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院校机加工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路径探究

2020-09-10徐素珍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职院校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于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作为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训基地,新形势下,中职院校应重视提高综合教学水平,推动理论与实践在机加工教学中实现统一,进而改善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企业与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为此,本文主要对中职院校机加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中职院校机加工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路径,旨在提供具备一定参考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中职院校;机加工教学 ;理实统一;路径

在中职院校之中,机加工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对于增强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而言,具备突出的意义和作用[1]。不过,尽管近年来中职学校日益提高对于机加工教学的重视力度,但由于长期受到陈旧教学理念和落后教学模式的负面影响,因而在实践之中,中职机加工教学仍然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弊端。为此,中职院校应正视机加工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重视采取科学措施促进机加工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统一,力求改善机加工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并全面掌握机加工实践技能和方法。

1.中职院校机加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缺乏专业机加工教学工作师资力量

要想推动理论与实践在机加工教学中实现统一,那么教师就必须兼具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丰富的机加工实践操作经验[2]。然而,现阶段中职院校的机加工教师在这两方面均存在较为显著的不足,缺乏“双师型”教师,因而难以充分满足新时期机加工教学所提出的全新要求,无法取得理想的机加工教学效果。

1.2未能构建完善机加工实践教学体系

现阶段,大部分中职院校的机加工教学课程体系都存在较为散乱、科学性与系统性严重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未能适应机械加工业的行业实际发展状况,对于不同机械零件的加工进行科学综合,因而没有在机加工教学中设计整体教学课程,导致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在操作上也存在着重复现象,因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热情。与此同时,机加工教学内容与行业的实践需求之间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

1.3机加工实践教学方法较为传统落后

现阶段,大部分中职院校在机加工教学之中,仍然沿袭传统落后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即将机加工相关理论与实践技能以线性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通常只能通过听讲、记录笔记和机械模仿的方式参与机加工学习,严重缺乏主体能动性,自然难以形成机加工学习兴趣。

2.中职院校机加工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路径

2.1重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

为推动机加工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师应充分认识和肯定学生在机加工教学中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主动應用机加工理论开展机加工实践,促进学生在自主实践探究的过程之中形成对于机加工理论和机加工实践技能的深刻理解与掌握[3]。比如,在组织学生进行机加工实践时,教师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将教学内容局限为让学生按照固定的模具进行机加工,重视调动学生开展零件改造、外形设计等创新创造活动,推动学生在展开创新实践的过程之中,主动应用机加工理论,在这个过程中推动理论与实践统一。

2.2构建长效教师综合培训机制

机加工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必须以一支专业教师队伍作为支撑[4]。为此,中职学校应重视构建长效教师综合培训机制,面向机加工教师开展主题培训工作,重视增进教师对于机加工行业最新发展状况的了解,深化他们的理论知识体系,帮助他们掌握科学开展机加工教学的实践方法,从而切实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机加工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打下良好的基础。

2.3构建创新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适应机加工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要求,教学过程之中,中职院校也应重视对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创新,转变过去仅以终结性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试作为给予学生教学评价途径的做法,提高对于学生机加工学习过程的关注力度,重视考察学生的课堂实践表现和学习过程之中取得的进步,推动学生在参与机加工学习的过程之中不断对自己的学习习惯加以调整,从而适应机加工理论学习与机加工实践学习的具体要求,切实提高学习效果。除教师评学之外,教师还应重视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活动,让学生形成对于自身机加工学习情况的多角度认知。

2.4着力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实践

针对现阶段机加工教学内容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且与行业实践需求之间存在较为严重脱节的问题,中职院校应积极开展深度校企合作,让学生走入机加工企业,感受机加工的真实环境氛围,为学生提供了解机加工相关工作岗位工作内容与具体实践要求的机会,进一步推动机加工教学理论与实践统一。与此同时,中职院校应推动机加工教师在参与校企合作的过程之中,通过实地调研、与机加工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深入沟通交流等途径,进一步明确机加工行业的时间需求,对机加工教学内容加以灵活调整和优化,从而推动机加工教学与行业发展实现有机接轨[5]。

3.结束语

总之,针对现阶段机加工教学之中存在的专业师资力量缺乏、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以及教学方法传统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中职院校应加强思想认识,充分认识机加工教学所具备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对于机加工教学的重视力度,通过增强学生在机加工学习中的主体能动性、打造专业机加工教学教师队伍、构建创新机加工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工作等路径,切实推动理论与实践在机加工教学中走向统一,提高机加工教学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赵金猛.浅谈中职院校机加工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统一[J].才智,2016(33):134.

[2]单文杰.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加工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J].现代职业教育,2018(017):82.

[3]胡伟锋.中职数控加工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28):134-135.

[4]李岩.浅谈中职焊接加工实践与理论教学几个问题[J].信息周刊,2018(029):373.

[5]陆石磊.关于中职机械加工教学的创新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03):110.

作者简介:徐素珍(1974.11-),女,汉族,四川彭山人。重庆能源工业技师学院工程师,主要从事机械加工、机械基础等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中职院校
中职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分析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试析中职院校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运用
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英语学困生教学模式
浅谈中职院校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
计算机应用学科教学在中职中的实践探讨
中职院校实行分层德育的必要性研究
Photoshop图像处理教学中的思考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