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民间艺术绽放数学之美
2020-09-10王军卫
摘要: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要求课堂教学必须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方面要有所提高。因此教师必须要基础此,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进行改进,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通过研究发现很多民间艺术和小学数学知识相互联系,民间艺术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积累,而知识和生活也密切可分,因此教师可以思考如何将民间艺术和小学数学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思维力、实践力。
關键词:民间艺术;小学;数学教学
民间艺术是人们日常生活积累的经验,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一件精致的民间艺术作品并不是人们随意制作出来的,而是人们结合了一定的方法和经验使其能够代表某种意义,反应现实生活中某种特征[1]。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不能够将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而应该尽可能地拓展教学资源,丰富课程体系,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艺术最能反应日常生活,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因此结合民间艺术推动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可以作为师资培训的主要方式。
一、课堂导入中的民间艺术和小学数学教学融合
数学课堂的导入虽然只有仅仅的五到十分钟时间,但是其价值非常之重要,甚至会超过新课教学的价值。所以说课堂导入利用好了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功能,若是利用不好,本节课的教学将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第一不好的印象,后面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2]。教师可以将民间艺术作为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式,例如在讲授:《轴对称》这部分知识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以往没有听过轴对称概念,仅知道生活中有些物体是左右两边都一样。为了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轴对称的局部概念,教师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剪纸,作为课堂导入环节。教师首先通过PPT展示了一户人家过春节所布置的场景,询问学生:这户人家哪一处最能吸引大家的眼球呢?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窗台上,一全家福为主题的窗花非常吸引人。教师继续启发学生窗花是如何裁剪的呢?可以事先在纸上画出人物随后沿着轮廓进行裁剪吗?教师给予否定结论后,随即拿出一张彩纸,对折后在彩纸上画出图案一部分轮廓,随后沿着轮廓开始裁剪,很快一个精妙绝伦地民间剪纸艺术品就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看后眼前一亮,对于教师如何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完成一个剪纸作品非常好奇,教师告诉学生实际上剪纸艺术都是用到了同一个原理,那就是轴对称,本节课正是要求大家学习:《轴对称》这一节知识,学习完本节知识后大家也可以像老师一样完成一个精致的民间剪纸艺术作品。通过教师展示民间剪纸艺术的制作过程,引发学生对剪纸艺术学习的热情,随后再联系本节课教学内容,触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新课教学中的民间艺术和小学数学教学融合
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思考我们能否改进一下传统的以面对面讲授为主导的讲授法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学情境,结合陶行知的“做中学”教学理念,设置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过程中内化新知识的学习。以民间艺术为情境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民间艺术作为学生学习和创作的载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艺术创作,达到知识的融汇贯通和实践应用。在教学组织上一件民间艺术作品往往不能够通过一个人来完成,而是需要多个学生合作完成,所以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交流能力[3]。例如在将讲授:《比例》这节课时,本节课主要是学习比例的概念和比例中各项地意义,教师摒弃以往的题海战术,结合民间艺术来引导学生通过“做中学”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民间泥塑制作艺术,为什么艺术家可以利用泥巴来捏制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品呢?这是因为他们把控了艺术品的比例关系,认识到小泥人不同部位之间的比例,再加上高超的拿捏技巧,一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品就展现在大家眼前。当学生学习完比例知识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一小组给出不同颜色的橡皮泥,随后给出不同物体的比例关系,比如人物的比例关系是,上下半身的黄金比例为5比8,农村自建房屋顶和屋身之比为2比5,房屋的高度和人的高度之比为1比4。光知道这些概念还不行,学生必须要合理的运用比例的知识,将泥塑模型中的比例和实际物体的比例划上等号,进而设计出泥塑艺术作品。通过教学观察学生在泥塑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积极性非常高,与传统题海战术相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没有以往的抱怨。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作品学生仔细地测量作品中,每一条长的长度和每一条宽的长度,体现了合作学习的优势性。
三、课后学习中的民间艺术和小学数学教学融合
课后学习是学生对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加以深化和巩固的过程,传统的课后学习过程非常的枯燥无味就是让学生完成练习册内容即可。教师可以思考是否可以在课后设置兴趣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兴趣小组活动来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活动开设的主题可以围绕民间艺术来展开,例如风筝是我国的传统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风筝制作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风筝图案的绘画,小学数学中有很多关于平面几何知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到图形的辨认、面积的计算、周长的计算等等。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引导学生开展风筝图案制作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自己最喜欢的风筝图案,要求图案的设计必须要结合所学习过的平面几何知识,最后还必须要通过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来求出风筝的面积和周长的大小。例如有的学生制作了一个小木偶形状的风筝,该风筝以圆柱形球形、三角形为主要图形,学生非常有创意地将球形作为小木偶的脑袋,将不同长度的圆柱作为小木偶的手和脚,将三角形作为小木偶的眼睛和耳朵,最后再结合面积计算公式、周长计算公式计算出小木偶风筝的周长和面积。风筝不仅仅是学生喜欢的物品,同时还是一项非常宝贵的民间艺术文化,在课后设计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由发挥,解放学生思想和双手,自主实践创新,设计自己喜欢的风筝,充分的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让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同时有机地融入民间艺术文化,提高了学生文化传承意识。
四、结语
民间传统艺术文化是我国历史发展的文化瑰宝,让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发扬光大,提高学生对艺术的认同感。作为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探索如何将民间艺术有机地融合在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心,丰富学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同时教师也要保持着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吸纳我国的民间传统艺术,探索数学教学和艺术结合的更多策略。
参考文献:
[1]张琴兰.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07):47.
[2]吴新梅.浅谈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20(13):81-82.
[3]洪玲.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1):164.
作者简介:王军卫,性别:男,出生年月:1982.8,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数学,籍贯:河南省林州市桂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