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2020-09-10李婷

南北桥 2020年24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李婷

【摘    要】语文学科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很多文章都包含着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知识,所以教师在教授知识点的时候,要以引导学生去探究课本中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小学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021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在我国文化中的地位显著,影响深远。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都是历史文化的精髓。而语文学科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总结,同时也属于人文学科,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莫大的关系,语文学科的作用就在于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最直接、最全面地展示汉字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价值

小学是为学生打基础的一个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基础核心重要学习能力的阶段,而且小学生的课程普遍较少,难度较低,学习压力较小,所以在这一阶段,非常适合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我国小学语文阅读结合起来,让小学生初步去接触传统文化知识,并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之后进一步传授我国传统文化做铺垫。

作为我国的一门传统必修课程,小学语文内容丰富,包括阅读理解,拼音字母,诗词歌赋还有我国古代小说和童话故事等,所以语文在我国小学课堂乃至以后的初高中课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好语文课程能够为其他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语文阅读又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的最好途径。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流传下来的精华,让学生从小开始学习,能够使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从而开拓眼界。如果能将传统文化和语文阅读有效结合起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修养,具体价值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有效保护传统文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但由于外来文化的流入,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将传统文化和语文阅读相融合,以此作为切入点[1],把语文课堂作为传统文化教学的主要场所,把语文阅读作为载体,将传统文化和语文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更大程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让学生从小就可以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主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2]。

(二)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与初高中课本相比,小学语文课本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点,因为在传统教学中初高中更注重成绩,而小学语文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没有课业负担,可以更加自由而灵活地开展语文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是语文知识最直观也是最有深度的体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不断了解、学习,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以及脍炙人口的美文诗句[3],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洗礼。在实际的课堂中,还可以运用多种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比如朗读比赛,或者轮流让学生谈谈对某篇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更多地去关注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和源泉,如果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兴趣,那么学习的效率就会事半功倍。同时,教师在授课时要有代入感,能够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角色,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4]。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策略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这一过程中,承担的角色应该是承载者和引导者,作为文化的传递者,在新课程提倡的文化语言背景下,教师应该主动改变教学理念,通过全新的教学模式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升个人传统文化素养。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和学生进行积极沟通,通过阅读教学向学生傳达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小学语文中的《三字经》《弟子规》的课本知识就是和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最好素材,和课本知识相融合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使死板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相当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加融会贯通,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经典小说抑或是散文随笔,都包含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基于课本中的知识进行一定范围的扩大或延伸,从而完成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教学,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将课本知识和我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知识,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毛爱华,张兴文.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J].教育探索,2017(9):96.

[2]李建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9(1):27.

[3]王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淄博师专学报,2019(2):11.

[4]刘洋.对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几点反思[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2):100.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