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2020-09-10刘鸿翔

南北桥 2020年24期
关键词:有效融合小学美术信息技术

刘鸿翔

【摘    要】对于美术课程来说,美术自身具有陶冶情操、促进个人创造能力的作用。为此,在小学课程中加入美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当下处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为此将小学美术课堂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已经成为必然。本文便是对小学美术课堂与信息技术融合举措展开探讨,望能够给予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美术  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080

随着我国对科学技术重视力度的增强,信息技术发展也随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当前,人们的生活愈发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推动。信息技术的存在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空闲时光,还能够方便人们远程进行工作学习,信息技术已然成为现代人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为此,为了让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进程,近些年,我国教育部门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融入。这一举措获得了广泛好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认知,还能助力学生尽早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型信息化社会,从而使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好地融入社会、造福社会。

在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打破了春节的热闹氛围,学生开学时间被延迟。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受教权益,教育有关部门便推广了“停课不停学”的网络教学。借助网络这一新型媒体模式搭建课程教学平台,以一对一的形式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远程沟通,且这一教学模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格局,教学成效显著。以小学美术教学为例,在家中教师可以借助的资源大大增多,优化了教学氛围,对学生自身发展十分有益。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于网络教学技术掌握不成熟,所以在课程安排上存在生硬感,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出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为此,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融合进行探究,具有现实意义。

新课标指出,美术教育应该贴近生活,赋予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铺垫。为此,美術课堂应该跟随主流趋势,将信息技术引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捷,通过音像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填鸭式”教学过于古板,再加上其他学科教师占课、霸课频率高,致使小学美术与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相差甚远,无法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为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合信息化教学成为美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便是对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举措进行的分析阐述。

一、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性,推动小学美术课堂进行创新

当前虽然教育方面经历了革新,但是仍有很多教师无法改正自己的错误教学理念,占据着课堂主体地位,忽视自身的引导性,而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这一教学理念已经与现今教学目标相背驰。为此,对教学领域进行深化革新刻不容缓。而当下,信息技术因其自身的新颖性以及全面性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追捧,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吸引力,将信息技术积极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性,用信息技术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例如,在进行版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版画的动画片让学生观看,加深学生对版画的理解。由于小学生还处在思想单纯、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的阶段,一般的实体记录视频很难提起他们的兴趣,所以对于低年龄段的小学学生来说,选择动画片更有助于调动学生对美术科目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转变教学理念,增加对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视力度

部分美术教师忽视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融入,在课堂上仍延续老套的“填鸭式”教学。为此,任课教师一定要加强对美术课堂的重视力度,摆正态度,在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突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延伸性,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课程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比如,在学习“夸张的脸”一课时,表现了人脸部的喜怒哀乐各个表情,教师可以提升作画难度,让学生进入电脑机房,通过画板工具进行作画,描绘自己心目中脸部的喜怒哀乐表情。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作画手法,而且能够赋予美术课堂新鲜感,加强美术课堂的拓展性,从而让学生不仅要动脑还要动手,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

三、借助多媒体教学,增进师生互动

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来说,自主学习是促进学生创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渠道,可是小学生自制力差,一般很难做到自主学习知识。对于美术来说,其所具有的灵活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创造热情。为此,教师便可以借助小学美术课堂这一特性,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一些动画、图片的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能很好地进行美术教学。当下,借助信息化手段,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一切自己不知道的事物。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益智类的美术小游戏推荐给学生,与学生进行比拼,从而增强课堂的互动度。例如进行“我画你猜”,通过网络一个人画,另一个人猜,答对后会给予相应的积分。除此之外,一些色彩搭配的填图小游戏也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自主去学习,这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

四、借助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当下,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内容并不多,为此,教师要学会借助信息技术对现有课本知识加以延伸。比如,为了使手工课程更加富有特色,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加入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积极响应小学美术教学目标,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如可以播放制作青花瓷、制作剪纸、制作古代的扇子等视频,通过视频展示,凸显民族特色,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准。还可以在教学中融入各地的民间艺术,如北京的“兔儿爷”、陕西的窗花、山西的花馍、杭州的织画等。由于很多实际的器物教师无法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观察,所以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所播放的图片、视频以及课下借助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所收集到的知识,让学生知晓不同地区的艺术形式,并从中体会不同的风土人情。

总之,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的有效融合,是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美术教师不能单单只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持,还要积极加强自身的学识和修养,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能够熟练掌握,以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在美术领域的发展。

猜你喜欢

有效融合小学美术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