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dle环境中面向核心素养的学情数据分析与应用
2020-09-10刘振业赵丹丹张玉梅
刘振业 赵丹丹 张玉梅
摘 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后,提出信息技术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升,需要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而且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建立精准的学情分析是选择有效教学策略的基础,所以进行精准的学情分析,是有效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就如何借助Moodle平台分析并应用学情数据开展研究,从课前测试、作业分析、任务分层和当堂检测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探索,以期借此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Moodle;学情分析;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信息技术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实施要考虑到不同水平的学生,倡导多元化的策略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1]。只有确定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才能有效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所以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应建立在精准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学习前的学情分析,为学习内容的选取、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学习起点的确定等指明基本方向;学习过程中及时的学情分析可以为教师调整和改进当下的教学活动、学生更好的选择学习策略提供可能性;学习之后的学情分析,能够使师生了解学习效果,促进学后反思,并为后继学习的预设与调整提供重要参考。
传统课堂中的学情分析,主要依靠教师凭借以往经验、课堂观察和学生作业来确定,这些都只能提供一个概数。基于数据分析的学情分析,更能反应学生的真实状态和水平。Moodle平台可以提供在线测试、作业提交、成绩分析和记录学生的操作轨迹等服务,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得到及时反馈,教师也能在后台收集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整个学习过程,师生都能够及时得到学情数据,并依据学情数据开展学习,这样的学习无疑更加理性,学习效果也更加显著。以下从课前测试、作业分析、任务分层和当堂检测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探索,阐述如何借助Moodle平台分析并应用学情数据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 课前测试,确定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着眼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带有挑战性的内容,而且不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教学模式虽然也可以进行课前测试,但测试结果很难及时统计,因此很难准确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Moodle的即时测验、即时统计功能正好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这点不足。学生提交测试后,能够得到即时反馈,如图1所示。针对自己的做题情况,学生并非简单改正自己做错的题目,而是根据测试情况判断自己的水平,确定哪些知识需要重点学习,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学生能分析学习结果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并采用有效策略来指导后续學习,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教师能看到学生做题的详细情况,如各题的容易度指数、区分效率等,Moodle自动进行统计,如图2所示。教师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轻易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而在上课过程中,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更能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2 作业分析,进行针对性学习
Moodle平台常用的活动反馈包括学习进程跟踪监测、测试反馈、教学内容质量反馈、在线协作教学反馈、作业平台反馈等[2],其中,作业是巩固已学知识的重要形式,教师通过批改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标准提出利用多元方式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采集学生数据,尤其是综合活动的学习。传统的学习方式很难保证学习活动的连续性,而Moodle平台的“作业”模块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将作业上传到Moodle,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Moodle允许其保存草稿,再找时间完成,学生任何时间都可以查看并继续完成以前的作业。Moodle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作业”模块,能够清楚地显示学生的提交时间、完成状态。教师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确定每节课的任务量。若绝大部分学生提交作业的时间提前,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课堂容量,反之则相应减少课堂容量。课程标准提出,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在Moodle的支持下,只要有网络,教师就可以查看和批改学生作业。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能评分还能写评语,评语可以针对性的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所有的作业批改下来,就可以发现共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在下节课的时候进行统一讲解。此外,有效的评价语言能激励学生进步。教师还可以利用写评语的方式激励学生,如图3所示。学生参考教师的反馈信息,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寻求恰当的方式解决,在这样互动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3 任务分层,满足个性化发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最好学习效果的学习过程才是最优的学习。这就要求每节课的任务量,既能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标,又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事可做。因此,选择利用Moodle实施分层教学法,层次划分准确与否是影响“分层次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信息技术学科没有阶段性测试,以学生其他科目的成绩为参考进行分层并不科学。可以借助Moodle平台,对学生提交作业的时间、完成程度和作业质量等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学生的平均水平。再根据学生的平均水平制定出多个小任务,每个任务分别对应基础目标、拓展目标和提高目标。在分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提供开放的网络环境,学生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也会提供微课、课件等数字化资源,如图4所示,帮助学生逐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进而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进行分层教学设计流程图,如图5所示。
4 当堂检测,评价学习效果
当堂检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此环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当堂检测,能够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而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效果。传统课堂对当堂检测进行数据统计,只能通过学生举手来确定概数,教师凭借自身经验判断教学效果。而在Moodle平台,学生提交后,Moodle自动显示学生的分数、各题的正确率和每个选项的选择人数,师生都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分析、判断学习效果。针对掌握不好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集中讲解,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自主学习、协同学习,有效管理学习过程,创造性地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自己的数字化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教学过程应该允许学生逐步达到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可以设置允许学生多次答题,并将测试题的出题顺序和选项顺序随机排列,以有效避免情景记忆导致学生只记住答案的情况出现。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能体验到数字化学习工具的优势。在学生端的页面上,Moodle会自动统计本班正确率最高的10个学生名单,如图6所示。每个学生能知道自己班级的最高水平,尤其是通过努力占据榜首的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整个学习过程,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并对反馈数据保持一定的敏感度,自觉利用这些数据指导自己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
利用Moodle平台分析并应用学情数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学生可以始终分析总结自己的学情数据,理性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教师能够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的指导也更具有针对性。基于数据分析的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保证所有的教学活动能够找到精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M].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金春奎.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教学反馈与质量监控[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1):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