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开展农村基层文化工作
2020-09-10王冰峰
王冰峰
【摘 要】政府部门在组织农村文化建设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村群众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和生活质量,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影响,促进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基层 文化建设 转变观念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201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脱贫攻坚步伐的加快,使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让文化的光芒照亮更多地方,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愿望,这给我们的基层文化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满足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基层文化工作者應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文化工作者应切实转变观念
文化工作者应当深刻意识到,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利益主体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日益凸显,人们的思想活动呈现多变性和反复性,由此构成的社会矛盾的多发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政府部门在加强文化建设的同时,如何积极引导农村群众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和生活质量,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影响,促进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领导特别是基层干部必须切实重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管理,正确处理建设和管理、使用的关系,使公共文化设施充分发挥作用,让公共文化体系更好地惠及老百姓。
二、文化活动数量与质量并重
基层期盼活动多、演出多,但并不是什么样的演出老百姓都爱看。只有数量没有质量的文化活动,是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的。作品的产生需要体制机制保障,需要社会支持,但归根结底,需要文艺工作者付出艰苦的个体劳动。因此,群众期盼能有更多有志气、有责任感的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好作品来。
1.引进优秀人才,组建民间文艺团队联合会。民间文艺团队是来自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文化队伍,应群众强烈的文化需要而生,能满足基层群众表现或交流的需要,且民间文艺团队能较好地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团队的活动为社会情绪的调节提供宣泄的渠道,从而避免一些社会矛盾的激化和不良社会团体的出现,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所以在组建团队方面政府应加强引导,文化宣传部门要加强 组织协调,让团队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当地群众文明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2.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应该是符合百姓需求的更有“地气”的。让公共文化服务更接地气,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政府可以采取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给群众“点单”的权利。这不仅能够活跃文化消费,还能引导文艺院团等文化机构按照观众需求开展创作。小康之后,文化将会成为群众的新期待,基层文化工作日益重要,需要今后能有更多精美的文艺大餐使百姓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
3.为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我们在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建设的同时,可以寻求民间力量的加入,激活优化基层文化的供给结构。这是政府对新时期老百姓个性化文化需求的理解与尊重,也正是一切基层文化供给侧改革的逻辑起点。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离退休干部、教师中文化热心人的作用,支持、鼓励文艺演出队多出作品、多出精品。
三、打通文化畅通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兴文化”的使命任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为新时代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结合基层实际,补齐工作短板,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1.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基层文化馆、数字影院和乡(村)文化站(室)建设,打造集文化宣传、党员教育、体育健身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构建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
2.抓好文化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建立基层文化专干培训制度,安排专业文艺骨干到基层进行专业辅导;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与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文化惠民活动。
3.抓好文化活动建设。在春节、中秋等传统文化节日期间,通过“送电影下基层”“送节目下基层”“送书籍下基层”等活动,努力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公益文艺演出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内涵;扎实推动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文化场所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吸引群众积极参与文化生活。
四、增强政府干部基层文化服务的创新意识
目前我们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并非只有“休闲娱乐”这一点,还包含着学习科学知识、维护社会公德、满足情感需求等众多丰富的内容。而农村文化工作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这些文化需求。因此,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工作要进一步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 发,进一步地将工作重心下移到村、到户。如充分利用农家书屋经常性组织群众开展“每天读书一小时”“全村读书日”等活动,提高群众读书积极性;利用科技、法律等书籍,在农家书屋开办“农技大讲堂”“法律讲座”等,定期邀请专业人员、农技员, 可以是村里的种植养殖大户、致富能手,为群众讲授相关知识,提高群众农村实用技术水平;可以分层面,如党员、妇女、老人、未成年人,举办各种形式的入党的知识、法律知识、烹饪技巧、养生知识等为主题的比赛活动。
综上,在新时期我们应该强力推进农村基层文化站建设,不断更新文化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治理新模式,创新服务体制机制建设,有效激发农村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蔡利民.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N].光明日报,2018(06).
[2]郭淑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观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