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2020-09-10邓天碧

南北桥 2020年24期
关键词:阅读理解能力教学探索小学语文

邓天碧

【摘    要】小学不仅仅是奠定学生学习汉语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重要阶段。新课改后,小学教育对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成为重点。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困难,许多教师没有去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051

阅读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其他各门学科的学习都有帮助。然而,想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认识和理解水平并非易事。由于小学生的认识有限,处于“被接受”的状态,对于自己的学习没有太多的积极性,面对很难理解的问题题目和文章也不会去主动进行探索,如果学生在思考过程中缺失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过程,就不会获得很大的收获。部分教师认为“多读书”就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水平,所以在这一点上下的功夫也仅是向学生列出每个年级的必读书目,要求学生在假期内进行阅读和摘抄,这种教育方式存在许多的漏洞。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旨在进一步探索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语文的阅读认识和理解。

一、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多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帮助,这是正确的。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多读书呢?显然,仅仅有教师和家长的强制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如果阅读仅仅是一项任务,学生就只是把读书当作一份不得不交的作业来完成。学生缺少了参与感,也就不会有成就感,更不会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为此,教师应当思考如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小学的课堂教学任务相对轻松,课堂也比较活跃,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起学生兴趣,小学生对故事大多听得津津有味,教师这时候在故事的中间戛然而止,制造悬念,引发学生思考,并且告诉学生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阅读这本书的兴趣,另外,教师也可以布置这样的任务:学生自己思考故事的结局,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局?可不可以有更好的结果呢?或者是倘若故事的一个情节发生变化,这个故事将会怎样继续发展呢?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会产生许多奇思妙想,这时候教师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尊重,长此以往,阅读就变成了学生的一种兴趣,而不是一项呆滞死板的任务,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大量的阅读和思考的熏陶下就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没有太多的作业压力,也没有必要略读许多书籍搜集资料,因此,“细读”是一项很好的选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精读书的习惯,在阅读时将好的句子、好的词汇标注出来,读到自己有感悟的文字的时候可以在一旁添加批注,写下自己的体会,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能够引导学生产生共识,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学生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在寂静的环境下读书可以培养学生的心性,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鼓励学生多去图书馆、书店等场合,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人手一部字典,在读书时放在一旁,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探索的优良品格。读书不仅仅是读和看,还要用到多种器官,手耳眼口心并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读书笔记本,将自己有感悟的句子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不至于“过目即忘”。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下子就能养成的,这需要教师的长期监督和学生的长期坚持,师生同心协力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创新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主体大多是教师,学生自行阅读的时间并不多。许多教师为了加快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亲自引领学生读每一篇文章,逐字逐句进行分析,这样做只是将知识被动地教授给学生,学生没有时间思考,只能强行接受。这不仅打断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挫伤了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课堂。在新型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学生主动阅读,教师仅仅作为“导师”,只起引导作用。学生自己思考,自己体会,自己把握。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产生很多问题,这时候教师应该耐心为学生解答,不要产生不耐烦的情绪,这会打击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以将注意事项提前告知学生,比如在读书时重点思考以下问题以及为什么要思考这些问题等,这个过程是发生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的,而不是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许多学生经常抱怨以下现象:自己做题做得正认真,读文章时将自己完全沉浸其中,这时教师突然讲话要求学生注意一些问题,或者批评学生。这种现象不仅会使学生产生不满,分散学生阅读的注意力,也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条件反射,从而抵触阅读。

四、重视基础,渗透技巧

小学教材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每篇文章也有很强的代表性,学好任何一门科目最重要的就是回归课本、回归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对于教材中的文章进行详细解读,教材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知识点。语文课本中的课后题,都是典型例题,值得反复推敲。教师在讲解试题中的阅读理解题目时,应该帮助学生联想课堂中的知识点,将题目归类,在课本中找到相同题型,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也能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养成对知识总结归纳的好习惯。小学语文的阅读理解重视基础,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在做题时先读文章还是先做题,排除法该如何使用。此外,教师应重点强调审题,要求学生一个字一个字的解读题目,审题是应试考试中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最重要的部分。技巧的掌握需要大量的训练,教师可以在课后适当布置一定的题目,选题时也要认真谨慎,既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又要与所学知识相呼应。许多教师会花费大量时间用在讲题上,其实不是每一道题目都值得花费很多时间的,教师必须养成重视例题的思想,节约更多的时间用在其他方面上。如果学生的基础、技巧和熟练度都掌握了,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自然就會得到提高。

五、结束语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虽然比较薄弱,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如果在这个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有很多好处。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依然是教育界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进行个性阅读、有效阅读。

猜你喜欢

阅读理解能力教学探索小学语文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论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论小学阶段数学阅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