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次序水刺头压力对可冲散型水刺材料的关键性能影响研究
2020-09-10吴军俞一瑛胡锐
吴军 俞一瑛 胡锐
摘 要:本文根据不同次序水刺头压力的调整实验,来测试分析可冲散型水刺材料的强力和分散性性能差异,从而寻找最优工艺,并为其他规格的同类产品提供水刺压力调整方向的参考。
关键词:可冲散型;水刺材料;水刺头压力;性能
中图分类号:TS171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可冲散型水刺材料作为一款优秀的用即弃卫生产品,既要有符合使用性能要求的物理强力,又要对环境友好。既符合使用后丢入马桶内,在水力冲刷作用下迅速分散,通过排水管道排走,不会产生严重挂筛现象的可冲散性能,又要具备有氧/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特性。这其中的物理强力和分散性能是可冲散型水刺材料的关键性能,也是一对矛盾性能,相关企业一直在寻求其中的平衡点,甚至期望实现双性能的升级,对此进行了针对性研究。
本文研究在原料规格、配比不变的前提下,单独改变水刺头的压力,特别是不同次序的水刺头压力,以改变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 实验部分
2.1 样品
实验样品为克重60±3g/m2的可冲散型水刺非织造材料,原料为再生纤维素纤维与木浆浆粕的混合物。
2.2 工艺流程
纤维开包→液相分散→液相混合→湿法成形→水刺→抽吸→烘燥→在线缺陷/克重/金属监测→成卷→分切包装。
关键工艺说明如下[1]:
液相分散——将纤维在水中散开,形成单根纤维状的纤维悬浮液。
液相混合——将不同種类、不同规格纤维的纤维悬浮液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
湿法成网——使纤维在湿法斜网成形器中均匀分散布纤、沉降、成形,得到杂乱排列的纤维三维网状结构,为后道水刺缠结提供结构保障。
水刺——利用致密微细的水针对纤维网层进行高压水刺缠结加固,使纤维发生位移、穿插、缠结,保障最终产品的物理强力。
抽吸——通过真空抽吸作用,使水刺后的一部分游离水脱离,减少水分。
烘燥——加热烘干水刺后的纤网,使其纤维内部及相互之间形成稳态结构,并使整理剂发挥相应作用。
本实验主要通过调整不同次序的水刺头压力,来测试分析可冲散型水刺材料的强力和分散性性能差异,从而寻找最优工艺,并为其它规格的同类产品提供水刺压力调整方向的参考。
2.3 主要设备及仪器
本实验以不同水刺头压力为变化条件,主体设备为Jetlace 2500型水刺机。
测试仪器为:YG026T型电子式织物强力机,SBX-3型晃动箱。
2.4 测试及评价方法
2.4.1 湿态断裂强力
实验样品为干态卷材,湿态断裂强力的测定按照国标《一次性卫生用非织造材料的可冲散性试验方法及评价》第一版的规定执行。
2.4.2 分散性
分散性的测定按照国标《一次性卫生用非织造材料的可冲散性试验方法及评价》第一版晃动箱分解试验的规定执行,其中晃动时间为4min。
2.5 实验过程及评价
以1#-5#水刺头的水刺压力调整为变化条件,第一次以单个水刺头增加5bar进行实验,如表1所示。
经过5bar水刺压力偏差实验,5个水刺头增加5bar水刺压力,湿态断裂强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分散性未明显下降。2#水刺头的压力增加对湿态断裂强力提升效果最明显,1#水刺头的压力增加次之,4#和5#水刺头的压力增加,对湿态断裂强力提升效果不明显,如图1所示。
为验证上述结论,进行第二轮实验,以1#-5#水刺头的水刺压力调整为变化条件,第二次以单个水刺头增加10bar进行实验,如表2所示。
经过10bar水刺压力偏差实验,5个水刺头增加5bar水刺压力,湿态断裂强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增加3#、4#、5#水刺头压力时,分散性呈现下降趋势。2#水刺头的压力增加对湿态断裂强力提升效果最明显,1#水刺头的压力增加次之,并且能保持较好的分散性,如图2所示。
3 结语
在一定的水刺压力范围内,增加前面次序的水刺头压力比提升后面的水刺头压力,对湿态断裂强力的提升更明显。同时,增加后面的水刺头压力,对分散性的破坏相对更明显。
参考文献
[1] 郭秉臣.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