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标准化病人(SP)在检体诊断学见习教学及考核中的运用效果
2020-09-10武亚芳黄翠芳
武亚芳 黄翠芳
【摘要】目的:探究学生标准化(SP)在检体诊断学见习教学及考核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临床专业学生20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名,前者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后者采用标准化病人见习教学方法,在课程结束后实施理论考试、全身体格检查考核以及调查问卷等。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全身体格检查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学习时间方面两组学生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经过观察组调查问卷之后,学生普遍认为SP优于传统教学方式。结论:将学生标准化病人应用于检体诊断见习教学及考核中,应用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全身体格检查考试成绩。
【关键词】检体诊断学;学生标准化病人;见习教学及考核;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5-0-01
引言
检体诊断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过渡的重要学科,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能够通过诊断学见习课程培养学生临床技能。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学校招生规模也逐渐扩大,再加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维权意识逐渐提升,对临床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学效果堪忧。在这种情况下,实现教学改革是必然趋势。目前很多学校的检体诊断学见习课程主要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为了提升学生问诊能力、体格检查能力、医患沟通能力,逐渐在教学中融入学生标准化病人(SP),本文主要分析这种教学方式在检体诊断学见习教学和考核中的运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临床专业学生20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名,其中对照组中男生和女生分别为44名和56名,观察组中男生和女生分别为45名和55名。对两组学生从性别、人数、入学成绩、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等角度进行分析,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两组学生的见习课和理论课均是同一组教师授课,见习课在临床技能中心开展教学。观察组学生的全身体格检查教学内容使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授课,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进而组织学生采用学生标准化病人进行练习和反馈。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集中讲课,对学生进行分组,组织学生对真实的患者进行问诊,学生之间交替互换实施全身体格检查,最后教师进行点评。
1.3学生标准化病人入选标准和培训
1.3.1 学生标准化病人入选标准
第一,是高年级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第二,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善于和他人沟通,理解能力强。第三,语言表达能力较好,有逻辑思维。第四,自愿从事此项工作,有敬业精神。第五,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自信、积极、乐观。
1.3.2 学生标准化病人培训
经过入选标准的学生需要经过统一培训,由课程教学教师、临床工作教师等开展。对于每一位标准化病人来说,需要掌握正确的全身体格检查顺利、检体诊断手法,了解相关教学内容以及评分标准。在完成培训之后,考核合格的学生才能录用。培训内容主要包含全身体格检查内容和技巧。结合《诊断学》教材内容中关于全身体格检查的相关内容,对检查顺序、方法进行规范。学生标准化病人要结合自身被检查的过程中,对检查项目进行评估和分析,判断检查者是否存在遗漏项目,检查手法是否准确,并对学生全身体格检查方法和技巧进行指导,进而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1.4 全身体格检查考核
观察组中由学生标准化病人扮演体检者或者患者,学生要在30分钟~40分钟内对其进行全身体格检查,SP结合自身被检查过程中的体验,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体检情况进行打分,评分標准主要包含全身体格检查项目和检查手法是否具有规范性,而且在检查前学生是够进行自我介绍,是否有洗手、暖手、沟通等行为,判断学生是否和SP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对照组中主要是由学生之间互相检查,最后由教师进行考核评分,评分标准和观察组相同。
1.5 评价指标
第一,考试考核成绩。在一学期教学完成后,对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全身体格检查掌握程度进行评价。第二,学习效率。观察并对比两组学生每周学习诊断学知识的时间。第三,学生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SP应用于检体诊断学见习教学中的意见或建议,调查问卷中包含以下内容:(1)应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是否能够激发并提升学生对诊断学体格检查的兴趣;(2)应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是否能够提升学习效率;(3)应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是否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应变能力、思维能力等;(4)应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是否能够促使学生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升学生对医生职业的认知;(5)应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体检诊断中。各项评价指标均由学生匿名评价,分为同意、一般、和不同意三种选项。
1.6 统计学方法
对此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考试成绩
对两组学生实施理论考试和全身体格检查考核。其理论考试成绩对比中,观察组平均成绩为(73.10±6.9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0.12±6.45)分,T=2.478,P=0.010,存在统计学意义。在全身体格检查考核中,观察组平均成绩为(85.97±6.4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2.47±6.49)分,T=2.684,P=0.017,存在统计学意义。
全身体格检查考核内容包括五项,分别为仪表形象、准备工作、人文关怀、手法技巧、检查项目顺序等。观察组中这五项平均得分为(4.57±0.66)分、(5.07±0.84)分、(9.44±1.47)分、(7.49±0.78)分、(60.11±5.78)分,对照组这五项平均得分为(4.55±0.64)分、(4.87±0.79)分、(8.47±1.21)分、(7.01±0.69)分、(58.14±6.19)分,T分别为0.247、1.123、3.674、3.549、1.397,P分别为0.842、0.219、0.000、0.000、0.142。对仪表形象、准备工作、检查项目顺序等项目分析,两组学生成绩不同在统计学差异,对人文关怀、手法技巧等项目分析,观察组学生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
2.2 学习时间
本研究将学习时间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0.5-1小时每周、1-2小时每周、2-3小时每周、3-5小时每周、5小时以上每周。观察组中这五个等级学生分别有20名、32名、23名、14名、11名,对照组分别有18名、25名、30名、16名、10名。T =0.142,P=0.48,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3 学生满意度
对观察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评价,评价结果见表1
3 讨论
学生标准化病人逐渐成为诊断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手段,其在医学专业教育、评价和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将其应用于诊断学教学中,学生能够以学生标准化病人为基础,锻炼检体诊断技能和沟通技能,并从受过培训的学生标准化病人那里收获意见。同时,可以多名学生对同一位SP实施检体诊断,学习诊断技术,而且也不用担心是否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和损伤。学生标准化病人主要是由高年级医学生进行模仿,一般高年级医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对检体诊断问诊内容、全身体格检查项目、典型病例等有一定的了解,不需要对其实施专门培训,这样能够减少SP培训的时间和费用,而且其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本研究中选择200名医学生实施SP教学和传统教学对比,从理论知识考核和全身体格检查技能考核中,观察组学生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于全身体格检查技能考核来说,仪表形象、准备工作、检查项目顺序等项目两组学生成绩不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而在人文关怀、手法技巧等项目方面,观察组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在每周诊断学课程学习时间上,两组学生时间相接近,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根据对观察组学生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学生认为将SP经用于检体诊断学见习教学中和传统教学方式相对比,能够提升学习兴趣、效率等,还能对各方面能力起到锻炼效果。但是SP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尽管在对其进行标准化培训之后考核表现具有一致性,但是一般SP和学生之间的配合度较高,医患矛盾较少,学生无法正确掌握实际诊断工作环境呈现出的多样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SP教学方式进行优化,SP可以在教学中扮演指导者、患者、评价者等角色,保证考核评价的公平和公正。
总之,学生标准化病人在检体诊断学见习教学及考核中的运用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提升诊断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临床技能。
参考文献:
[1]黄跃芬 关于检体诊断学实践技能教学的改革与探讨 . 淮海医药, 2009 ,27 (3) :273-274
[2]朱凤英,贾志勇 检体诊断学的多媒体教学 .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5 ,7 (3) :274-275
[3]邬月琴,郭元虎,张柱 提高檢体诊断学教学质量 .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3 ,29 (3) :106
作者单位: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濮阳 4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