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分析

2020-09-10夏亮

新教育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应用

夏亮

摘要:问题导学法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十分普遍,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思路,强调对课程教学的反思和总结。那么如何应用的问题导学法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就是我们当前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以初中数学为例,分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应用

引言:

课堂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进行知识传授,还要求教师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科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最终实现综合素养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是促进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养成的主要路径,因此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在实践中认真反思、深入探索,构建学生为本的课堂,并有效利用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

1.问题导学法在课前的应用

课前导入应用问题导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且课前导入质量对学科教学质量具有很大影响,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在指导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积极应用科学的导入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为后续教学活动开展奠定良好基础[1]。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方式并不是开门见山的教学方式,更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例如,“二元一次方程”章节知识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鸡兔同笼这个实验进行问题引导,问题大致是当上面看到的是2个头时,下面就会有10只脚,而当上面看到的是有5个头时,下面就会有26只脚,那么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真正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生活中的问题直接可以通过数学知识进行解决,而且也会使得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2.导学问题的设置应具有生活化特征

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是基于数学教学知识的抽象性特点,尽管是处于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但是他们的形象思维特征依然明显,因此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数学教学难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问题设置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的共鸣。具体来说,在进行问题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教学问题探究,通过讨论、总结出的数学规律,并将规律应用到问题解决过程中[2]。例如,在学习“两个数之和与两个数之差相乘”的内容时,可以引入这样一道题目:小明家的后花园有一块长方形的草地,他想对这块长方形草地进行改造,如果将长缩短3米,将宽度延长到4米,那么这块草地的面积是多少呢?教师在列出这个题目以后,根据题目与实际生活问题相结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果想要计算改变以后的面积,是不是应该先要知道改变以后的长和宽各是多少?”,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两个数之和和两个数之差的公式。

3.利用问题导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我们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就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激发学生兴趣,构建学生为本的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就是当前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起到的关键作用。笔者在指导初中数学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经常将问题导学方法应用到课程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3]。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直角坐标系以及坐标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利用直角坐标系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哪些问题?就我们现在的学校,假如给你一张地图,让你从学校走到商场,那你怎样确定到商场的路线?我们应该向哪个方向走?走多远就到了?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一知识,学生很快可以根据地图发现,以学校为原点,商场在第一象限,距离学校3个单位,那么,学生很快就会说出要去商场应该朝东南方向走,并根据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指导学生将教室整体看成一个直角坐标系,以指定学生的位置作为坐标原点,让学生说出自己所在位置的坐标,为了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敏度,我还不定时切换坐标原点的位置,活跃课堂教学范围,提升知识教学效率。

4.在教学中巧妙把握提问的时机

教师还必须要对初中数学课堂中的提问环节进行有效的设计,利用巧妙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最恰当的时机提出数学问题,这样能够使学生始终集中注意力听讲,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逐次递进,在确保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的情况之下,使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显著提升[4]。例如,在进行“二次函数”的教学过程当中,为了能够使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该章节的知识,可以在了解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的情况之下设计问题。首先让学生对不同二次函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再对实际的解题过程进行系统总结,这样能够全面加深学生对于二次函数的初步认识。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把握时机提出“请同学们结合已学过的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探讨y=ax2+bx+c与x轴有不同交点时,y=0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或者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并说一说自己的猜想。在了解学生的意见和看法之后,结合教材深入讲解二次函数。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快速的理解二次函数有关的概念,还能够使学生掌握求二次函数自变量的方法。

结束语:

综上,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能够起到启发学生思路、构建学生主体课堂的显著作用,初中数学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难度,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合理应用问题导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思维局限突破具有积极意义,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尽管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问题导学法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但是很多教师缺乏正确教学理念作为指导,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及时改进,这不利于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仍需要我们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高红,张慧丽.试论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16):116-117,120-121.

[2]张春金,李佳美.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11(36):59-60,62-63.

[3]刘炜,张慧慧.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數学教学的应用[J].才智,2016,10(27):293-294,296-297.

[4]柴影,李美坤.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20):271-272,275-276.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应用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