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新闻媒体的“社交+”模式探索
2020-09-10陈璐
摘 要:目前,主流新闻媒体构建“社交+”模式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条路径构建主流新闻媒体的“社交+”模式:打造移动制播矩阵,瞄准前沿移动技术;构建社群传播模式,强化受众互动;构建人力支撑策略,打造专业编辑队伍;强化内容生产,构建一体化流程。
关键词:主流新闻媒体;“社交+”;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8-0252-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目前以电视台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在发展空间和传播优势两个方面受到了严重挑战。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各种社交媒体、社交平台、社交账号等载体正逐渐构造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平台。[1]在这种情况下,主流新闻媒体如何利用互联网优势打造主流新闻媒体的“社交+”模式迫在眉睫,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以电视台为代表的主流新闻媒体的发展空间。
一、主流新闻媒体的“社交+”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对于当今时代而言,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舆论的主要阵地,主流新闻媒体要想进一步掌握话语权,就要重视打造新媒体平台,要通过提供全面、便捷、深入的资讯来满足公众在娱乐、服务等诸多方面的需求。要实现这一目标,主流新闻媒体显然要重视“社交+”模式的建立,通过“社交+”模式打造自己的社交平台,从而建立全面立体的系统来与用户直接产生联系,掌握话语主动权。
(一)未来媒体将会是以手机为载体的社交
对于媒体而言,社交是其内在属性,而公共传播则是社交诸多方式中的一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音频、视频等产品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创造、传播、分享和评论等诸多功能。这一状况也使手机用户越来越多,如今已经形成全民使用手机的状态,手机显然成为媒体传播的主要阵地,而媒体的社交属性也使虚拟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的社会动员力量。通过手机,用户可以实现个人IP打造、社群建立等诸多功能。由此可见,用户只需通过手机上的社交平台就可以打造个人或者群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足以抗衡主流新闻媒体。[2]在这种情况下,主流新闻媒体必须通过手机这一载体建立其媒体平台社交属性,实现用户聚集等诸多目标。
(二)媒介发展趋势从公共社交平台向个人社交平台迭代
就目前的社交状况而言,公共社交平台已经向个人社交平台转变和迭代,而主流新闻媒体依靠以往的优势在建设全国性的个人社交平台方面显然具备诸多优势。一方面,主流新闻媒体有较专业且经验丰富的新闻报道人才队伍;另一方面,主流新闻媒体在网络采编、机制对接方面有技术优势,因此主流新闻媒体在反映百姓需求、发布权威咨询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在当今时代,主流新闻媒体要想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打造一个“社交+”模式下的新媒体平台,促进自身在各种优势因素下的平台型转化。
二、主流新闻媒体的“社交+”模式构建
(一)打造移动制播矩阵,瞄准前沿移动技术
1.构建移动传播体系。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新闻媒体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市场需求,而手机APP则具有功能完备、信息集中、使用方便等诸多优势。因此,要想打造主流新闻媒体的“社交+”模式,就需要加强新闻类APP的研发,利用前沿的移动技术来推进主流新闻媒体移动制造、传播的矩阵,建立起多元、开放、移动的新闻制造和传播体系。
2.加强主流新闻媒体新媒体平台的统一入口。对于主流新闻媒体而言,只要有了和用户对话的可能性,就有了与用户建立交互性的可能。当下,微博、微信、QQ、抖音等社交平台已经逐渐成为媒体内容生产、发布及分享的主要平台,这些平台是互联网技术实现颠覆性进步的体现,是媒体实现创新型发展和社会互联互通的有利因素。通过这些社交媒体平台,主流新闻媒体就可以实现由被动变主动的身份颠覆。主流新闻媒体可以利用技术优势及商业合作在诸多社交平台上嵌入对话窗口,通过引流的方式将用户吸引到自主可控的主流新闻媒体平台上,并通过新型即时通信工具类社交平台的建立来满足用户需求,留下用户。
3.积极拥抱前沿移动技术。对于媒体平台的发展而言,技术始终是重要基础之一,因此要想打造主流新闻媒体的“社交+”模式,就必须紧紧抓住先进技术,利用先进技术促进采编系统的升级和转型。主流新闻媒体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来提升信息整合能力,此外还要积极利用虚拟现实、H5(第五代超文本标记语言)等新技术创新新闻阅读体验。[3]总之,主流新闻媒体必须时刻关注前沿科技形式,抓住技术优势来对主流新闻媒体的移动传播矩阵进行合理布局,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
(二)构建人力支撑策略,打造专业编辑队伍
人力资源的配置显然也是主流新闻媒体打造“社交+”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人力资源策略上,主流新闻媒体要注意采编人员与技术人员的结合,从而打造出一支专业、全能的主流新闻媒体“社交+”模式建设队伍。为此,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
一方面,要组建一支采编与技术人员密切合作的专门队伍。采编人员主要负责用户热点捕捉、视角切入、主题选取、内容生产等方面的工作,技术人员则主要负责采集用户信息、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通过两方面人员的密切合作来实现主流新闻媒体发稿的安全性及产品形态的完善性。
另一方面,要选取“全能型”编辑参与运营维护,主流新闻媒体运营维护人员要具备全方位的能力,既要有高水平的采编业务能力和社交媒体内容策划能力,又要具备指挥、协调、归纳总结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以此促进内容生产与传播的优化。
(三)构建社群传播模式,强化受众互动
主流新闻媒体打造“社交+”模式,先进的技术是基础,社交思维则是更为重要的部分。为此,必须重视社群传播的新模式,积极构建政治传播的新路径。当下,微博、微信、头条、哔哩哔哩以及抖音等诸多社交媒体占据了用戶群体社交媒体平台的大部分比例,对社会主流社交语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重要特点就在于社群传播模式下的互动性。主流新闻媒体入驻这些社交媒体平台显然能够提升自身的舆论影响力。据相关数据调查,已经入驻哔哩哔哩社交平台的央视九套、共青团中央等主流新闻媒体已经有了大量粉丝,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除此之外,主流新闻媒体入驻社交平台以后还要注意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对严肃的话题进行创造性的传播,以有效的运营来吸引用户的关注,从而实现主流新闻媒体内容传播的开放性、多元性和亲和性。
(四)强化内容生产,构建一体化流程
为了强化主流新闻媒体的“社交+”模式,可从以下方面来强化内容生产,构建一体化的内容生产流程。首先,要积极进行主题探索,设置一些用户比较关注的话题主题,积极策划各种用户比较关注的话题主题,以此促进新闻内容在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其次,策划直播报道。当前直播这种形式在用户群体中比较受欢迎,直播报道的主流新闻媒体内容生产方式能够增加其信息上的真实性,吸引用户关注,且可以实现用户群体的实时互动。最后,改变新闻报道口吻。网络环境下,严肃官方的新闻报道口吻无法吸引用户。[4]因此,主流新闻媒体要积极转变报道口吻,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切性、直接性及共情心理。
三、结语
主流新闻媒体在构建“社交+”模式的过程中,要在掌握技术、打造专业人才队伍的基础上构建社群传播模式,强化受众互动;强化内容生产,构建一体化流程。主流新闻媒体的“社交+”模式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主流新闻媒体尤其是电视台相关工作人员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社交+”模式。
参考文献:
[1] 曹明明.融媒体时代要保持新闻传播的初心——媒体微信公众号传播方式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9(08):80.
[2] 王芳.浅析微信公众号的写作特点及提升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8(12):3-4.
[3] 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http://www.cac.gov. cn/201808/20/c_1123296882.htm,2018-08-20.
[4] 崔保国.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6.
作者简介:陈璐(1986—),女,江苏沛县人,本科,中级编辑,研究方向: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