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政府金融审计演变

2020-09-10王惠云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演变

王惠云

摘 要:保护和维持国家经济金融,是我国政府当前在金融审计方面的主要任务。本文对政府金融审计进行全面分析,分别从金融审计的显著特征、我国金融审计体制演变过程以及金融审计体制的演变特点三方面来对政府金融审计演变做出具体的探讨,旨在为金融审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政府金融审计;制度变革;演变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5-0049-02

为了保护和维持国家经济金融,我国政府充分利用1997年“审计风暴”在金融审计方面进行指引和监督。就整体来说,我国政府审计部门仅仅因为1983年颁布的相关文件才正式建立,因此尚未成熟。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进而对金融经济方面的要求也变得更加苛刻,进而导致了我国在政府金融审计问题上有了显而易见的进步。

一、金融审计的显著特征

(一)金融审计的全面性

金融审计应用的全面性,具体体现在:一方面它的权威性促进了我国金融及非金融业及其有关联部门的审计扩展。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深刻认识和审计检查有联系的金融运营动态,我国政府在国家法律法规方面给予了金融审计部门更有力的责任和义务来检查督促金融部门的各方面合法性。国家监督主要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而外部监督又分为全面监督和专门监督两部分,全面监督指的是金融审计,专门监督则主要以工商、财政和税务等为代表。

(二)金融审计的专一性

我国的一些金融管理单位和与之相关联的被管理部门之间存在工作繁琐的情况,而且在金钱收益方面也出现了冲突,导致金融监督管理方面的不公平性。由于我国的金融审计部门与基层工作人员,金融管理单位和与之相关联的被管理部门并没有金钱方面的往来,他们就可以非常好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金融审计的威望性

金融审计之所以会具备威望性这一特征,与我国法律政策的支持息息相关。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允许创建金融审计部门,为金融审计部门赋予经济监管的责任,使得金融审计也具备权利。与此同时,金融审计部门的威望性还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该部门所具备的权利和责任是其他组织机构无法代替的,二是我国宪法赋予的经济监管责任是具备权威性的。金融审计部门在行使其相关权利时,不依赖其他任何组织或部门,一旦监察到任何违反国家法律的事情都会及时地给予惩罚。再加上,我国金融审计部门属于国家创建的高级组织,在工作办公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熟悉地方或者国家在金融法律方面的执行状况,进而就会更加容易地进行自我规范和提高。

二、我国金融审计体制演变过程

(一)萌芽阶段:1984—1998年

刚成立审计部门时并没有单一的金融审计单位,金钱方面的管理监督权利还由我国整体的经济单位掌控。直至成立四年后才正式建立有关经济制度监管督促的单位,也就是现在的金融审计部门。该部门主要负责的是我国经济往来的工作,即我国金融审计的负责工作会比较单一和死板化。

(二)发展阶段:1999—2008年

自2007年我国政府颁布金融审计的相关法律起,我国的金融审计部门工作就逐渐步入正轨,将金融审计工作的原则定为九字原则:低风险、高收益、强监管。进而不仅保障了国家企业的利益,也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让企业组织或者人民群众信服于金融经济。

(三)成熟阶段:2009—2014年

在金融审计的发展阶段就曾提出九字工作原则,在此基础上,国家强调要想保障金融审计的稳定发展,健全金融审计政策,强化金融审计管理机制,就要求金融审计时刻关注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动态。

(四)稳定阶段:2015年至今

从2015开始我国政府为了更好地完善金融审计体系,已经开始完成审计督促大范围整合,不仅督促国家政府经济,还包括与之相关的经济管理部门和人民群众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也建立健全了经济体制,以更好地督促经济稳步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将金融审计监管归为国家监管体制的重要部分,特别补充的是,国家监管体制主要包括司法监管、社会监管、舆论监管、民事监管和党内监管等。中共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相关人员也为金融审计的稳定工作给予了强有力的辅助。

三、金融审计体制的演变特点

(一)金融审计体制改革的循序渐进性

一个国家的金融审计体制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进步状况,越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其金融审计体制就越完善,反之就越落后。剛开始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统一整合的,不存在单独的国家金融审计部门。直到1979年之后,我国政府部门才对金融经济的发展有着高度重视,因此也对应完善和创建了金融审计体制。1983年,随着我国金融审计制度的完善,审计单位不仅局限于单一的一个部门,也把金融审计融入人民群众生活的基层。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经济制度更加规范,金融审计部门不仅在保障国家企业的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也在加强整体制度规范、保障人民群众经济稳定发展上有了突出表现。同时,在我国政府的支持下,我国金融审计体制与之前的金融体制相比,正在循序渐进地发展。主要体现在金融审计的工作不再呈现单一性,而是多方式进行并有序工作,如在2004—2015年主要分为三部分工作:经济收益合理性、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与安排到人实施专项的资金往来检查。

(二)金融审计体制服从于政治经济需求

社会经济在进步,致使我国金融经济及部门也要及时发展。由于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经济体制监督管理的不断完善,随之与其经济相关的单位为了更好的经济发展,积极做出相对应的经济发展策略,致使我国金融审计单位也作出了一定的经济体制的改变措施。目前我国金融审计部门是归国务院所管理,我国政府为了使金融审计体系更加完善,采取勤辅助、勤监督的政策。

(三)金融创新推动审计体制创新

由于国家经济制度的不断提升和完善,经济发展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一些金融部门为了迎合社会经济需求,必须做到经济高收益低风险,利用创新策略推动和经济有关的金融事业的发展。在之前的一些经济决策方面做出了一些新的改变,成就全新的经济业务往来渠道。同时还降低了经济收益风险,使其金融发展更稳定。这也促使我国政府在金融审计方面做出重大改变,在金融经济中要持续地纠正之前的工作方式,做到细致、持续加强经济监督管理手段和促进经济制度改革进步等,以实际行动来进行创新,而政府工作的有效改变也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金融审计单位做出实际、有效的工作。

(四)金融审计距微观金融所存在的一定差距

就现在政府金融审计发展方向进行整体整合研究发现,我国政府金融审计在制度体制上表现出在体制改革的循序渐进和在服从我国政治经济需求方面存在的一些漏洞,就是在经济督促监管方面出现不准确性,表现为工作的不严谨性,使其管理下的各阶层单位对金融工作的疏忽,从而导致了我国在管理金融经济整合方面加大了难度,这就体现出了我国金融审计距微观金融还存在一定差距。随之而来的经济问题也会造成金融事业单位的经济收益出现较大浮动,造成这些单位为了缩小与微观金融的差距而提出的各种大大小小措施都持观望态度,没有明确的方案可以实施。就算我们现在明确知道在金融审计的开始、过程、结果中都要做到全面全方位的工作,但是当我们真正进行审计工作时,只做到了对经济审计结果的监管督促。而若要想缩小差距,就要适应经济发展变化需求,才能更好地提高金融审计的工作效率,使其工作内容也更全面更完善。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金融审计的历史进程主要从促进经济的稳定方面进行改革。从一开始有关审计单位的建立到现在,它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往来方面,甚至也推动我国政府经济更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邹远志.金融审计改革和困难[J].科技资讯,2014,14(37):246-248.

[2]杨小玲.创新政府金融审计的几点思路[N].中国审计报,2017-09-18(7).

[3]孙娟,高晓东.金融体制演变过程中政府金融审计工作的實现方法[J].财会研究,2014(13):58-63.

(责任编辑:林丽华)

猜你喜欢

演变
平顶山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研究
浅谈汉族姓氏文化
论日本文化的复合性特征
浅谈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服饰的演变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民国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演变研究
从神话到《诗经》中复仇意识的演变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