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八孔竖笛引领孩子们走进音乐殿堂
2020-09-10翟剑生
翟剑生
将器乐教学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已成为新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小学生选择何种乐器作为课堂乐器比较好呢?我觉得一开始选择八孔竖笛较为适宜,因其具有价格低廉、携带方便、造型美观、一吹即响、发音清脆悦耳、半音齐全、可任意转调、表现力丰富等诸多优点,故而深受广大师生喜爱。八孔竖笛用作小学低年级的音乐启蒙教学,不仅可行,而且有效;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学生人手一支竖笛,可以弥补变声期的嗓音不足,通过器乐教学继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借助竖笛学习音乐,不仅同样可以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技能,而且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艺术实践,获得丰富的音乐感受、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在八孔竖笛初级教学过程中的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机”。教学伊始,先让学生认真听我演奏他们熟悉的歌(乐)曲(此时先不发给学生乐器,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自己手中的乐器上,要想集中注意力聆听老师演奏绝非易事)。这样先从感性上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让学生直接感受竖笛的演奏姿势及其优美的音色。接着,我再和他们一道观看本校学生在校内外表演的竖笛演奏录像。这样,既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到学习兴趣的层面,同时又帮助他们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拿到竖笛,就会跃跃欲试、兴趣盎然、信心倍增。
二、规范指令,从严训练。
由于好奇或走神,稍不注意,学生手中的竖笛要么“习惯性走火”,要么因乱吹一气而乱作一团,造成课堂秩序混乱,课堂教学难以进行,教学效果高耗低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统一指令、规范动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为课堂教学中的“安静”、“预备”、“指法练习”、“单独吹奏练习”、“同桌吹奏练习”、“小组讨论”、“小组创作”、“小组展示”、“独奏”、“齐奏”、“合奏”、“聆听”、“放下乐器”等指令都以音乐语言、肢体语言、眼神等予以规范,严格训练。真可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段时期的反复强化训练,不仅课堂教学秩序井然,而且也使得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课堂教学效果快速高效。
三、巧设目标,循序渐进。
八孔竖笛教学的进度和深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每一堂课的竖笛教学,教师都要预设一个明确的、经过学生努力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现有水平制定。如果目标太高,学生经过一番努力而未能达到,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久而久之,“畏难”就会进一步升级为“厌学”;教学目标也不宜太低,如果太低了,学生无需花费多大的气力就能轻而易举地達到,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养成马马虎虎、草率从事的陋习,而且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学生演奏水平的提高。因此,课前必须预设一个恰当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再通过生动有趣、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一步步将学生带进轻松驾驭竖笛吹奏的快乐之中。
四、课内普及,课外提高。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尽力克服单一、枯燥的课型,将竖笛教学渗透到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与视唱练耳、识读乐谱、乐理学习、音乐欣赏, 以及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作有机地结合,使得竖笛教学真正做到经常化、正常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达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同时,我们还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抓普及,在课外,我们又定时、定点开展竖笛兴趣小组活动,把兴趣浓厚、演奏水平较高、有一定天赋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学校(或班级)兴趣小组,让他们系统学习有一定难度的练习曲或乐曲,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演奏能力。同时,定期、不定期地让他们参加班级、学校、社区文艺演出,使他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理解作品、分析作品、感受体验作品、创作作品、表现作品,积累实践经验。在提高他们的感受美、体验没、鉴赏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过程中,享受音乐的美,享受生活的美。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又活跃、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以少带多,以点带面,营造了健康、浓厚的艺术氛围,全面促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五、立足教材,适当补充。
目前,现行的教材、教参还未能跟上课堂器乐教学的实际需要,而且也不符合我校的教学实际。为此,我根据学校、学生实际,以教材为立足点,对八孔竖笛教学作了进一步调整。具体做法是:
1、将教材中的一些歌(乐)曲改编成竖笛曲,在弥补教材之不足的同时,以学生熟悉的作品为教学内容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竖笛的兴趣;
2、广泛精选各种竖笛教材中的经典竖笛曲,以丰富竖笛教学内容;
3、将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引进竖笛教学,让学生在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的同时,增强学生创作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与热情。
实践证明,课堂器乐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克服音乐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枯燥乏味、单一机械的现象,更重要的是为学生重新开辟了另外一条通向音乐殿堂的绿色、高效、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金光大道。课堂器乐教学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尤其为“先天性歌唱五音不全”的音乐学科“学困族”带来了 “福音”,真正让音乐教育“惠及”到每一个学生,让音乐教育不再“残缺”,日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