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2020-09-10牛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牛艳

摘 要:在目前高校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的实际英语写作能力与大学英语写作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英语的写作对于学生而言一直是考试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质量和水平,将产出导向法的基础理论运用于高校的英语写作教学中,并且针对基础理论中产出准备导向、产出过程导向以及产出评价等方面进行英语写作教学的应用分析,能够为高校英语教师提供教学新思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8-0-02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其主要考察学生的英语语言的积累量以及文字语言的运用能力,随着目前高校英语授课模式的不断改革,倡导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产出导向法理论逐渐进入高校外语课堂的教学,并且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相对显著的教学效果。在产出导向理论支持之下,通过研究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充分改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欲望,提高学生英文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一、产出导向法理论阐述

(一)输入假说

输入假说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部分,其理论主要强调大量可理解性语言的学习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前提条件,只有学习者接触到的可理解语言输入高于现有的语言水平,才能够在语言的互动中实现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入与输出,从而产生习得效应。对于外语语言的学习而言,输入假说理论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础性理论,在英语写作中词汇、语法的信息量的输入,能够帮助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积累量,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词汇的运用,从而实现英语文章的写作与情感的表达[1]。

(二)输出假说

输出假说是20世纪80年代Swain等人在沉浸式教学课堂研究之后所提出的外语教学的一种模式。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不仅需要词汇等英语信息的输入,还需要在接受众多可理解性输入知识与信息的基础上实现英语写作中的可理解信息的输出。目前在国内高校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更加重视英语翻译的可理解性输入,使得国内高校的学生的英语阅读与理解能力普遍较强,但是在口语交际与写作中,难以真正表达出想表达的信息与内涵[2]。

(三)产出导向法理论

输入输出理论在目前高校的外语教学模式的影响相对较大,目前诸多高校在实际外语教学中也在不断探索输入输出理论在实际教學中的改革。在“输入驱动假设”的影响下,英语专业技能的教学改革不断发展,高校英语教学模式逐渐从心理教学出发,形成了“产出导向法”(简称P0A),认为理解性输出的教学效果要大于理解性输入的教学效果,这也就是在英语教学中,英文的写作与表达能力在高校教育中将占有较大比重,对于英语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就更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3]。

二、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产出准备导向

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背景下的英语教学,需要英语教师在授课之前充分做好相关课程的准备工作,例如目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基于网络所形成的慕课、微课形式,都是教师在课前的产出准备导向工作,其是整个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后续教学讲授、教学评价反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包括选择驱动内容、设计产出任务、筛选输入材料以及产出前导向输入四个阶段。

1.选择驱动内容

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前筛选好契合学生兴趣爱好、心理需求的教学文章与写作文本,这也就是产出输入法中驱动内容的选择[4]。例如Talk about the power of humor and share the humorous story or typical joke with your classmates,其驱动内容主要选取了高校学生人际交往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来展开相关故事的叙述,从而根据幽默这一话题来实现学生兴趣的推动作用,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根据学生个人的社会行为与交往方式来引出英语写作教学的话题。在教师选择驱动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利用特色话题的驱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问题情境,将抽象变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采用启发式教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设计产出任务

在教师对写作教学内容进行敲定之后,需要明确教学计划,这也就是设计课堂教学的产出任务,其计划需要涉及教学形式与内容的方方面面,将教学计划中每个教学步骤都能有秩序地划分为小任务的形式来实现教学,将每个教学任务的难度降低,从而在教学中实现教学效果的累加,例如On the Celebrity Spokesperson的话题写作中,针对明星代言问题的写作讲解,将讲授内容划分为词汇、短语、句型、篇章观点等阶段来实现教学任务的设计,从一个单词endorsement的翻译来展开延伸,不仅有签署、背书、保证的意识,还有找明星代言的意思,从基础的词汇入手,每个教学任务都能做到井井有条,从而能帮助学生在小任务中实现增强英语语言学习的自我认同感,增强学生的自信[5]。

3.筛选输入材料

在设计产出任务中已经对英语写作教学设计的相关内容作了细致的规划,特别是针对词语、短语、句型等任务的教学,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选择驱动内容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化,特别是对于输入材料的筛选,选择教学价值含量高的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6]。

第一,需要重点考虑词汇难易程度的选择,词汇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写作中语言的表达水平,而且每个学生的词汇基础、词汇运用能力都有所不同,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提供不同语言运用水平的英语文章,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第二,需要做好句型的选择,不仅要选取新视野大学英语中要求掌握的句型来进行讲解,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话题来选择适合此处语言表述的句型,例如陈述双方观点的时候可以采用宾语从句以及同位语从句,在文章的写作中尽量展示更多的句型,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第三,范文的选择。对于英语范文,需要选择英语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篇章以及权威新闻网站的新闻报道等,例如BBC和CNN等新闻的报道,并且實现其内容与新视野大学英语中教学观点的吻合,从而有效地在英语文章中渗透思想价值观念,提高学生英语文章写作的观点性表述能力。

(二)产出过程导向

在以教师为主导的产出准备导向阶段结束之后,便可进入产出过程导向阶段,也就是教师的实际英语写作授课阶段。这部分的写作教授主要是在英语课堂上进行,是学生学习英语写作方法与技巧的关键阶段,需要教师与学生高度配合,在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中完成整个英语写作的教学过程。

1.产出驱动

对于产出驱动的实施,需要教师在课堂写作教学前将准备的内容传递给学生,检查学生在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并且还需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任务话题的总结与汇报,如果学生的写作与范文有一定的差距,便可提供范文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或者提供范文的相关句型词汇帮助学生完成写作中词汇语言的润色,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讨论,积极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并且把课堂上的每一项活动都视为教学考评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

2.产出促成

产出促成是教师在提供给学生写作产出任务之后,提供给学生相应的输入性参考资料实现对学生写作的指导,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参考与借鉴,教师也需要在这一个过程中深入学生的实际写作学习中去,对于学生选择的相关学习内容进行客观的背景评价,并且指导学生在写作的多次练习中产出富有自身特色的文章,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的写作练习中,并且按照任务的难易程度来逐渐实现学生写作的引导,直到学生完成相关的产出促成工作。

(三)产出评价导向

高校英语教学属于公共课的教学体系,教学的内容缺乏个人的针对性,对于多个班级同时授课的模式,教师的授课时长相对减少,但是相应的学生课堂效果很难实现全方位反馈,而且如若反馈不及时,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也会受到相应影响,这对高校英语教师的产出评价导向机制提出了巨大挑战。

1.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

即时性评价主要是针对授课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写作练习中及时给予学生的反馈,根据学生自己选择的输入性材料的实际运用,及时发现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存在的句式与语法问题,及时纠正改进,完成教师的引导式教学工作,促成学生写作任务的高质量产出[7]。同时,需要运用延时性评价对于学生产出写作前后进行反馈,此主要是基于一种师生合作的模式来进行。教师布置相应任务,学生参与讨论,教师最终带领学生完成写作产出任务,对于学生的完成情况通过自我修改、同伴修改以及教师修改的模式来进行,并且可以选取学生优秀作品完成课堂写作的文章赏析,在教学过程中也需及时做好每个学生的课堂观察与记录,在教学评价中促进学生的写作产出。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在课程教学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主要是借鉴了中小学英语的教育模式,需要根据学生情况对学生的整体知识的运用能力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价和分析[8]。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在产出驱动与产出促成的过程中进行检查性评估,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并且能够针对学生在写作中的不足以及对待写作的态度及时纠正与引导,并且平时的课程表现评价还可以在终结性评价中占有一定的分值与比例,帮助学生在最终的终结性考试,也就是期末考试或者大学四六级考试的写作与翻译中,形成一份最终的反馈报告,不仅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充分检验,也是对于学生写作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产出导向法在高校英语写作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与驱动作用,目前,高校在POA模式的应用中还未形成完整的产出过程评价机制,需要高校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根据专业的理论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不断进行产出导向法的实际应用策略分析,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运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徐袖珍.产出导向法在地方高校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1):62-65.

[2]陶珺.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才智,2019(30):34.

[3]董文娟.产出导向法在大学农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评《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效能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1):145+211.

[4]乌优.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师生合作评价在蒙古语授课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9.

[5]黄婷婷.“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9.

[6]范祖承.产出导向法教材使用理论在大学英语思辨性读写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19,2(1):38-43+88.

[7]赵宝荣.“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文化主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8(4):72-73.

[8]郜媛.信息化背景下“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为例[J].现代教育,2018(8):47.

(责任编辑:李凌峰)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法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