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20-09-10李亚楠
李亚楠
【摘 要】在同个班级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英语成绩、学习英语的兴趣、学习英语的动力各有差别,这是由学生的智力、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多重原因导致的。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层教学,始终坚持“注重个体差异,兼顾全体教育”的目标,尽可能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关键词】初中英语 分层教学法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077
由于个体差异,初中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课后成绩的反映有所不同。但是教师要秉承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原则,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曾经对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了个性化教学实验,实验的最终结论是“在恰当条件下,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优等生”。每个学生存在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他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才能促进学生发展。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的原则
1.平等原则。教师要认识到在教学实践中,教育者、学习者都是平等的,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平等、亲切、和谐的师生合作关系。同时也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认识到人才本来就有层次。不对成绩好与坏的学生贴标签,尽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适合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条件。
2.动态管理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定期调整,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努力和进步老师是看得见的,同时那些松懈的学生也会被降到较低的层级,督促其在学习中不断前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动态发展,及时并有针对性地指出其问题并进行正确引导。
3.适用性原则。就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学生之间本身就存在差异。在运用分层教学法时要做到合实情、行得通,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所在层次,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做到因材施教,让教师的“教”更有针对性,让学生的“学”更高效。
三、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划分学生层次。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成绩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以达到教学目标。有效的分层教学可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并提高成绩。
在分层之前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一次摸底考试,摸底考试成绩作为其中一个参考因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层次划分。将英语成绩较好、基础知识扎实、对学习英语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划分一个层级;将英语学习成绩差、对英语完全没有兴趣、英语基础不牢固的学生划分一个层级。教师需要记住,这整个层次划分是动态的,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以半个学期或是一个学期作为分割点,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
2.制定分层教学目标。目标具有导学、导教、导评的功能。在课堂上教师如果用统一的规则对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当基础较差的学生达不到目标时,就会有压力甚至产生挫败感。因此,在教学目标设定时教师要坚持统一与分层相结合的原则,既能制定总体的大目标,又能适应不同学生的發展需求,根据层级制定小目标。比如,对于能够熟练掌握书本知识且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对他们的要求更多是进行拔高性教学,对英语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拓展,同时还要提高这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对于基础不扎实、成绩偏差的学生,教学目标是打牢英语基础知识,使其对课本知识能够提起学习兴趣,能够完成平时基本的习题。
3.教学内容分层。如果不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就会出现不同学生上的课程一样,那么实行学生分层也毫无意义。当课程一样时,成绩差的学生对稍难的知识无法理解,而基础较好的学生还要花费时间去听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无法实现成绩的提高。在教学是基于通用的教材基础上,在分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课堂任务形成梯度,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态。在备课阶段教师应钻研教材,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删去简单的内容,增加超出课程之外的拔高知识,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深入钻研课本知识,对课本上的东西做到有趣地展示
4.评价的分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总体评价,而忽略了学生知识水平本就有差异,单纯、片面地用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学生,成绩较差的学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学不好英语,有的学生甚至出现厌学情绪。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评价转向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的素质层面,站在不同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要渗透到整个课堂,包括预习、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方面。比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不仅看他们做题的正确率和成绩,还要看他们对当堂课的知识拓展程度、能否根据当堂课的主题自己写出作文,还有对当堂知识点的把握。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适当降低标准,主要评价标准可以是:对当堂课程的词汇、短语、句子是否能够记忆,课后的习题正确率能否达到60%甚至更高。通过对学生的分层评价,教师可以较为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进步。
5.课后作业的分层。课后作业是对当堂知识的巩固和加强,也是整个学习过程重要的一环。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范围布置作业,使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既不会出现题目过于简单而不能巩固知识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因为题目过难而完成不了的状况。针对学习成绩和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多布置一些拓展类题目,让学生既能巩固课堂上学的知识也能拓展学生思维。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布置作业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重点考查单词、短语、语法等知识。因此,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充分考虑不同层级的学生的基础,才能通过习题有针对性地补齐学生短板。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传统教学中所有层次的学生都在一个班级、听同样的课程已经不合时宜。进行有效的分层教学,是一次崭新的尝试,也是教学的新方向,教师要将分层教学科学有效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朱杰.初中英语分层教学[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1,000(012):38.
[2]陈建.浅谈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优势[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001):4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