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俄交际行为中的言语礼节
2020-09-10李倩倩
摘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随着历史的发展,各自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特色,同时也制定了自己在交际行为中的一些准则。为了使交际行为能顺利进行,我们就必须遵循语言的礼节与规范。本文就对中俄交际中的言语礼节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俄语;交际;言语礼节
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让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一次难忘的回忆,这样的特殊时期充分的体现了我们祖国的伟大,同时也很清晰的反映出各个国家对中国的外交态度。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友好之交俄罗斯,他们曾多次为中国捐赠所需物资,先有183立方米的物资援助,实则是低调捐赠了23吨的物资,后有俄罗斯火车司机开四千多公里运送物资支援中国,很多网友开玩笑说“俄罗斯你怎么把物资扔下就跑了,也不打声招呼。”“被俄罗斯感动的一天,捐个物资都这么硬核”……一提到俄罗斯就给我们一种“钢铁直男”的感觉,有的人与“战斗”这个词联系在一起,那么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民族,与俄罗斯交际又有哪些言语礼节需要注意呢。
言语礼节是指在言语交际中最常见的、固定的习惯用语。通过言语礼节我们也能看出说话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否熟悉、平等,他们之间的交际是正式还是非正式等等。
一、称谓语
第一、在名字称谓语方面,两个国家有相当大的区别,俄罗斯人的名字不同于中国,由名字имя、父称отчество、姓фамилия三个方面构成,父称是由父亲的名字而得来,这也他们的一个独特特色。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名字的叫法也不同,名字加姓一般用于长辈称呼晚辈,名字加父称一般用于晚辈对长辈,表示尊敬。
第二、称呼方面,中国喜欢用职业加姓来称呼,比如:王老师、张律师、窦医生。但是在俄罗斯这样称呼对方的话,会使对方感到困惑。另外,在中国对不同年龄的人我们习惯用不同的亲属称谓来称呼对方,比如小朋友对四十岁的男性或女性称呼叔叔阿姨,六十岁以上的男性或女性称呼为爷爷或奶奶。但是在俄罗斯除亲属以外,不会这样称呼,尤其女性没很在乎年龄,不能称女性阿姨тётя或奶奶бабушка,不然会觉得对她不尊重。
第三、你和您тыивы,在中国“您”一般是对家里长辈、工作中的领导,或者年龄大于自己的不熟悉的人的称呼,而平辈之间很少会用到“您”的称谓。但是在俄罗斯,初次见面的两个人,即使年龄相仿,他们也会称呼вы表示尊重,但是关系亲密的人之间一般都用ты,包括孩子与家长之间,但是像这样亲密关系的两个人如果由ты改称вы,则表示关系破裂或是侮辱行为,比如:Смотрите, что вы делали?!(瞧瞧,您都干了些什么?!)这里的вы没有尊重的色彩。
二、问候
俄语中问候的方式和汉语也有很大区别,常用的打招呼方式:Здравствуйте! 而且对早中晚的区分也很严格,比如Доброе утро!(早上好!)Добрый день!(白天好)Добрый вечер!(晚上好!)亲密关系的人们之间会说Привет。而在正式场合会说Добро пожаловать!很久没见的人之间会说“Какимисудьбами!”“Какая встреча!”“Сколько лет, сколько зим!”“Кого я вижу!”在我们中国打招呼的方式可谓是十分丰富了,官方打招呼不在多说,这里我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亲朋好友、邻里之间比较具有特色的打招呼方式,比如:“吃了吗!”“去哪儿啊!”“买东西呢!”“去接孩子啦!”等等,灵活多样,并且没有固定的模式,很多的日常用语都可能成为两人之间打招呼的用语。
三、再见
俄汉语中关于再见的表达比较相似,俄语中最常见的再见用语是“Досвидания!”常用前置词до来界定再见的时间,比如“До завтра!”“До вечера!”“До встречи!”熟人之间会用“Пока!”长久的分别会用“Прощайте!”相比中國人再见时的用语,俄罗斯人更善于表达,经常见面的好朋友之间在分别时也会送上一些祝福,比如“Всего доброго! ”“Всего хорошего! ”“Всего наилучшего! ”
四、祝酒词
众所周知,俄罗斯天气寒冷,所以很多男性喜欢饮酒甚至酗酒,他们对酒的热爱远超过中国人,俄罗斯人也喜欢桑拿,他们在澡堂洗澡时会几个朋友一起喝酒,著名电影“命运的捉弄“里就很好的表现了这一点,说到饮酒,肯定少不了祝酒词,在中国餐桌上一般提祝酒词都是比较正式的,而在俄罗斯就相对随意的多,他们会为任何事情干杯,比如:”За встречи!“”Заздоровье!“”За дружбу!“”За хозяйку!“而且这不是劝酒,也不需要劝酒。
五、特有俗语
俄语中有一些特定的俗语言语也会出现在交际中,比如考前祝福朋友能考试顺利,取得一个好成绩的话,是有固定表达的:“Нипуха ни пера!“回答也有固定模式”Кчёрту! “直译为”祝一根羽毛也打不到!“答语译为”见鬼去吧!“这中说法最初是用于出门打猎,用反语来祝福猎人丰收,后来演变成同样借助繁育的方式用来祝愿考试者一切顺利。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民族传统、语言特色,言语礼节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不同民族的各自特点。我们了解两个国家在交际行为中的不同言语礼节,有助于两国之间顺利的进行各项交流,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作者简介:李倩倩,1988年3月生,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天津,最高学历:硕士,职称:助教,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