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引领下的教学实施思考

2020-09-10安淑女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3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摘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精神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要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課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各门课程的“立德树人”功效,因此高校各门课程在深入落实“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而理工科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课程思政”的难点,机械制图课程作为理工科学生最先学习的技术基础核心课程,课程团队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通过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建设实施后,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应当着力抓好6个关键环节以确保实施成效。

关键词:工科课程;课程思政;实施思考

“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是从国家战略高度考虑以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促使各专业的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实践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成效。通过“三全育人”,使大学生明大势、知大任,有担当,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机械制图课程作为理工科学生最先学习的技术基础核心课程,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引领助力下,借签上海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经验,进行了“课程思政”机械制图教学探讨与实施,取得了一些成效,如修订课程标准凸显德育育人,进行“思政课程”教学方案设计等。课程教学团队通过“课程思政”机械制图的教学实施后进行了教学思考,应当抓好6个关键环节的建设工作。

1.认识“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学校的道德育人更凸现其重要性。任何工作进行前工作者思想认识一定要到位,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方向就不会明确,导致行动就不会到位,结果就不会理想,因此首先应做到充分认识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上出现各种思潮,道德失衡现象,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才高德低等现象。学校教育是在学校中实施的教育,其本质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获得人格的完善。在课程教学的顶层设计即教学目标上要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思想放在首位[1],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理想信念的精神指引,使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主导作用。社会主义教育性质决定学校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培养出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的接本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条件。因此学校的道德育人更凸现其重要性。

“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政治保障。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新阶段。意识形态领域是重要的前沿阵地,一旦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高校又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大学生一直是敌对势力所关注的主要群体,为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多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效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在历年多次全国教育大会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上,明确提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问题[3]。三令五申“立德树人”,说明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已经洞察到育人中潜在的危险,意识形态的斗争没有硝烟,但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时不我待。

2.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

“课程思政”由“课程”与“思政”两个短语组成。其中“课程”短语从字面上说是指以课堂为渠道、以教材为载体的知识(理论)传递程序与进程,应包括高校所开设的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等所有课程及思政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其中“思政”短语从现实来看,一是对“思想政治”的简称,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对于高校来说“思政”短语应为后者,当然包括思政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当“课程”与“思政”相联时是一种“大思政的理念”。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呈现,其强调的发挥全要素合力育人,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教育的体现方式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其与政治思想教育的其他理念一起构成完整的政治思想教育理念系统[4]。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同向同行的关系。“同向”是解决政治方向、育人方向一致性问题,文化认同的统一性问题;“同行”是解决步调一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享发展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同向”与“同行”的辩证关系,“同向”是“同行”的前提,“同行”是“同向”的目的。“课程思政”唯有与“思政课程”保持“同向”,才能为“同行”创造条件,共同构筑起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同心圆”,构筑起能经得各种社会考验的“承重墙”,构筑起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融合的成长“立交桥”,构筑起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的“快车道”[5]。

3.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实施重点

“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的重点在“思政”。“课程思政”的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运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题材与内容,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5]。不同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也有其自身建设的规律和要求,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正是在尊重课程自身建设规律的前提下,在实现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并凸显其价值引领功能。因此“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在“思政”。没有好的“思政”教育功能,课程教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教育方向”,从而导致课程教学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割裂甚至冲突[6]。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价值引领”不仅仅是“思政课程”的任务和责任,其他课程也同样担负着德育教育的重任,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都应该以“课程思政”的大理念为指南进行课程改革建设,要求所有教师认真从知识传授、能力提升、育德功能来剖析自己的课程。在自我检查中改进完善,充分挖掘课程的育德功能,不断优化课程建设。

4.夯实“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基础

课程建设一直是高校教学改革建设常抓不懈的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课程思政”建设实施依赖于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基础[7]。高校各专业课程性质不同所教授的知识与技能也不同,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尊重课程自有的规律,如“课程思政”机械制图建设实施前,团队有8名教师组成,成员在职称、学历、年龄结构等较合理,具有两位30年以上教龄的老教师,已经出版省级重点教材2部,实训教材1部,建有慕课、网络课程,各教学文件比较齐全等,具备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基础。

5.把握“课程思政”建设实施关键

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深深体会到“课程思政”建设除了学校及各个管理部门的引领监督外,“课程思政”的建设者是教学一线教师,实施落实也要教学一线教师,因此“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否能充分领会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是否具有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尤显重要,它密切关系到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施成效,是学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不可忽略的因素,也是关键的人为因素。认识到这一点后应重视“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

6.明晰“课程思政”建设实施重心

“课程思政”建设的重心在学院(系)。“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并不局限于某些个别专业而是涉及全校各类各门课程,从学校层面来看要有一个整体布局,比如出台实施措施,建立起上下贯通、多元参与的运行机制,并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教师教研活动进行探讨。虽然学校党委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主体,但学校已经实施了学院(系)两级管理制度,在学院(系)里面设置多个支部并配备了多名党员辅导员,目前二级学院(系)就起到办学主体作用,因此二级学院(系)担负着德育育人的具体责任,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心。二级学院(系)领导应该提高认识,把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高到是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所必须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做到:①积极开展并推动实施“课程思政”的建设,监控“课程思政”建设内涵是否落到实处,如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组织实施各类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②积极主动找教师座谈,及时给教师解决困难,为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提供方便。③善于借社会之力,多渠道吸收“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的优质社会教师资源,如聘请知名企业家、社会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担任学院(系)的特聘教师或者进校园进行巡讲等。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课程思政”改革的效果如何,最终必须以学生的获得感为检验标准[7]。因此学院(系)领导要加强对学生的调查,深入学生,了解“课程实施”成效。总之想办法多举措确保各门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教学“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内涵真正落实到位。

结语:

“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激发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具有家国情怀,让学生学会做人,形成良好的个人品格,让学生学会做事,树立良好的科学观。“课程思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没有可复制的做法,虽然我们在“课程思政”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做了一些实施探索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过教学实施思考,其后续工作仍需继续努力加强研究、建设和改革,不断的探索、深化、完善,以便形成对其他工科课程有启迪的、可借签的经验与做法,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编制指南.百度文库,教育专区,职业教育2019.10.30

[2]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3]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2019.02.13

[4]赵继伟.“课程思政”:含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教育学研究,第17卷第2期2019.3.P14-115.

[5]刘长志.挖掘蕴含思政元素着力推进铸魂育人.四川教育网.2019.5.30

关于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要素研究_中国论文下载中心_职业教育論文-《网络(http://www.studa.net/zhiye/110830/08125514.html)》

[6]王忠国.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有机融入专业课堂之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08):1-3.

[7]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11.P16-18

作者简介:安淑女(1965-),女,河北清苑人,教授,1982.7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机械工程系,主要从事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校级课题:苏建院教发(2019)87号-25。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