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S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0-09-10张蕾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分组合作生活化情境动手实践

张蕾

摘 要:生物学科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而STS理念则倡导科学与生活相结合,因此可引入该理念服务于生物教学.诸如从生活化情境入手,唤醒学生探究自然的意识.采取分组、合作、探究生活问题,实现深度学习.从理论学习过渡到动手实践,内化所习知识、方法.

关键词:STS理念;生活化情境;分组合作;动手实践;高中生物

STS理念倡导将科学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体会科技与生活的密不可分,进而提升对科学、生活的热爱之情.生物科技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直接的.将STS理念引入到高中生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网络课程素材资源库来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生物学习空间和平台,让学生能够从问题的纵向、横向探究中,启发生物学思维,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

一、以生活化情境来导入生物知识,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生物学课堂将生活化情境纳入其中,引领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联系科技来认识生物学问题,从而激发对生物学的探究热情,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时,结合一篇新闻报道,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城市,该黄花一年多次开花,主要分布小区植被区域.由于黄花繁殖力强,适应力突出,对当地植被带来破坏性影响.很多地方出现“黄花过处,寸草不生”的现象.这一生动的案例,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围绕该话题来设置两个问题串,实现与本节种群知识的衔接.第一个问题串:我们称一枝黄花为什么?什么是种群?对于该黄花的种群数量如何进行控制,有哪些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有何优缺点?结合本节所学“种群”概念,引入STS教育理念,激活学生联系生活、社会实际来讨论生物学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环境发展观.第二个问题串:如果让你去调查一枝黄花的种群数量,通常用什么来描述?什么是种群密度?针对一枝黄花的种群控制,请查找相关资料,提出一种有效的治理方案?该问题串的设置,旨在引领学生以兴趣为导向,开展生物调查活动,并通过多种渠道来了解一枝黄花的习性,让学生从活动中增长生物学知识.接着,以水边空地、非临水空地一枝黄花的不同生长状况为探讨话题,来启发学生思考防治一枝黄花的有效措施.最后,得出利用芦苇来进行生物防治这一结论.生物防治,让学生借助于STS理念,将理论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二、以分组合作开展主题讨论,从活动中增进深度学习

在生物课堂上,一枝黄花入侵事件的引出,抓住了学生对生物学种群的学习注意力.围绕有芦苇与无芦苇区域,一枝黄花种群密度具有显著差异性,尝试组织学生以分组、合作方式,展开讨论.在调查方法上,如果对每个学生的调查内容进行收集,显然是费时费力的.为此,设定10分钟自学、分组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全面了解一枝黄花的生活性状,与之相关的各类生物学研究内容;接着,通过小组讨论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一枝黄花的认识,并从话题讨论中增进思维碰撞,发现并解决问题.STS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在课堂讨论活动中去各抒己见交流所学,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话题讨论氛围,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学、共议,从交流中习得做人、做事的能力.事实上,在课堂讨论中,教师的角色也至关重要.教师是活动的发起者、引导者与调控者,教师在活动前要围绕话题展开活动分组,设置供学生交流的话题“脚手架”,搭建相应的问题情境来促进学生参与讨论,抓住生物学关键问题的解决.在本话题导学上,设置两个问题:一个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调查种群密度?另一个是不同方法的调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也要积极参与,同时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意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点拨、引领,促进生物学知识的生成.在活动完成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提炼关键点,引导学生对难点问题进行探析.如取样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对于取样时边缘上的个体如何进行科学统计?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从活动中,深化对生物学理论的认知,促进深度学习.

三、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从体验中获得方法与结论

STS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鼓励学生从自我的亲身体验中去认识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学习者,更是生物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领学生从活动中去建构知识,发展学科能力.在本节知识点梳理上,考虑到课堂教学局限性,而让学生走进野外去调查也不现实.为此,在课堂上,通过对实地环境的模拟,来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活动.对校园内两片空地作为模拟区域,分别设置临水区域、非临水区域.通过认真调查,对两块区域的植被生长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制作成模拟草图.在非临水区域,一枝黄花的种群密度显然是很大的,对其他植物的影响也是很突出的.对于临水区域,一枝黄花的种群密度显然下降,其他植物的种群密度得到提升.通过模拟实践和调研活动,学生对调研成果进行展示,并从交流中对各组的方法进行讨论,为获得科学结论奠定了基础.教师在学生成果展示中,要给予及时的点评,针对不同小组、不同调查环节所采用的方法进行评价,指导学生科学组织调研活动.同时,引入小组互评,让学生对不同取样方法进行交流,对同一区块测量的不同结果进行原因探析,加深学生对估算法的理解.

STS教育理念在生物学课堂的应用,将成为一种教学趋势.STS教育理念也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时把握学科前沿动态,熟悉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要善于结合教学主题,创设科学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联系日常生活,拓展生物学学习渠道.教师要加强课堂驾驭能力,运用STS教育理念,調整和优化教学方案,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知识的课堂生成.

参考文献:

[1]苏海燕.探索STS教育理念,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模式[J].中学课程资源,2019(9):6-7.

[2]李静.高中生物教学渗透STS教育的研究探讨[J].学周刊,2019(14):32.

[3]谢俊杰.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185.

[责任编辑:季春阳]

猜你喜欢

分组合作生活化情境动手实践
浅谈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
高效学习三角形的方法研究
在小学数学中实施探究性活动的教学研究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创设
生活化情境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现
巧妙选择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析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