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声乐教学借鉴传统戏曲的研究

2020-09-10金涛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传统戏曲借鉴声乐教学

金涛

摘 要:中国传统戏曲是经过我国历代艺术家、表演家、理论家在长期的不断积累中发展壮大的艺术形式。现在已经具备了相当完善的体系和宏大的规模。中国民族声乐作为目前比较流行的声乐演唱艺术,在传承借鉴传统戏曲方面一直是先行者。在民族声乐教学与传统戏曲的诸多教学问题中,二者的本源性为民族声乐教学借鉴传统戏曲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源性中表现的相通之处和相异之处,让我们搞清楚了借鉴的內容;在实际的演唱表演中又可以搞清楚具体演唱方法和手段;所以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多借鉴传统戏曲对学生演唱中国作品,尤其是演唱民族性较强的作品的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声乐教学;传统戏曲;借鉴

中国传统戏曲的历史可谓悠久深远,从宋代开始,杂剧、南戏、明传奇到清代的地方戏,几百年来吸收了各地戏曲以及民歌、少数民族乐曲、宗教音乐等声腔曲调。在民族声乐未曾出世的历史长河中,是宫廷至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生活的主体。

一、传统戏曲的特点

传统戏曲是包含了音乐、文学、美术、杂技等诸多艺术类别和表演形式,而且它受地域、民族、生活习惯的影响形成了各种风格的戏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除了培养传统戏曲表演人才之外,还建立文化机构广泛的收集整理传统剧目,并且在传统剧目的框架之下涌现出许多改编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传统戏曲中比较就行的剧种有:京剧、豫剧、秦腔、川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等等几十个剧种,其中京剧是最为流行的,遍及全国,而且以京剧为创作要素的歌曲是非常多的。如《故乡是北京》《说唱脸谱》等,这些歌曲几乎全国的老百姓都会唱。所以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戏曲丰富的文化精髓,借鉴传统戏曲的演唱方法,对学生的艺术修养的提高和声乐技术的完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民族声乐教学借鉴戏曲既是对戏曲的传承,又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对传统戏曲唱法的借鉴

字是表情达意的基础。传统戏曲要求演唱者咬字清楚。以前的社会工业技术落后,并没有现在的音乐厅,剧院等专业的符合声乐要求的场地来演出,假如咬字不清楚的话,观众就听不到演员唱的内容,而且我国国土面积较大,民族众多,于是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方言只有把咬字搞清楚。才能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气”在歌唱中起着首要作用, 传统戏曲讲究“丹田气”,意思就是说离开气即不能发声。刚开始学声乐的学生特别容易乱喊乱叫,不知道用气息,只知道用本嗓,在完全没有气息支撑下发声,这种发声的方式非常容易损伤我们的声带。传统戏曲唱腔的气息因为落得比较低,所以在演唱中演唱者会非常舒展,不会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在教学中我会借鉴戏曲唱法的“气沉丹田”把声音放在气息的上,吸气时胸腔打开,横膈膜下移,小腹微微内收。这样的呼吸方式会让我们的喉头稳定,声音松弛。

三、对传统戏曲表演的借鉴

现在的老百姓对声乐艺术的审美标准已经非常高了,在民族唱法的领域却始终是遵循传统戏曲的审美,我们在民族声乐教学当中应该更加多的继承和发扬这些戏曲的优良传统,尤其在表演方面积极借鉴传统戏曲,努力使自己的舞台艺术表演能够更加自如且生动。戏曲讲究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并重,所以在肢体语言上会比较看重, 直观地作用于观众, 肢体语言对戏曲而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肢体语言表现中, 如“飞脚、扫堂”等。这种肢体的表演丰富了唱的层次感,包含一定思想情感的抒发。所以在表演的教学中要将这一特点融入进来。而且在音乐会的舞台上要比西洋歌曲的表现力更强。以唱为主,以演为辅,往往是通过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表现出一种精神气质或一种内心情感,在教学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让他们做出合适的表演,有的学生比较大气, 有的学生比较秀气, 有的学生活泼可爱,不管什么样的学生,都应该讲究戏曲表演中的“韵律” 感,要求学生在舞台上要能歌会演,形神兼备。

四、对传统戏曲韵味的借鉴

韵味是传统戏曲表演的最高要求,这包含了咬字行腔、呼吸用嗓、表演方式等各个方面。在民族声乐的教学中同样是把唱歌是否有“韵味”作为衡量学生演唱水平的重要标准,“韵味”的准确把握民族声乐来讲,是体现民族声乐独特性的重要手段。在教学生的时候要在充分发挥民族声乐唱法的基础上,借鉴戏曲唱腔中咬字行腔、呼吸用嗓、表演方式使声音明暗虚实有对比, 要注重声区的统一;例如教学生演唱《故乡是北京》这首歌的时候 不仅要讲究字音语调顺畅,还要注意感情的真实,在呼吸上与伴奏的高低快慢,强弱婉转,紧紧贴合,表演方面更是要大胆地运用京剧表演的手势动作,使整首歌的听觉和视觉融为一体,将形体的韵味和声音的韵味达到高度统一。这样的处理的话就显得歌曲既有中国京剧的韵味律动,又有现代民族声乐的风格特点。

五、结论

民族声乐的教学过程无疑是非常复杂的。作为一名高校声乐老师首先要非常了解自己的学生。根据学生的音色和音域选择适合的声乐作品;其次要加强学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最后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的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形成独有的演唱风格。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纳入戏曲的唱腔,戏曲表演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为民族声乐教学拓宽了渠道,也为民族声乐的演唱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金铁霖.民族声乐的学习和训练[M].郑州:黄河音像出版社,1989.

[2]白秉权.民族歌唱方法研究[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3]徐竟存.戏曲声乐教程[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4]武俊达.戏曲音乐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传统戏曲借鉴声乐教学
舞台装置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谈传统戏曲的改革与发展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
浅谈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