50万 正宫老婆都不知道”,这说明,标题更有“趣味”,情节描写更惹眼,上推荐的可能性就更大。
问:稿子这么重要,还是独家,稿子过审都10分钟了,推荐都没上?
答:别着急,审稿和发稿都需要时间,图片越多的稿子,发布文章需要的时间更长,版面更容易错乱。另外,稿子发布后还需要3到5分钟的服务器分发,最终到APP前端显示出来,都是需要时间的。
问:这都30分钟了,推荐还没看到。
答:别着急,我已经找技术部“吵架”了。
五、“快”也要回归本质
新闻必须客观、真实、严谨、扎实。
新媒体离人们最近,既复杂又简单。哪个内容传播效果好,它肯定距离网友最近,传播效果差,肯定就距离网友遥远。复杂是因为这是对报网结构的进一步梳理,这种分开,是为了更“彻底”的融合。我们要过渡到全力以赴制作新媒体内容的状态。尽管传统媒体在流量份额上有所减少,但其“拥有大众信任”的舆论场优势不可忽视。[2]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传统媒体记者职业本质的回归——真实、客观、严谨、扎实。为了抢发、不去核实就是对记者职业本质的撕裂与破坏。转型之中,我们的注意力势必会被分散,浮躁的问题就会凸显,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回归传统,提高职业素养。
六、结语
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纸行业的转型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转变,只有新的平台和技术还不够,关键是新闻思维的转变,学会用新媒体的思维去思考、用新媒体的技巧去实操、用新媒体的架构去运行,才是传统媒体顺利转型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 梅宁华,支庭荣.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7-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06.
[2] 徐姬敏.关注自媒体营销号乱象 为民企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N].新京报,2019-12-12.
作者简介:季飞(1977—),男,北京人,本科,新闻专业编辑(中级职称),北京青年报报版编辑中心副主编,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