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0-09-10王强

南北桥 2020年24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王强

【摘    要】由于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过于注重知识性的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过程十分压抑,教学效果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观念,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在本文中,笔者就针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170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应试观念的影响,所以语文教师的教学也大都是知识型的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的教学模式也比较单一,无法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在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及时转变自己的观念,积极地为学生构建高效、轻松的教学课堂,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让他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初中语文的教学情况

(一)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

初中时期的学生,面临着人生的第一个节点,那就是中考。因此,部分语文教师就会将通过中考放在主要位置,为了让学生可以考得高分、顺利通过中考,教师在教学中就会过于注重知识性的教学,让学生按照自己要求的去做、去考试。在课堂教学中,大都也是为学生分析中考考试大纲、题型、常见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模板等。这种教学方式,虽然确实会让学生的分数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学生自身却欠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十分枯燥的、乏味的,是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的。虽然这种方式对于成绩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教师却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没有关注到他们的兴趣点和实际需求,无法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互动

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若是能够构建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那么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学习,还可以强化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让学生敢质疑、敢回答、敢参与。如此一来,课堂的教学效果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提高。但是,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并没有注重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关系,与多数学生之间的关系都还比较薄弱,很少进行沟通。在课堂上,缺乏足够的互动,大都是教师单方面地往学生的脑袋里灌输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及时观察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且无法了解他们在上课期间的情绪状态,对于课堂互动十分不利。另外,在传统理念的影响之下,部分教师还有一种“师者威严”的思想,导致学生对教师比较畏惧,所以在课堂上也不敢提出自己的疑问、不敢与教师互动。毫无疑问,这样的课堂是很难达到高效教学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会很理想。

二、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对策

(一)積极地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工具来辅助教学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先进技术、仪器已经在各行各业中有了十分广泛的应用,比如常见的计算机技术就已经开始在各个行业中发光发热。当然,在教育领域中,计算机技术也能够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价值。为了能够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教学更具特色、更高效,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将计算机技术引入进来,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合,以此来构建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进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其实大多数的课文都是有背景的。若是教师仅仅用讲解的方式来向学生介绍,他们理解起来也会比较困难。在这个时候,教师便可以提前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如视频、图片等等,然后再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们看,以此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课文背景有更深的理解。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加的轻松。并且,在资料观看完毕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并且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安塞腰鼓》这一课文时,为了可以让学生充分地领略到北方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教师可以提前在网上下载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如《黄土高坡》民谣、画面或者是有安塞腰鼓的影视视频节选等,在上课前播放给学生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可以对此产生兴趣,之后再借机引入课文,让他们根据多媒体呈现的内容去了解和学习课文。如此一来,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当然,采用这种方式,课堂氛围也会更加轻松、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适当开展情感教育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教师不能够一味地去传授知识,而是需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察觉他们的情绪,然后再及时调整教学。因为,在初中阶段,学生进入到了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大都比较渴望表达自己,荣誉感较强、好奇心较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就应当充分地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并且从这些角度入手去开展教学,将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有效融合起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来开展相关的活动,如表演活动等,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进行表演。当然,教师也可以参与进来,为学生出谋划策。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强,并且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最后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文章内容开展表演活动。让学生自己推荐,去进行角色扮演,如扮演文章中的“教师”“我”以及念旁白等。当然,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适当地设计台词,最终大家一起完成表演活动。毫无疑问,这种方式是十分有趣的,比传统的课堂更具活力,学生的表演兴致会得到充分的激发,并且愿意积极地参与进来。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等到表演完成之后,教师再引入课文讲解。有了学生的表演作为基础,他们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文的学习当中,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轻松,同时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想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就应当让学生打心底里爱上学习,爱上这门科目。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要构建高效课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意识到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充分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等方面出发,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去开展课堂教学。这样一来,才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当中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