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如何教会学生学习
2020-09-10于秀春
于秀春
摘要:为显示学科育人优势,积极响应新课标号召,应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初中数学逻辑性强,需要学生兼具良好的基础与灵活地思维能力,并使其能够在教学中反思,具有应用意识。这便需要教师创新授课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积极实践,并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在此,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会学生学习展开浅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会;学生;学习
1、简析初中数学教会学生学习必要性
新课改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数学具有知识点多、理解难度大、知识关联性强等特点,让学生被动听讲、机械做习题,虽有助于于使其掌握解题思路,但却有碍于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甚至,会造成师生因存在单向灌输问题,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形成抵触、厌恶心理。只有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促进教改工作纵深推进,加强师生、生生间的教学互动,在鼓励、启发及针对性引导中,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好感,端正态度、学会学习,才能充分地体现学科育人价值,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自主探索,使其具有学科素养。
2、初中数学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
2.1应用信息技术,降低知识难度
新课改全面实施,强调应将“为教而学”变为“为学而教”[1]。从而,提升课堂授课效率,促进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理解数学课程的内涵,产生自主探究意识。为此,教师可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便利性,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显著降低初中数学知识理解的难度,使学生在数形结合中获取知识。
例如:在人教九上《二次函数》中,需要学生掌握不同变量的变动对于整个函数图像的影响。函数由点构成,无数的点形成抛物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图像的准确性,需花费大量的时间确定图像上的点,且一个变量改变,整个图形就会完全改变。教师可在电子白板上画出特征点,最后运用几何画板给学生呈现整个图形,图形精准无误,且效果明显。通过信息化授课,使数学教学更加高效、直观,降低知识消化难度,促进学生自主探索。通过二次函数的抛物线图像,让学生清晰直观地发现图像与坐标系的关系,使其认识到变量与坐标相交、相切与相离的具体情况。除了应用几何画板之外,各种具有CAD绘图功能的软件,也有助于突破数学教学的重难点,辅助学生的自主学习。例如:在人教七上的《几何图形》教学中,部分学生难以在第一时间展开几何联想,教师便可以引导他们应用信息化教学工具,展开自主预习,充分利用其碎片化时间。
2.2通过合作学习,促进生生互助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学习,使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实现少教多学,教师应打造数学高效课堂,重视对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以促进他们综合能力的和谐发展,使其具有互助意识与自学能力。初中数学课堂存在学生学习能力相差较多的固有特点,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来给学生安排小组活动。在小组分组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低、沟通技巧强弱来安排,这样才能促进多边互动、实现同伴之间的学习帮扶,让学生注意反思、掌握学习方法。
譬如:教师结合施教内容,组织合作学习,并奖励表现优秀的学习小组。在几何证明的教学中,教师在布置课堂任务后,小组成员之间先独自思考后、再展开讨论。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了解同伴的解法可以得知自己思考的方式是否是最为简单的方式。在教学互动、优质经验的共享中,有助于实现教学的触类旁通[2]。在学习交流后,教师可让小组中理解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作为代表,分享学习经验与具体证明方法,该同学在分享完众多证明方法后,会加深对几何知识的概念与应用理解,让他的显性学力、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3紧密结合生活,强化数学理解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生活中很多现象与数学密切相连。因此,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掌握人教版教材特点,使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以生活事件与材料为载体,能让初中学生学以致用,明白学科意义。从而,使其学会学习。
例如:在《随机事件与概率》课堂教学中,可选用生活常见示例作为教学元素。笔者选择福利彩票的中奖率作为课堂引子,先通过介绍彩票中奖机制与基本工作原理,给学生科普相关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教师和学生共同计算出彩票得奖的概率后,学生更能明白彩票中奖背后的“运气”,并在计算出销售额与中奖金额之间的差异后,了解其盈利方式。这样的例子有助于学生形成理性认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增强其数学运算与分析能力。统计概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中学生学完最基本的概率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入难度大较大、相对复杂的问题,如题目设置为共有n双鞋子,一次性取出两只,两只恰为同一双的概率。
2.4重视全面评价,培养综合能力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助力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对学生形成全面性、科学性的評价。避免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人才培养工作的唯一“标尺”[3]。
例如: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反馈、表现。在每学期末,教师可结合学生进步速度、表现情况、显性学力等,更加多元化评价学生。素质教育要求关注每位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不应过于拘泥于成绩、升学率等问题中,这样很容易产生本末倒置的问题。从而,导致培养出一群成绩优异却情商、应用意识及道德品质不高的学生。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还可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譬如:在人教八下《勾股定理》课堂施教中,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直角边分别为3cm、4cm的直角三角形及直角边为5cm与12cm的直角三角形,或提出应用性问题,让其进行推理式学习,使他们推导勾股定理。在感受数学文化的滋养中,促进德育渗透。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性、严谨性,具有积极进取意识。
3、结语
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创设高效数学课堂,助力中学生思维能力、认知意识、显性学力等协调发展,为他们的未来成长与学习筑牢基础。
参考文献:
[1]蒋栋才.互联网视域下改进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4):21.
[2]崔志刚.让体验式教学贯穿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方法[J].考试与评价,2019(11):10.
[3]石虎.基于微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学习策略的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7(4):23.
(庄河市第七初级中学 辽宁大连 116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