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前后对妇科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及其对策
2020-09-10贺娟
贺娟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药学干预前后对妇科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与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10例妇科患者并根据药学干预前后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105例,将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影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并且研究组抗菌药物相关使用指标都比参照组低,均P<0.05,差异显著。结论:药学干预前后对妇科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有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药学干预;妇科患者;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4-00-02
抗菌药物属于临床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病原体抑制与杀灭药物,主要包括抗生素、咪唑类以及喹诺酮类等药物,对于妇科患者来说,通过适当给予抗菌药物,能够有效控制感染,所以可以明显提高妇科患者的治疗效果,最终确保妇科患者以及胎儿的生命安全[1]。但是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药物不断引入,又因为各个因素的影响,导致抗菌药物存在着过度滥用的不良现象,如此长期持续下去则会导致妇科患者十分容易产生病原体耐反应,所以给妇科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妇产科中如何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当前各大医院中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而经过临床研究发现,药学干预作为现阶段新兴药物规范使用管理措施,药学干预应用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内210例妇科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后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以总结相关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时间内210例妇科患者当作本次研究对象,根据药学干预前后将患者进行分组,给予药学干预前的105例妇科患者纳入参照组,患者年龄范围分布在28~54岁内;平均年龄(34.15±3.69)岁;给予药学干预后的105例妇科患者纳入研究组,其中患者年龄范围分布在29~53岁内,平均年龄(34.78±3.71)岁;两组患者都在我院住院治疗,且同意进行本次研究;对比两组患者资料后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妇科患者未给予药学干预正常用药,研究组则实施药学干预措施处理后用药,具体方法有:①给予健康知识宣传,定期举办抗菌药物使用知识交谈会或者讲座,积极鼓励各个医护人员踊跃参与,并主动学习相关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同时妇科科室可以聘请临床专业医生给予妇科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重要性講解,详细描述不合理用药的严重危害,从而增强妇科科室人员的用药意识,提高用药知识[2]。②临床药师合理指导,医院药剂科需要调动科室药师前往妇科中进行抗菌药物的正确指导应用,在用药指导过程中,药师需要对妇科工作人员的各个用药处方进行严格检查审核,及时发现当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并及时纠正,以确保妇科人员抗菌药物用药的合理性。另外还要积极鼓励妇科人员有问题要多询问,以能够了解更多的用药知识。③严格规范抗菌药物用量,妇科科室需要严格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文件,同时将实际临床特征进行结合考虑,从而合理制定出抗菌药物使用次数与用药剂量范围,对于每一种药物剂量等超过上限后,需要统一汇报到科室中进行审核,并且各个科室领导应该严格监督,对不合理规范用药行为的医护人员进行严厉处罚,以有效确保抗菌药物用药的规范。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时间与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患者/总住院患者×100%;观察两组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用药时间、药物利用指数(用药频率/用药时间)、用药种类以及药敏试验送检率。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计算软件SPSS22.0给予数据计算,对于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给予χ2检验,若是计算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 从表1可以发现,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要比参照组低,且P<0.05,差异显著。
2.2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指标比较 如表2,与参照组相比,显然研究组用药时间、用药种类、药物利用指数以及药敏试验送检率都要优于参照组,均P<0.05,差异显著。
3 讨论
抗菌药物是当前医院各个科室中较为常用的一种药物,在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下,各种新型抗菌药物的不断涌现,使得抗菌效果取得明显提高,所以抗菌药物备受治疗医生与患者的青睐,与之同时也导致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与滥用的问题不断出现,这会很大程度影响药效发挥以及用药安全性,给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一定威胁[3]。因此针对抗菌药物使用问题,需要合理给予相关管理措施干预。
医学管理是当前医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药物的规范使用与提高药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院需要对药学动态进行合理监测,并建立相关药物超标监督机制,并合理采取药学干预措施,以严格督促妇科人员的合理用药[4]。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妇科患者抗菌药物的用药合理性,需要加强药学干预对策:首先科室需要加强妇科工作人员的培训与考核,通过专家讲座或者用药交流会等方式,加强人员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知识,促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以确保抗菌药物用药的合理性;并且需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合理用药的重视程度;其次落实好药师监管工作,加强对各个药物处方的检查审核,若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则需要及时进行纠正解决,同时药剂科需要对妇科病区抗菌药物使用有关指标进行统计,对使用病例进行点评,将不合理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5]。最后需要持续质量改进,药剂科与妇科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及时谈论用药相关问题,从而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提高抗菌药物的用药质量[6]。从本次结果可见,经药学干预后,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以及药物使用的相关指标都要优于参照组,均P<0.05,差异显著。这也说明药学干预后对妇科患者的抗菌药物用药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抗菌药物用药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药学干预后对妇科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有着积极影响,能够提高抗菌药物用药效果,确保合理用药性。
参考文献
[1] 雷伟, 马新秀, 姚尧, 等. 药学干预对妇科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及价值[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 16(08): 52-55.
[2] 王毓敏, 朱一文, 袁世新, 等. 某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药学干预前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分析[J]. 抗感染药学, 2018, 15(2): 237-240.
[3] 陈亮, 叶雨露, 李永昌, 等. 药学和行政干预前后对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及其效果比较[J]. 抗感染药学, 2019, 16(01): 41-45.
[4] 宋娟. 临床药学干预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及患者治疗费用的影响[J]. 北方药学, 2019, 16(5): 191-192.
[5] 林家萍. 药学干预对提高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J]. 抗感染药学, 2019, 16(4): 603-605.
[6] 张莉, 刘仔, 谢景锋. 药学干预前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 18(2): 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