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院校实施1+X书证融通试点工作

2020-09-10张小青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4期
关键词:证书院校人才

摘要:2019年,国务院在国家职a业教育实施方案中提出推进1+X试点工作。专业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就要充分认识到积极落实1+X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性,创新教学手段、革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充分挖掘证书制度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1+X证书制度;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应积极落实1+X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运用多元、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推动教师教学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思维,从而为学生逐步成长为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兴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基于1+X证书制度开展专业教学工作的意义

1.1 1+X证书制度试点是提升专业教学质量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迈进,产业升级调整步伐也随之加快,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一线从业者,都需要自身的技能得到相关机构的认定评价。因此,高职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既能够全方面满足现代教育领域提出的人才培训模式改革需求,又能够真正为现代社会大量输出高质量、高水平人才。

1.2 1+X证书制度是全新的制度设计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引入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但证书的认证标准与校园中的人才培养模式、内容及方案难以融合,学校组织的考核过程也难以贴合证书的认证要求,这样的情况不仅阻碍了师资队伍、培训条件、课程建设等资源的同步和发展,也加大了学生的课业负担。1+X 证书制度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对运行机制、管理模式、育人概念、功能定位等多方面进行了优化和革新,从而成为了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制度基础。

1.3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

启动1+X 证书制度试点,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重要举措,也是缓解就业矛盾、拓展人才就业本领的关键途径,对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1+X证书制度试点能够切实满足“提升学生本领”的职业教育要求,可以有效地解决“专业脱离职业”的现实难题。同时,1+X 证书制度试点也能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只有教师掌握了先进的技能,才能真正推动“X”证书培训工作的发展。

2.基于1+X证书制度开展教学工作现状分析

2.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主体单一

许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由相关的学术委员会进行制定,培训机构或企业专家的参与度不高。人才培养方案没有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作细致的分析调查,会导致人才定位方案不准,从而加大了课程建设与市场人才实际需求的脱离程度,最终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很难迅速匹配到相关的岗位。

2.2学校企业和机构的育才模式不佳

证书所涉及的方面较为复杂,故在1+X证书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职业院校企业和培训机构需达成深度融合意识。只有专业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做好衔接,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具体基础情况和企业的用人标准,最终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学院标准和企业需求的人才。目前,部分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合作流于形式,企业很少参与人才方案和课程的制定,职业培训机构与企业、职业院校也没有形成有效地交互的合作,导致多元主体之间的配合不融洽。

2.3教师职业技能含量偏低

部分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缺乏较强的实践训练和职业技能。这部分教师虽然获得了相近专业的职业水平资格证,但由于本身职业技能含量相对较低、职业岗位经验欠缺,使得该部分教师虽有“双师”素质,但却没有“双师”教育能力。

3.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专业体系建设

随着国家《方案》的提出,部分高职院校开始逐步探索1+X证书制度的考核方案和认证标准。因此,在建设专业体系时,专业教师要充分将教学与技能目标和考核方案有机结合,从而推动学生专业技能的持续性发展,真正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首先,高职院校教师要结合1+X证书制度,进行专业体系设计。在传统教育体系中,部分院校直接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内容,从而导致大量的专业课程偏向理论教学,这不仅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也无法凸显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因此,教师在开展专业体系建设工作時,就要充分将“高等职业教育推动社会发展”这一根本特征融入到专业体系的建设中。在开展教学时,教师也要避免传统填鸭式教学,不以单纯满足考核标准为目的,防止课程教学简单化、重复化,从而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

其次,教师要建设有效的评价机制,充分将1+X模块化的考核方案融入到教学中,将典型任务和教学内容分割为碎片知识点,并根据“危险程度、频率、探测系数”为指标内容进行评价。根据该模式的技术评价体系开展评价,能够根据评价参数的分值高低进行学时分配。

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周期性反馈。针对不同的知识点模块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从而优化 1+X专业教育体系。

4.建立1+X证书模块化的考核方案

2019年国务院提出的1+X证书制度可以成为院校发展的新途径。高职院校要基于1+X证书制度的视角,探索提高行业人才技能要求的教育措施。

首先,高职院校要明确专业教育的最终目标。1+X证书制度平台已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育目标则就要由企业行业、高校共同确定,最终形成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并按照职业技能的具体等级标准落实技能考核、评价和证书发放。

参照汽车行业等级划分的惯例,相关专业的1+X证书等级可分为三级,分别为初级、中级、高级。考核内容则分为实践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理论知识考核则由初级至高级的难度依次增加。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市场变动和行业需求变化,确定学生是否免于实际理论的考核。

5.结束语

高等职业院校要明确“1+X 证书制度”的优势,大力推行以该模式为基础的专业教育措施,并始终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的趋势中,从而真正推动我国经济和就业正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怡萍.1+X 证书制度实施的要件、挑战及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20(4):29.

[2]阮晓华, 陈伊娜 .1+X证书制度试点应用创新研究——以物流管理职业技能证书为例[J].

[3]杨堆元.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中X证书考核标准探讨[J].职教论坛,2019(007):54-58.

作者简介:张小青,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助教、工程师。

猜你喜欢

证书院校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少就是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毛遂自荐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