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交叉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研发展探讨

2020-09-10姑扎丽努尔·托乎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研

姑扎丽努尔·托乎提

摘 要: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合适的人才。当今社会,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因而高校在人才教育过程中需要从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出发审视各个学科的发展。高校思政课受到学科属性影响,更需要进行跨学科教育,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外在推动,也是高校思政课教研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从当前高校思政课多学科交叉教研工作的现状来看,在学生专业属性、师资意愿及能力、学科属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多学科交叉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研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如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原则、强化思政师资团队建设、加强高校有关部门的统筹与协调,旨在为高校思政课教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研;多学科交叉视角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5-0023-02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独立学科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十分完备。无论是学科形态,理论体系建设,还是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这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学科也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由思政课单一学科逐渐向多学科交叉转型。不仅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还要不断汲取新生学科的养分,扩大学科交叉的范围,从而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工作的发展,提升教学水平。

一、多学科交叉教研在高校思政课开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内在要求

学校教育是将社会和自然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条理化的结果。例如具体到一个地域,地理学研究的是该地域的地貌、地形,经济学研究的是该地域的经济状况,民俗学研究的是该地域的风土民情。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跨学科才能认识到事物的全貌和本质。高校思政课的本质是对人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人的理性思维、正确的价值导向以及面对生活的能力,涉及人的方方面面,因此可以说思政课天然具有多学科交叉发展的属性。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2]五门主干课程。五门课程共同指向大学生思想教育这一共同的教学目标。但是这五门课程中都包含了历史、文化、政治、社会、心理、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从上述角度出发,多学科交叉教研是高校思政课开展的内在要求。

(二)外在诉求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中国的各个行业和领域都不再是以单一的学科知识就能够应对和解决的。人们的思想趋于活跃,要求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学科知识储备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保证不被社会和时代淘汰,才能够找到更多的发展之路。而且在社会秩序改变和社会生活发展的状态下,人们的观念越发自由,多元化趋势明显、批判性精神增长、选择性更强。这是高校思政课教育在多学科视角下进行教研的外在诉求。

二、当前高校思政课进行多学科交叉教研工作的现状探讨

(一)师资情况:意愿不高,能力欠缺

高校思政课进行多学科交叉教研工作的基础在于教师队伍。从当前发展现状来看,教师进行多学科教研的意愿和能力都制约着多学科交叉教研工作的开展。

从意愿方面来讲,目前很多高校思政教师要承担全校的教學工作,而且还要承担相应的科研工作,因此从精力和时间方面来讲,教师对于多学科教研的意愿并不高。另外目前高校思政教师大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学科出身,在教育理念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进行交叉学科发展,很多人认为会对思政学科的发展造成很大风险,因此从内心排斥进行多学科的融合[3]。

从教师能力方面来讲,很多教师的知识结构并不能满足交叉学科发展的需要。因此,单凭思政教师的力量并无法进行思政学科交叉教研任务。而在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教研工作中,本位思想严重,并不能形成多学科之间的互帮互助效果,由此制约发展。

(二)学生情况:专业不同,交叉针对性不强

高校专业众多,包括工科、理科、文科、艺术等,各个专业学生的人文基础知识并不一致。思想政治课是作为一门公共课而开设的,思政课教师往往一个人需要承担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任务,学生基础的差别使得教师讲述相同的思政课知识学生的认同度也会大大不同。因此对于交叉学科的思政课教研工作带来负面影响。若改变思政课的选课方式,以学生自由选择思政教师,会出现同一个班级中有多个不同专业的学生,本质上还是会出现前述问题,从而为思政课多学科交叉的教学科研造成麻烦。

(三)学科情况:学科不同,存在矛盾

多学科交叉意在将不同的社会、自然学科进行整合。从实际情况来看,人文社会学科主要是学习以人、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相关知识,探讨人的精神、价值观等,自然学科则对逻辑思维有着偏重[4]。因此文科和理科之间天然存在着矛盾,使得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学科的出发点、理解思路、解决方法都大相径庭。具体到人文社会学科当中,思想政治学科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也存在很大不同。这种多元化的知识体系虽然为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但本身也存在着较难在短时间内调和的矛盾与困难。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和矛盾性从基础上为多学科交叉视角下高校思政课的教研发展造成了阻碍。

三、多学科交叉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研发展的建议

虽然高校思政课多学科交叉教研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可行性。思政教师能够做的,就是要寻找多学科交叉的着力点,不断创新,从而提升思政课的创新教研。

(一)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原则

高校思政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原则就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因此,高校思政课的多学科交叉教研工作也要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原则[5]。要在保持思政学科自身特色的情况下,不断融入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创新资源整合方式,不断丰富思政学科理论体系[6]。例如,在高校思政课中引入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甚至现代人工智能等自然学科的的理论发展成果,促进不同理论资源之间的整合,构建出一整套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当前中国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巨大价值和重要引导作用。因此思政课多学科交叉教研工作的开展也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拓宽视野范围,从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资源。

(二)强化思政师资团队建设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强化思政师资团队建设是开展思政教育多学科交叉教学的基础前提。思政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思政教育多学科交叉教研水平的高低;思政教师队伍教研意愿的水平,决定了思政教育多学科交叉教研水平的高低[7]。因此,提升思政师资团队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要使广大思政教育教师认识到进行多学科交叉教研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进行多学科交叉教研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思政学科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而使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来对待这个问题。只有教师在认识层面意识到思政学科交叉教研的重要意义,才能够构建出思政课交叉发展的内在动力,否则仅仅依靠政策等推动的思政课多学科交叉视角教研,是低效且被动的。

第二,在思政教师的选拔上,可以放开学科专业限制,积极吸取其他学科的人才充实到思政教师队伍当中,以便于在思政教师内部融入进新的思想。思维定势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这主要是由于一个人长期处在一个习惯性的环境中所造成的。思政教师长期处于思政课的理论当中,会造成自身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不开放、不多元,因而引入其他学科背景的教师,能够为思政学科教研带来新的思维方式,这是十分有益的。

第三,要加强不同领域和学科之间的交流,打破固有的界限,为多学科交叉教研建立一个交流沟通的机制。每个人的认知都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局限性,要打破这个局限性,交流沟通是必然之举[8]。

第四,进行思政教育学科的多学科交叉教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可以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教研方式,将教研焦点集中到某一具体问题上,从而高效开展合作。

(三)加强高校有关部门的统筹与协调

高校思政教育学科多学科交叉教研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一人一地就能够完成的。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高校的统筹与协调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高校领导层要对高校内部不同院系之间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提供一个平台,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多学科交叉教研的氛围与环境。经由这个平台,将低层次的多学科交叉教研工作逐渐向高水平转化,进而建立一个多学科交叉视角思政课教研发展的机制,更好促进其发展。

第二,思政课交叉学科教研,由于需要对资源进行整合,因而需要一个带头人的出现。思政教育学科带头人要充分利用平台和范围,对具体的教研任务进行指导,包括原则、方法、内容等,避免一盘散沙的局面出现。同时根据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因材施教。

四、结语

跨学科的概念早在1926年就已经由外国学者提出,在当代中国,这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高校思政教育学科要从系统性的视角出发,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属性,突破认知局限,从而促进多学科交叉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研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一普.多学科交叉视角构建大学英语教学体系[J].中国外语,2006,3(4):7.

[2]马健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3]李文珍.高校思政课多学科交叉教研探讨[J].大学教育,2019,4(7):44-46.

[4]郑丙沛.高中地理与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

[5]李浩,李瑾.多学科交叉视域下的《刑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7,76(4):120-123.

[6]张立群.互联网思维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探讨——以湖南文理学院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5(8):72-74.

[7]刘敬东,王群,曹煥男. 多学科交叉背景下的普通高校舞蹈学学科发展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8(29):332.

[8]匡志盈.多学科交叉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其启示[J]. 社会科学家,2016,19(1):550-552.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教研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探析
十年磨一剑: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综述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中小学教研边缘性问题的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