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生日常生活路径研究

2020-09-10周慧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高中教育核心价值观

周慧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14个基本方略中,并阐明要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广大高中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而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中,才能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高中教育;日常生活

一、感受性融入

丹尼特把“感受性”分为外部世界经验的感受性、内部世界经验的感受性和情感、情绪的感受性,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受性融入”提供了思路。

(一)借助真实的榜样案例使人民群众产生外部感受

对于激发学生的外部感受的内容来说,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首先,发掘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真实案例与内容,发挥榜样的作用。比如“十大好人评选”、“行业先锋”、“模范家庭”、“模范人物”、“时代楷模”、“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特别是在非常时期涌现出来的各种具有巨大精神导向的正面人物,强化媒体对其的宣传,从而发挥榜样典型示范作用,充分利用榜样效应,以理服人的同时以情感人,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其次,依托电影、电视剧、文学等文化载体,创造出体现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作品,强化人们的外部情感认同。以电影为例,一部好的作品一定是兼具观赏性与价值引导性的统一。

(二)在具体情境中强化内部感受与体验

与外部感受相比,内部感受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实践是人民群众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观的途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各种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获得认识与共识。实践的具体操作就是构建日常生活情境。情境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生活的情境既可以是自发形成的,即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而自然而然形成的,也可以是主体自主建构的。而自然形成的情境也会由于主体价值取向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发展趋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其实就是最终使人们在自然形成的情境中也能够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使情境的发展符合其要求,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到这种程度,日常生活化就真正实现了。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实际上就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体情境,每一个具体的情境都规定了各自所承载的价值观念,每一个具体的情境也相应具有自身调控的机制与原则,只有对这个情境充分熟悉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首先,在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既要强化组织性,发挥组织者的领导核心作用,又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其次,要注重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的愉悦性感受以及获得感,强化参与者的积极情感体验。“在参与中亲身体验到某种情感,对这种情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才能把握它。”1只有这样实践活动才能不断扩大群众基础,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总之,不管是外部感受还是内部感受,重点都在于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情感体验。要想使人民群众充分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将其嵌入到能够激发人们情感的日常生活现实中去。同时,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才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在人们心中扎根。

二、问题式融入

问题式融入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在批判中引领学生思想观念提升。同时,从关注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出发,更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这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实用性特征所决定的,而且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必然要求。

首先,关注学生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与困惑。日常生活的实用性、直接性特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想真正立足于日常生活,做到“从日常生活中来”,则必须要关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要与困惑。同时,要有实实在在的举措,而不是一味停留在宣传层面,讲得多,做得少。只有深入到具体行动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才不会流于形式,成为过眼云烟。

其次,批判日常生活中的错误思想与行为中激浊扬清。着重关注学生在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以及日常观念活动中习以为常却缺乏合理性的价值观念。比如在日常消费活动中,受西方消费主义等的侵蚀以及各种错误消费观的引导,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诸如过度消费、攀比消费、盲目消费、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等不良行为,需要加以批判,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从而使学生形成理性消费(坚持从个人生活实际需要出发)适度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绿色消费(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注重精神消费等良好消费习惯。

最后,利用日常生活中突发事件、社会热点进行价值观教育。赫勒指出:“正是在日常生活的冲突之中产生出更大的总体性社会冲突,必须为在这些冲突中产生的问题寻找答案,而这些问题一旦得到解决,他们马上就会重新塑造和重新建构日常生活。”2突发事件与社会热点往往内含着各种价值观的碰撞,这也是不同的价值观之间交锋的重要机会,在交流与碰撞中,有利于扭转人们的思想认识与价值判断,特别是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人们之间的交流空前便捷,为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比如病毒期间我国的防疫措施以及生命至上的理念与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防控病毒的一系列举措相比较,在对比中强化爱国主义情感。

三、传播式融入

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新兴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现代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媒一方面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其凭借对信息的垄断与控制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认知行为和对世界的看法。这种作用的发挥不是强制的,而是自觉自愿的,是“日用而不自知”的。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决定了其必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阵地。

必须运用新兴的大众传媒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首先,充分利用新兴大众媒体的价值观传播特性,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形象化传播,对学生形成强大的视觉、听觉冲击,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其中,要特别重视运用微博、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使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概念、表述通过有创意的图片、通俗易懂的故事、精致有内涵的视频展现出来,使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其次,提高大众传媒的社会公信力。传媒价值观传播功能发挥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民群众对其的信任程度,即媒体公信力。媒体公信力建设是价值观传播的重要环节。

同时,公信力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就是“网络大V”或者叫做“网络意见领袖”,他们强大的粉丝数量使其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他们对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发声,对广大网名特别是高中生的价值判断产生重要的先到作用。所以要想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式融入,必須注重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网络意见领袖,传递正能量。

总之,价值观问题始终是个体、社会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观随着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层面的发展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离不开各个层面为了价值观推进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参考文献:

[1]  孙其昂.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218.

[2] [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45.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陆家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高中教育核心价值观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