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2020-09-10王小敏

南北桥 2020年24期
关键词:创新与实践专业能力教学

王小敏

【摘    要】优秀的专业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的重要发展目标。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探寻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途径,保证教学在完成基础教育目标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高专业水平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职高计算机  教学  专业能力  创新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168

专业能力已经成为了评价学生计算机学习结果的重要指标,那么,要让学生具备优秀的专业能力,需要哪些条件?首先,要让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不断地在问题中突破自我;其次,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积累,才能支持学生尽情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最后,要有充分的实践运用经验,才能有条不紊地应对各种突发问题。

教师根据以上条件制定教学计划,一定要将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创设优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有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逐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重视计算机实践训练,让学生在问题中磨砺自我,锤炼自我,强化技能掌握。根据教学计划,教师才能设计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都具备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一、创设优质课堂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优质的课堂环境包括趣味的教学方式,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和谐的学习氛围。趣味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表现。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是职高学生提升专业能力的必要条件,只有足够的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长远发展的保障,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愿意主动探究,创新学习方式,让学习的动力机长久转动。

优质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教师作为指导者,学生作为学习者,主导课堂的应该是学生。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必须要形成一套成熟的自主学习体系。职高学生处于较高的心智发育水平,只要教师做好课堂导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便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教学应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不再为学生一步一步地讲解灌输操作步骤,拖着学生前进。教师应该大胆地放开学生的手,让他们自主探究,在错误中学会独立。

以“网页制作”为例,教学开始时教师首先要向学生展示一个优秀的网页成品:以班级为主题制作的班级网页。因为班级网页与学生自身息息相关,所以他们一打开这个网页,第一反应是意外,第二反应是惊喜,接着便产生了很强的好奇心。好奇这个包含了每个学生信息,课程安排及教学安排的网页是如何做成的,好奇他们自己能否经过学习也做出优秀的网页作品。此时学生进入到最佳学习状态,具有空前的学习专注力,教师便可以开始讲解制作网页的要点。讲解完后,教师便将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讲解自主摸索制作网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旁做指导,及时解决学生询问的问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置换特效,做更好更漂亮的网页。最后,教师要开展一场网页制作作品的评比活动,让学生投票选出优秀的网页作品,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的教学生活中,督促学生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二、开展互动式探究教学

互动式探究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创新。互动式探究分为师生探究和学生探究,两种互动探究学习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知识,还能让他们对知识点追本溯源,了解其形成原理,在此基础上创新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师生互动探究是课堂教学讲解用得最多的互动探究形式,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对知识进行探究。教师的教学讲解点到为止,然后剩下的知识点,由学生了解了知识的形成原理过后思考补充。学生互动探究是学生之间通过互动探究知识,一般探究较为简单的知识点,主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水平,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讲解“文档编辑”知识时,教师知道学生当前的计算机水平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文档编辑,所以这些内容便可以用在学生互动探究上,教师不再对此进行赘述。文档编辑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则用师生互动探究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用问题互动的形式,提问学生:在文档编辑页面上,操作栏上有一“插入”工具栏,既然要在文本中插入数学公式,那在插入栏中会不会找到需要的文本编辑工具?学生通过仔细寻找,最终在插入一栏中找到了自己需要的编辑工具,再经过演示,成功地掌握了在文档中插入数学公式的方法。

三、通过实际运用强化学生技能掌握

实际运用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非常关键的一环,学生通过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中,强化自身的计算机掌握能力,才能灵活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践式课后作业是强化学生技能掌握的有效途径,每节课过后教师都要根据学生当堂的学习情况,布置学习任务。

例如,在“电子板报”的授课后,教师为学生预留一个制作电子板报的学习任务,因为任务的难度较大,所以允许学生合作完成。学生拿到这个任务之后,首先要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有相似想法的学生自由组成一组。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據已成型的想法,合理分配任务,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板报制作中,共同完成板报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工作都交由学生自己完成,不管是选定想法,制定计划、任务分配,还是内容选择,创意创新,设计制作都由学生一手完成。学生一步步地完成电子板报,这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件极具成就感的事情,还是学生具有独立制作电子板报能力的证明。网页制作、文档编辑和板报制作都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计算机功能,所以很容易给学生创造实际运用的机会,充分掌握计算机技能,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通过实际运用强化学生计算机技能掌握,从而让学生具备独立完成计算机任务的能力。

总之,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是职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最终目标,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实情制定切合他们的教学计划。教学要做到以人为本,创建优质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互动式探究教学,激发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形成优秀的计算机素养,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猜你喜欢

创新与实践专业能力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不同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在发展规律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