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

2020-09-10郑锦江

高考·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情感教育高中化学

郑锦江

摘 要:高中情感教育是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的主要方式,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化学技能和知识,还应加强情感教育。本文通过分析高中化学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围绕学习效能、情感融入、小组合作等方面探究高中化学教学中优化情感教育的途径,为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指导。

关键词:高中化学;情感教育;学科素养

前言:情感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引入能帮助学生具备积极的学习状态,增强学习信心,实现身心健康并克服学习困难的主要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因此,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时,应把握认知因素、本位价值、实用要素,激发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优化化学教学质量。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人才,情感教育的应用可以满足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同时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此外,情感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其形成锐意进取的精神,实现自身个性化发展。化学学科与情感教育的结合有助于帮助学生认清自身情况,使其为社会和自身的发展而学习、进步。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途径

(一)在化学教学中投入真情实感

化学教学与情感教育的融合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和创造力,化学学习兴趣、创新思维的形成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其在情感方面对化学学习的需求。比如,在学习必修二《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该课程的教学难点是“乙醇结构”、“乙醇取代反应与氧化反應”,因此建议化学老师鼓励学生借助课前预习部分,通过到互联网、图书馆中查阅资料了解酒的种类、酒后驾车的危害性、酒的文化等科普类文献,并在正式上课阶段为学生打造优质的化学学习情境,使大家充分将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密切结合,帮助其感受化学知识的奇妙之处[1]。

教师应在教学中融入自身的真情实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一同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动手制作乙醇的球棍模型。提前向学生讲解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两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依据碳、氧、氢性质分别分析形成一键、两键、四键的规律。引导学生先连接氧原子和碳原子,接着再将氢原子连接到模型中,帮助其灵活分析实际问题,激发其潜在学习动力,将灌输式化学知识讲授形式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形式。借助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懈怠心理、畏惧心理、焦虑心理,提升其化学学科素养,克服学生的消极学习心理。

(二)锻炼学生自我效能

教师在讲解化学知识时,需要提升学生的自我赏识感、成就感,使其在快乐中学习化学,借助乐趣和兴趣为其化学学习提供信息和动机,拉近师生情感交流的距离,优化大家的化学学习质量,提升其学习水平。建议老师在化学课堂中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鼓励其展示自身学习成果。同时,应给予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实践的空间,使其在实际生活中借助自身掌握的化学知识锻炼主观能动性。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突出实用性,为学生创设化学应用环境,使其在自身情感层面逐渐向自觉、自主发展,进而克服高中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真正将其作为课堂主体,树立学习兴趣与信心。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教学,学生培养对化学的情感,并帮助其提升智力,提升其化学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在讲解“盐类的水解”内容时,可以设置问题:用怎样的方法能够减少水中的c(H+),促进水的电离速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思路,借助分层实验探究,使大家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与过程。在实践-理论-实践中完成科学研究,使学生理解科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三)借助小组教学提升与人交流的能力

建议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需要满足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求知需要,进而提升其知识愉悦感,构建学科情感,使其产生探究的兴趣,拓展自身思维。以Al(OH)3的两性教学部分为例,实验具体内容如下:氨水和Al2(SO4)3溶液反应产生Al(OH)3沉淀,将其分成两份,分别加入NaOH溶液和盐酸,通过观察并分析,两份溶液中沉淀均被溶解。教师带领学生分析Al(OH)3的两性内容时,很难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探究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改进操作方法,分组进行探究实验。在实验中的两支试管内分别加入0.5mol/L的NaOH溶液和0.5mol/L的盐酸溶液,使沉淀完全溶解。

学生可以借助自主实验理解、体验、探究相同反应物和物质的量之间的关联,发现滴加反应物的顺序变化会得到多种实验现象和过程。这种教学模式既可以为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提供了锻炼思维情感的情境,又能够为其快速思考问题和难点提供帮助,满足其思考、探索、分析、判断的需求,以愉快的心理去完成化学学习任务,明确Al(OH)3具备两性的因素。同时,在化学实验的前提下通过分组讨论交流分析出Al(OH)3呈现两性本质,即存在碱式和酸式的电离平衡:Al+3OH=AI(OH)3=H2O+H+AlO2,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发挥化学课堂的主题地位[2]。此外,教师需要在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以平等、宽容的心对待其多种见解,客观评价其创新成果,激发其头脑中智慧的火花,提升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情感。

结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需要从传授技能和知识层面偏向素质和品德的培养,进而突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教师有必要分析当前学生现状,意识到情感教育的核心,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课程内容,还应积极培养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学生认知、情感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琳.用情感共鸣激起高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188-189.

[2]孙秀民.高中化学课堂学生情感的发展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69-170.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情感教育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