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020-09-10蔡忠臣
摘要:网络文化环境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和发展的效率发生了质的变化,并深刻影响着每位用户的生活,为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丰富性服务体验,其中最为典型的群体当属青年一代。但同时,网络文化亦是加速了文化碰撞,形成了我国多元文化格局,对大学生思想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作为一把“双刃剑”,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莫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创新势在必行。本文基于对网络文化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解析,立足时代宏观背景下,着重就其创新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网络文化时代;思政教育;挑战;创新路径
引言
1、新媒体环境为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
由于新媒体具有较高的互动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学生普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被动接受思想政治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与教师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拉远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导致思想政治教学效率迟迟无法提升。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到来,对校园BBS、微博、微信、易班等的运用逐渐增多,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为学生与教师创建了有效的交流平台。同时,匿名评价方式的创建使学生能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度,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此外,新媒体环境也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创建了平台,例如:高校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对高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2、网络文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路径
2.1理念创新
网络文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理念先行,是保证其科学性、实效性的必要一环。如上分析所述,网络文化时代最显著的特点是增强了信息交互的便捷性、开放性,突出了用户主体地位,对高校思政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此,高校应紧密切入时代潮流,意识到网络文化这把“双刃剑”的作用,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引流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宏观素质教育改革生态下,教师作为教学主导,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的核心力量,并输入了足够的智力保障,其专业化水平建设至关重要。高校需树立高度的师资人才战略意识,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教研活动,围绕网络文化时代下的思政教育创新课题,及时更新教师的思想理念,丰富他们的学识网络结构,着重其信息化素养建设,精准把握网络文化的应用优势,共享学术前沿成果和有效实践经验,奠定思政教育发展的人才基础。对于教师个体而言亦需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紧密切入网络文化这个时代课题,深入了解其特性优势,驱动思政教育创新[2]。
2.2创建新媒体思政教学平台
高校应积极引用新媒体开展教学充分利用新媒体教学的优势,为学生创建高效的思想政治学习平台,将思想政治教学与新媒体进行有机结合。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获得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新媒体资源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迟迟无法提升。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创建新媒体思政教学平台,改变新媒体教学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的情況,并对新媒体平台进行有效管理,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将思政教学知识展现在其中,丰富思政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2.3创建综合评价平台,完善高校思政教育与新媒体融合的考核体系
随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教学评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基于此,在新媒体环境的熏陶下,教师需要不断完善思政教学评价机制,鼓励学生由线上至线下学习,实施综合评价。例如,把高校思政媒体化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评价机制不断细化与完善,提高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度,逐步增强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积极效应。
2.4评价创新
评价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亦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导引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向创新方向发展,保证了其实际产出价值。思想政治作为精神领域的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单纯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的方式评价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水平,显然过于片面,且附带有一定的功利主义倾向,容易造成学生错误思维或习惯,如考前突击、作弊等。完善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评价体制,应有机地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并强调师生同步参与,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其成果,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有方向地组织下一轮改革。具体而言,过程性评价阶段,教师要善用网络文化,以亦师亦友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生活,关注他们的日常动态,充分借助大数据分析,了解异常现象,及时切入心理辅导,并基于虚拟网络空间,打消学生的戒心,使之主动寻求帮助。同时,运用网络文化的虚拟特性,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思政教育工作的意见或建议,并开通线上留言板块,实现服务供需的动态平衡[3]。
结束语
总而言之,网络文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势在必行,是突出其时代性、提高其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作为一项相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对各环节要素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当从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评价创新等流程入手,努力建构良好的大学生成长环境,潜移默化中增强思政教育的渲染力、影响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虞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战与改革策略研究[J].记者观察,2020(30):81-82.
[2]刘勇,黄昌萍.网络文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探究[J].记者观察,2020(30):89-90.
[3]李国武.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探析[J].记者观察,2020(30):160.
蔡忠臣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