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

2020-09-10孙维晶

南北桥 2020年24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孙维晶

【摘    要】数学是一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学科,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学思维更加理性地判断问题和事物,对学生未来发展和生活具有重大意义。小学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启蒙阶段,且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够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理念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中的落实工作。但现今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的因素;其次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出了一些具体方案。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105

一、影響学生解题能力形成的因素

(一)教师的影响

教师是构建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参与者,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认知水平的高低。在新课程改革政策与素质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的今天,在我国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仍存在部分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认识不透彻,未能转变以往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育观的现象。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仍会被传统教育理念所影响,过分关注学生的书面成绩,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只注重传授学生知识,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缺乏一定的锻炼,致使学生对数学问题无法形成一个正确的掌握,从而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二)学生自身的影响

学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都各有不同,而且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点也各有千秋,导致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喜爱程度也不尽相同。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决定了学生解题能力的发展。这便需要教育工作者针对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方法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政策和教学理念也正不断改革中,教学方法也随之变得多样化,致使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面临巨大的挑战,正确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教学质量,还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程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育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以及教育目标综合选择教学方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最优化,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措施

(一)化抽象为直观,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小学数学问题中,问题条件往往设置得比较抽象,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大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问题的首要原因是读不懂题,对题干的要求不理解,所以才会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失误。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学生解题技巧时,应首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能力。

比如逆向问题转为顺向问题:在超市购物时,明明买了9颗糖,比同班同学强强少了4颗,问,强强买了几颗糖?这是一道低年级的基本数学问题,主要考验的就是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对题干的理解能力,但由于低年级小学生普遍善于应用正向思维,该问题对他们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在正向思维的影响下通常列式为:9-4=5,这便会出现解题错误。这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转换理解问题的思维方式,将比强强少买了4颗糖转换为强强比明明多买了四颗糖,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题意,从而正确解题。教师可合理根据实际的数学问题灵活地转换题干条件,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题意,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

(二)设置情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容易在实践和实际生活中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新事物,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贪玩好动的年龄特点,但数学问题过于书面化,学生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解题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适当为学生创设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实际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提高解题能力。

比如在学习“球体与圆柱体”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组织学生收集生活中与球体或圆柱体类似的物品,并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和分享,学生通过触摸和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品便能够更全面地对球体和圆柱体形成认知。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便会得到相应的增强,这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三)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比如可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教师可合理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沟通和交流解题方法和思路,并定期让学生在组内开展“错题交流会”,小学生在组内与同龄人进行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提高,学生在交流分享中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的解题思路也会更加灵活。

综上所述,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创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生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学周刊,2020(7):101-102.

[2]王开辉.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南北桥,2020(17):95.

[3]龚玉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53.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转换数量关系角色,提高解决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