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式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生物概念教学难点分析与应用对策

2020-09-10刘燕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模式教学难点应用对策

刘燕

摘 要:概念作为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生物课程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同时也是学生完整知识网络构建的骨架,教师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支架式教学模式坚持以学为主的理念,通过教师搭建的概念框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力求让学生吃透概念,从而提升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概念教学;支架式教学模式;教学难点;应用对策;高中生物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概述

对于支架式教学概念教育界研究学者存在不同的看法,如美国的罗森赛恩认为“支架式”是在学生遇到凭借自身能力无法解决的学习问题时,通过教师或同伴的支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并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也有人认为,支架式教学模式是教师改善教学过程的方法,以教师所搭建的“支架”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布置学习任务、启发学习思维,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系统有序.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以及教学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支架式教育模式是建立在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师教育理念的创新,支架的搭建需要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结合具体的生物概念内容搭建概念框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生物概念探索中,促进学生生物概念学习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二、高中生物概念教学难点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学生在生物概念知识构建过程中处于机械的被动状态、课堂结构呆板封闭、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意识、学习积极性不高、团队协作意识不强,因此增加了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实施的难度.由此分析出支架式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难点:其一,如何利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由机械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构建知识的学习模式;其二,如何实现传统意义上的封闭式、呆板化课程结构转变为开放式、灵活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三,如何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式,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并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其四,如何让学生从消极的学习情绪中走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法

1.搭建支架

高中生物教学中涉及到的生物概念具有抽象、难理解的特点,在生物概支架搭建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原本复杂的生物概念划分为不同层析的学习任务,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教师适时、适当的概念教学支架搭建,为接下来的概念教学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为例,对于该课程的概念教学支架搭建,教师可以联系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细胞与分子”知识点,通过学生对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的了解,作为减数分裂概念教学的前概念,以此减低学生在减数概念学习中的难度.其次,教师可以播放课前制作好的视频课件,或者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概念模型,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注重发现减数分裂概念,由旧知过渡到新知,找到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主动构建生物概念的欲望.

2.概念导入

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入生物概念,让学生的生物概念学习更加真实、生动,利用教师搭建的支架作为概念导入平台,给学生带来感性的冲击,以问题情境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在问题情境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如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精子与卵细胞结合而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并提出问题“精子与卵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引入减数分裂的概念.接下来搭建支架,促进生物概念教学任务化,具体搭建方法:①搭建范例支架,复习之前学习过的有丝分裂过程,为减数分裂概念的引入做好铺垫;②搭建工具支架,讲述生物概念科学史,吸引学生注意力.③搭建问题支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是多少?精子、卵细胞的呢?通过问题形成思维冲突,产生疑问进而激发探索的学习动机,对问题提出推测,并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寻求推测验证的方法,从而初步掌握减数分裂概念.

3.协作获得概念

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生物概念难免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或存在未能解决的疑问,此时教师通过师生、生生协作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生物概念的深化理解.如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中,由教师提供学生协作探究所需的工具,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教师所提供的巩固摆出减数分裂不同时间的染色体行为图,先组内讨论,后组间互评,每个小组中排除代表展示成果,教师适当讲解、补充、点评.在学生协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巡视并了解每个学习小组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引导学生将生物概念的探究分解为多个任务,并将任务合理分配在小组成员身上,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获得减数分裂概念,并感受成功的体验,建立团队协作意识.

4.概念巩固提升

学生在教师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引导下获得概念后,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通过教师的评价让学生了解在概念学习中的不足,以评价促进学生对生物概念了解程度的提升,巩固所得知识并提升学习能力.为了提升学生对生物概念的应用能力,此时教师可以采用变式训练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并且培养学生的知识灵活运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利用概念图构建的方式,让学生发现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构建完成的知识网络,以此实现生物概念教学成果的深化.

结合上文可知,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作用,提高了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的参与度,通过支架的引导实现学生循序渐进的了解生物概念,构建完整的生物概念知识体系,以此促进高中生物概念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中良.支架式教学在中学生物学中的应用——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5(11):69-72.

[2]傅伟.高中生物实验课中支架式教学法的运用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4(26):24-26.

[3]刘卫平.对“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探讨[J].高考,2019(09):53-55.

[責任编辑:季春阳]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模式教学难点应用对策
汽车维修专业中多媒体教学应用分析
见微知著,从难点到亮点
施工现场软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中职英语口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内容
有效突破物理教学难点的几点尝试
试论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对策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