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探究

2020-09-10谢小霞

南北桥 2020年24期
关键词:方法探究作文教学初中语文

谢小霞

【摘    要】初中语文作文除了要求表述清楚外,还增加了素材举证的方法,写作文要求富有真情实感,写作难度对学生来说增加了不少。初中的作文和文言文一样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但作文不能像文言文一样靠背诵提高理解力,作文需要积累素材,模仿优秀范文,同时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想象能力。作文水平的提高需要学生不停地加强练习,将写作当成一种习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提出合理使用素材的想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教学  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176

初中学生在认知发展上不仅能把握眼前的事物,还能设想可能的情况,他们对事物产生一定的独立见解,这使得他们在这一阶段非常适合拓宽眼界,增加知识储备。在作文基础不扎实的情况下,多积累素材,对学生往后的作文写作非常有帮助。

学生的写作天赋不是与生俱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平时有阅读习惯的学生的作文水平会比从来不阅读的学生好。因为经常阅读的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他们从优秀的文章中可以汲取很多值得学习的素材。拓宽了眼界的学生在面对没有涉猎过的作文题目时,通过自己的阅读素材库,也能组织出一篇中规中矩的作文。教师在初中语文的作文课堂应以多看、多练、多写作为授课思路,启发学生多思考,不限制学生想象力,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写作的习惯。

一、增加阅读量,积累素材

语文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作文课的授课过程中要求学生多读多看课外优秀作品,不仅仅是每年的优秀作文,还包括著名的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培养自己的语感,同时学习作品中的语言运用,积累写作素材。

初中语文作文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叙述清楚,还需要一定的描写技巧,但没有这方面技巧的学生只能通过学习别人是如何描写的,自己再加以总结完善。如学生要描写冬天,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是雪,第二个是寒冷,除此之外好像没有别的东西了。学生的思想局限于现实中能见的冬天,但老舍笔下的冬天却是温晴的,是来自心底的冬天。那么老舍是如何描写冬天的温暖的?他将济南冬日的日光与热带地区的日光作比较,突出济南冬天的阳光舒适温暖。老舍再将济南的地形拟人化,将盼春的想法通过被小山围住的济南城里的人们表达出来,显得生动有趣,让人们不禁对济南有了“可爱”的印象。学生在阅读优秀文章时应在文章旁做好批注,分析作者是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来展现事物。教师可以在开学前让学生准备一个用于摘抄的笔记本,在看到优美语句时将其摘抄下来,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通过观察大量的初中作文实践课,可以发现学生在作文开头喜欢使用一句名言或一句诗歌来做为开场。这是个很好的方法,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一句经典的话往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起观看下去的欲望,而使用经典话语就需要学生大量阅读,积累素材。如在一篇题目为《时间都去哪儿了》的作文中,学生以席勒的一句关于时间的名言,“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往永远静立不动”引起全文,一来开门见山地指出文章要表达时间珍贵的想法,二来提升了文章的修辞,使文章看起来文笔优美。

二、提高写作技巧,善用素材

教师会在課堂上传授很多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中的拟人比喻、表达方式中的抒情议论、表现手法中的欲扬先抑等。很多学生在写作文进行描述时只会平铺直叙,这样的写作手法显得文章很苍白,没有感染力。但许多名人作家的作品却总是能深深地打动人,看完他们的文章总是能在其中获得力量、获得感悟。这是因为他们对语言运用得十分娴熟,写作时使用的技巧十分巧妙,使得文章生动有趣,真实有感染力。如在表达对某种精神的敬仰之情时,学生的文章中写“这种伟大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这种不屈的精神应该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传承和发扬光大,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精神……”学生只用一些华丽的辞藻堆砌,文章看起来缺少真情实感。而矛盾的《白杨礼赞》则是通过赞扬白杨树的坚强不屈、挺拔向上的姿态来象征和赞美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描写树木,学生会用枝繁叶茂来形容树木生长的很好,但对于树木的细节描写,学生就显得不知所措了。学生写“树叶很多,树很大,大得几个人也抱不住”,这样的细节描写就缺乏层次感和视觉性,显得不够直观,也不够震撼。而矛盾是怎样描写白杨树的挺拔的呢?他写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枝干一律向上,连叶子也是,然后再写树皮颜色和质感。符合人是从下往上去观察白杨树的视觉顺序,并且强调了白杨树的枝干叶统统向上挺拔,这就给人反复强调的加重感,让看的人更加认为白杨树挺拔。教师在讲一篇文章的写作技巧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模仿这种写作技巧,再善加修饰,应用到自己的描写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三、多写多练,创造素材

学生想要提高写作文的水平除了教师教的写作技巧的应用,还需要自己多写多练,熟练使用和转变写作技巧,提升语感,积累写作素材,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写作水平。教师除了作文课外,还要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如阅读课外书目、每周一篇小作文、每天记日记等,让学生养成用文字语言表达的习惯。教师可以在自习课上让学生相互交换摘抄本,一来可以增加学生的积累,二来学生之间可以交流自己摘抄的素材到底哪里写得好。学生在回顾了自己积累的素材后,又新增了别人精心挑选的素材。像做摘抄笔记、记日记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后,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观察生活的敏锐度,提高对情感的感受能力。等学生回头翻看自己的笔记或日记时,曾经颇有感触的一件事会成为一篇好作文的中心事件,或许在当前写作文时毫无头绪,但回顾了自己的素材后,就有了灵感。这就是学生多写多练有了一定积累后,创造了自己的素材。

总之,作文课应以多看、多练、多写作为授课思路。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学习优秀文章的写作技巧,再善用素材,将素材变为自己文章的闪光点。通过阅读积累的写作技巧,学生多写多练习,将写作当成兴趣,乐于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感人的细节,能够丰富自己的情感,提高对情感的感受能力,将这些转变为写作灵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灵感,发现灵感,书写灵感。

猜你喜欢

方法探究作文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