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0-09-10冶伟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4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冶伟

摘要:五千年灿烂文明,缔造了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作为人文基础类学科的语文学科,文化性是其本质属性,语文教学则是传递文化性最重要的手段。为国家播撒传统文化的火种,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课堂,则是传播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基地,本文即对传统文化如何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渗透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古诗文,都是经过历代时光淘洗的最优秀的古典文化。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最直观地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初步的了解。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小,如何在基础学习阶段就让传统文化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打下深刻烙印,让他们自觉担负起热爱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的使命,是摆在每一个基层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将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升华为感怀和传承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前沿阵地。

一、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传统文化对课堂的影响,绝不仅仅只体现于语文教学的课堂45分钟,而是要利用课堂环境,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譬如在教室的墙上张贴历代名人画像和诗词名句的书法作品,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利用多媒体手段,多给学生播放一些经典朗读的视频,以及课文内容相关的影像和音乐资料,扩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储备。

基础阶段的学习不只是基础知识的积累过程,同时也是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要以身作则,加强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譬如在识字阶段,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可以自己在课堂上用毛笔写下所教授的汉字,并为学生一一拆解偏旁部首,通过直观的方式,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能点燃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爱好。以传统文化底蕴和魅力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

二、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传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历史的所缔造的智慧结晶,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尤其是西风东渐之后,传统文化已经逐步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仅仅停留在教材中选的几篇古诗,以及认识李白杜甫的阶段。

尤其在抖音之类APP的影响下,泛文化大行其道。学生们沉迷于网络生活,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传统文化甚至沦为学生考试工具,考完之后就抛诸脑后。要重拾传统文化,就必须让传统文化走进生活,跟学生的生活实实在在发生关系。譬如带领学生去民俗博物馆,了解古人生活的习俗,通过观看传统戏曲,理解传统文学中的经典曲目的内容,加深学生印象,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初步的了解。

三、诵读经典名篇,加强启蒙教育

我国古代也很注重对学生的早教,有很多针对孩子早教的启蒙书,这些被称为蒙学,国人耳熟能详的《三字经》《百家姓》都是蒙学的经典读物。这两部书都是内蕴深厚且含义深刻。要带领学生在课前学习,每天一句,体察里面所包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学习《百家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问问父母他们名字的由来,并且讲解给同学听。并且延伸出去,寻找一些同姓名人的典故,给大家做分享。蒙学可以培养语感,很多杰出的学者,都从幼时的蒙学之中汲取了深厚营养。

四、加强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介绍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让学生们爱上传统文化。必须以身作则,自己先要自觉成为传統文化的爱好者,才能引领学生们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文本的学习中,只有懂得传统文化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譬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先要带领学生认识这首诗写作的年代和作者王维,然后让学生知道这首诗写作的背景,是由于作者远离故乡,在重阳节时,思念亲人,“遍插茱萸少一人”,感慨系之所写。进而带领学生知道重阳登高,插茱萸的习俗,让学生理解诗文背后的含义,进而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五、通过传统节日和节气,传播传统文化

在现在孩子的认知里,我们的节日似乎只剩下五一和十一以及春节,其实我们国家有着很多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还有着二十四节气。通过对这些节日和节气的讲述,学生们每每对这些节日及节气中衍生的习俗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利用网络查找更多有关知识。不知不觉,传统文化的种子就在孩子们的心田里播种下了。尤其是在如今圣诞节之类的洋节大行其道的现实下,弘扬民族传统节日,更加紧要。譬如通过传统节日端午节,让学生了解屈原投江的典故,知道端午吃粽子,插艾,挂香囊的习俗,还可通过《白蛇传》之类的传说故事,了解端午雄黄酒的典故,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印象和喜爱。

六、彰显古人人格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语文课堂上的综合实践活动, 为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提供了天然的有利平台。传统文化不仅仅在于传播知识,更在于塑造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传统文化中的那些仁人君子,都是人格伟岸的典范。他们所流传下来的典籍和故事,无一不在书写着仁义礼智信的崇高人文精神,彰显真善美的道德标准。

譬如苏武牧羊的忠贞,孔子积极入世的态度,尧舜天下为公的精神,司马光砸缸的聪敏,孔融让梨的谦让,李白铁杵磨成针的坚持,子罕以不贪为宝的清廉,苏轼“谁言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豁达,陆游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操,诸葛亮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以及内圣外王的修养,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富贵不能淫的骨气,杀身成仁的勇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正气,为万世开太平的胸襟气度,都是古代先贤所传下来的最珍贵的人格之光。正是古人的这些精神,代代传递,才为中华五年前文明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动力,才为中华民族哺育出无数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仁人志士。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都是中国精神贯穿古今的真实写照。学习古人之精神,是为了更好的走好今生之道路。让学生从小接受到这些伟大精神的照耀,并且身体力行,最终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随着全民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以及传统文化的回归,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传播者的小学语文教师,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种手段和方法并举,以独出心裁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育结合,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出真正有理想有情操敢担当的新一代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崇.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渗透[J].考试周刊,2018(92):61.

[2]季繁超.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研究[J].中华少年,2018(29):24.

[3]赵娟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10):6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