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提升读者服务效能的途径分析
2020-09-10苟光尧
苟光尧
摘要:教育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现今,通过科学方式不断加强我国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效能不仅可以强化国家文化基础建设,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广大社会群体的综合文化素养,为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必要努力。但是在实际发展与整体服务效能提升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与漏洞之处,例如所常见的管理者服务价值思想认知不到位、图书资源有限等问题。因此,如何针对读者公益服务效能的有效提升过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与解决措施便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性能;有效途径
引言: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经济效应与文化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时期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作为为大众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教育场所,在整体民族文化建设与推动社会服务效应“齐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而随着现代网络新时期的到来与推进,对我国以往传统的图书馆价值服务理念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了稳固文化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就要求我国公共图书馆必须紧随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并顺应时代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加快自身服务性质的转型性改变,有效提高读者服务效能的进一步提升,从而最大程度上发挥公共图书馆在社会中的影响价值,为推动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的新一轮突破打下坚实基础。
一、针对我国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效能进行必要提升与加强的重要性研究
(一)加强国家文化思想建设
在公共图书管整体服务效能提升与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其“场地固定设施、文献信息资源、数据资料、网络阅读设备”等便捷优势,来为广大的社会群体提供更为“便捷、舒适、愉悦”的公益性教育服务。并同时为读者积累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及快速了解国内外经济发展动态搭建信息互动平台,从而为进一步推动国家文化思想价值观建设以及构建文化知识强国做出必要努力与贡献。
(二)提高社会群体综合文化素养
图书馆本知识文献的“云集之地”,以自身公益性社会服务理念作为核心发展根基,可以为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文化以及不同性格的读者提供自由的学习发展平台。其存在的目的,在于遵循社会文化发展新趋势,提高广大社会群体自身文化综合素养,同时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打造文化精品,在全面开拓自身视野与文献知识底蕴的基础上,与国家信息资源进行不断融合与渗透,既丰富了内部信息资源,又能进一步满足社会教育形式所提出的素质化需求,从而最大程度上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脚步。
二、现代化经济发展时代下,我国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效能提升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一)管理者公益性服务价值理念认知度落后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效应与文化教育思想认知的不断推进与提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知识的有效获得方式与途径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往“书面”方式往现代“网络”形式进行全面转变。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发现,由于部分公共图书馆在思想认知上存在着“固化”现象,认为图书馆管理者这一职位本是一个“轻松、无压力”的“养老工作”,每天的任务只要针对书籍进行简单的整理与清洁,同时每天完成“分类、清理、维护、登记、上架以及报修”等一系列固定工作就好。该思想认知,不仅无法将自身岗位职责进行充分展现,同时由于长期处于“被动”服务状态,整体工作过程缺乏必要的热情与公益服务价值观,从而导致广大读者感受不到服务的存在,长此以往将不断降低读者满意度,更甚至出现“厌恶”的抵触心理。
(二)内部图书资源不够丰富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现如今我国公共图书馆还存在着内部书籍资源种类不够齐全、分类不够均衡、知识涉及面不够广泛等问题,无法从多个层次角度去满足不同读者的实际阅读需求。尤其是对于一些国外高端期刊文献资源而言最是短缺。
与此同时,在现代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今日,公共图书馆由于缺乏对网络信息技术的研究与渗透,内部普遍存在电子文献资源短缺、电子书籍服务效应无法有效利用以及无法满足读者对电子读物的实际需求等现象问题。而造成此类现象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共图书馆在整体服务与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对书籍资源阅读方式进行有效优化与科学转变,同时并没有遵循社会教育整体发展趋势,针对内部文献资源进行不断更新与内容替换,从而导致大批量的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补充,进而使得读者大量流失,对公共图书馆造成嚴重影响。
三、针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所提出的读者服务效能有效提升途经与策略
(一)全面树立公益性服务价值理念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与不断延伸,在国民经济带动社会文化思想建设共同进步的整体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内部管理成员,理当顺应社会发展变革,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基础服务原则,以追求读者“个性化、专业化、有效化以及全面化”文献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服务效能作为核心根本。同时通过科学方式与读者之间构建“精准且便捷”的互动与交流信息平台,在不断提高自我管理服务效应与服务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展开定期职业培训与学习活动,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管理者的职业综合素养,使其能更好地面对工作。
除此之外,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公益性服务方面,更要突出“个性化、人性化以及多样化”特点,相关管理者也要树立正确的公益服务价值观,针对以往传统的思想认知与管理模式进行全面优化与转变,从而改革创新、积极尝试与作者之间构建互动与交流信息平台,从读者的日常阅读习惯、信息资源的大体需求方向以及读者的阅读兴趣等角度出发,切实做好面对读者的“每一个微笑、每一声问候、每一句关心”在不断拉近彼此之间距离的同时,尽可能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发展局势,为进一步提高读者服务效能奠定基础保障。
(二)积极实现公共图书馆内部信息资源的均衡分配
现如今,为了全面满足社会科技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公共图书馆必须通过科学方式提高内部资源的整体利用率,从而确保内部信息资源能够顺利流通并实现资源的均衡分配。
网络时代下,公共图书馆可以充分借助网络信息媒体,来逐渐引进现代网络先进信息设备,同时强加相应的服务信息系统,并创建符合时代教育发展的新媒体知识阅读服务模式。而这种跨时代的网络阅读新方式,不仅能简化读者知识获得与阅读流程,将有限的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同时还能让读者突破以往传统书籍与文献阅读方式,切身体会到现代时代变革给书籍阅读活动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除此之外,还能确保读者能随时了解并掌握文献信息资源的动态反馈,在不断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共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了信息资源的科学与均衡分配,从而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个性化需求。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针对现代经济发展形式下,我国当代社会公共图书馆,在日常进行公益性服务整体过程中,如何有效提高读者服务效能进行详细分析与探讨,并对其提升的价值影响作用、过程所面对的问题以及后续相关优化与解决措施展开综合论述,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周龙军.总分馆制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影响因素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7):51-53.
[2]陈晨.公共图书馆提升服务效能的途径[J].科技风,2019,(28):21-22.
[3]车一鸣.浅析如何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途径[J].中文信息,2017,(1):51,119.
[4]车一鸣.浅析如何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途径[J].中文信息,2016,(12):43,69.
[5]刘异.浅析公共图书馆提升服务效能的途径[J].中文信息,2016,(7):69-6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