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20-09-10莫利军
莫利军
【摘 要】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存在抽象性、复杂性等特点,容易导致学生兴趣缺失,教学质量自然很难得到提升。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做出改变,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便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022
小学数学属于一门计算类的学科,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不过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数学学习起来有着较大的困难,究其原因,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化,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所以学习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阻碍。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受到影响,对于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极为不利,再加上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基本都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手段,并且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接受,更是加大了数学的学习难度。而要想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客观面对这些问题,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着手,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这样便能有效解决问题,促进教学质量有效地提高。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影响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基本都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手段,旨在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接收更多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1]。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基本都是一味地进行讲解,而忽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导致课堂氛围十分枯燥无趣,严重影响学生的兴趣激发,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学生主体性没能得到体现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绝对主导者,而学生往往只能被动接收,没有思考与消化的时间,缺乏质疑意识。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强烈的依赖性,面对问题的时候不会深入思考,而是直接放弃,等待教师的解答。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不良影响。
(三)作业单一
除了课堂由教师主导,课余时间也往往被单一形式的作业所占据。就小学数学作业来说,基本都是单一的形式,并且十分统一,没能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这样的作业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不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基本秉承完成任务的心态,很难有效发挥作业的巩固效果,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措施
(一)创新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抽象性,所以使得学生学习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该引入一些直观性的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具体,这样便能降低学习难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除此之外,对于不同的内容,教师还应该选择不一样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新鲜感。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得注重多媒体这类新型教学手段的引入。例如,在数学概念知识教学中,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基本都是直接进行口头讲解,这样使得学生很难掌握并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而借助多媒体设备,便能将概念形成的过程合理演示出来,进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借助多媒体还能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轴对称图形”这一节知识教学中,教师便可以提前收集好各种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之后在课堂上适时呈现出来,这样便能打破传统单一内容的弊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合理落实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得将其合理应用起来,设置一些趣味性、开放性的问题,以便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进而能主动进行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最终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不过在问题提出之后,教师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分析,而不是一提出来立马自己给出答案,这样不仅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反而还会造成不良影响。
例如,在“找规律”这一知识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基本就是带领学生枯燥地找规律。对此,教师需要积极做出改变,合理引入问题教学法,具体可以设置一些极具迷惑性的规律题目,之后让学生思考探究。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开展小组抢答比赛,在激烈的氛围中解答一个个找规律类的题目。这样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促进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結合
数学学习最终的目的还是为生活实践服务。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注重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特别是涉及应用方面的知识,教师更是得加强关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认识到其实用性,这样学生的兴趣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例如,在“元、角、分与小数”这一节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营造一个超市买东西的情境,之后让学生根据情境进行角色扮演,拿着钱去超市买文具。通过这种方式,便能有效提升教学趣味性,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其中[3]。而在参与过程中,学生对于本课程知识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刻,同时在今后遇见类似场景的时候,也能基于数学视角进行审视,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有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课堂主体性的体现。具体就是需要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使得学生可以清楚认识到数学的魅力,进而能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最终实现知识的理解与能力的发展,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更加高效地达成。
参考文献
[1]敏林.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20(97):85-86.
[2]刘学海.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读写算,2020(32):152,154.
[3]杨学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幻画报,2020(1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