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研究

2020-09-10江海波

高考·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培养研究数学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

江海波

摘 要:数学这门学科经常被认为是人类思维的体操,因为学习数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思维能力的提高也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数學是高中生学习的主要学科之一,学习数学对于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因此本篇文章将对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分析,并对数学思维能力所起的积极作用进行阐述,最后提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对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培养研究

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之下,教师们对于数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作为重点并最终通过数学考试,并没有考虑到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如此僵硬的教学模式之下,不仅造成了对学生学习思想的严重束缚,而且还限制了学生们思维能力的发展。随着教育模式的改变以及为了积极地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成为如今数学教学的重点,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1.数学思维能力的分析

数学思维能力不单单指的是一种能力,而是包括以下三种思维能力:

1.1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中普遍运用到的一种思维能力,是指依赖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理论以及法则等来对数学进行判断推理的一种数学思维能力。因为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质,而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推理过程也含有一定的逻辑性。因此,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学习数学必备的一种能力。

1.2直觉思维能力

直觉思维能力是指对于部分数学知识的掌握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在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时,通过脑子自由灵活的想象以及思维能力的运用而想出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思维能力。这需要对于数学知识进行充分且熟练地掌握以及积累大量的数学解题经验才能得到的。

1.3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简单来讲,就是当学生在面对一个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个问题的特性以及需要运用到的解题知识而快速联想到其他类似的数学问题,这种发散性的思维对于学生积累不同的数学问题以及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高中生需要学习的科目众多,但数学和其他学科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从教育完整性的角度出发,学习好数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各个学科的发展。

2.1满足社会对于能力人才的需要

在如今知识和经济的双重作用背景之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人才的数量之间形成不对称的现象,同时社会对于所需人才的要求也开始逐渐提高。因此为了使各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的符合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时代进步和发展需求来调整教学思想和教学的知识构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而且还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2.2加快素质化教育模式的展开

如今素质化的教育模式不再只单纯的强调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吸收,也开始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在高中教学和学习中,数学和其他学科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化的教学体系,学习好数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好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学习其他学科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培养好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素质化教育的展开速度得到提高。

3.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

3.1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思考深度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一定只依靠“教”来让学生吸取知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参与实践来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思考次数以及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思考深度。比如在对不同形状的圆进行教学时,可以在课堂之前让学生们准备一个长度适合的绳子,从一根绳子可以做出几种不同形状的圆来作为教育的切入点,进而展开不同形状的圆的课堂教学。不仅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且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加深了对于数学知识的思考。

3.2将开放型题目引进课堂,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

随着素质化教育的逐渐展开,在考试试卷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开放型题目,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选择一些难度适宜的开放型题目,开放型题目的主要特征就是题目的答案不受限制,想象的空间比较大,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传统的应试题目相比,开放型题目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题目的答案不受限制,有多种答案,有利于扩宽学生们的思考范围,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直觉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审题过程中,第一步是通过直观的观看题目来发现解决题目所需的数学理论,第二步是利用数学逻辑来解决题目。三是在对开放型题目进行解题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们学习自主性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3.3给学生们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老师为了能让学生们对于所讲的知识点进行充分且熟练的掌握,就会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讲,但对于部分学生来讲,这样的授课方式其实会起到反作用,这样的课堂效率低下,老师也会感觉到十分的疲惫。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尽量的让学生参与进来,多和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和中心。比如在进行某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中,先让学生们自己根据课本知识进行温习,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然后针对学生们不懂的地方进行解答,之后再带学生做几个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在对知识点进行充分理解和掌握之后,再出一下练习题的板书,让学生们积极踊跃的举手上台做题。这样不仅给学生们留出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力。

4.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如果不注重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们不仅无法完成教学目标以及任务,学生们也会缺乏这种能力,对于学生个人的学习以及日后的成长和发展都会造成影响。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任樟辉.数学思维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魏生木.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3(85).

猜你喜欢

培养研究数学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
声乐教师数字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浅谈初一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激发和培养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中应用算法教学的研究
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分层教学的应用
古筝演奏中心理音色的培养研究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