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探

2020-09-10江式昭

南北桥 2020年12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江式昭

【摘    要】阅读是语文的核心,它是听、说、读、写四大板块的综合。我们可以这样来看,若小学语文教师想要切实有效地搞好教学,就必须抓住阅读这一关键,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并传授阅读的方法,通过搞好阅读教学来搞好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164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同时阅读也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务必要对阅读教学予以重点关注,试着去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教会学生应如何去进行阅读,确保学生在阅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接下来,我们就围绕阅读来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探索,以便通过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搞好小学语文教学。

一、基于课本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其实就是对兴趣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让我们更为清楚地认识到兴趣是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以兴趣为关键来进行展开,帮助学生与课本形成良好的互动,为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进行学习的关键在于课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课本进行深入解读,尽可能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来熟读课本、读懂课本、读透课本,而后再以课本为基础将课文进行拓展,使学生顺利地从“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阅读”,让学生能够获得足够丰富的阅读体验及语文知识,让学生能够开始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从而更好地获得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这样学生才能更顺利地进行后续的语文学习。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语文课本本身就是集众多名家精品之作而成,阅读教学的捷径就是课本,一味地去寻求阅读教学的其他途径,反而有很大可能会走弯路。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在运用课本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去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从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使学生能够由理解句子逐渐扩展至理解一整段话,甚至是一整篇文章。

我们不妨举例来进行说明,小学语文教师在让学生对《赵州桥》一文进行阅读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每一句话进行仔细品读,让学生通过“河北省赵县的蛟河上,有一座世界文明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这句话,来初步了解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及其在世界上的知名度;让学生通过“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句话,来进一步了解赵州桥的具体参数以及功能,以便更为直观地了解到桥的雄伟;让学生通过“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这句话,来深入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虹卧波”这一词语所具有的气势……等到学生将课文逐字逐句地阅读完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全部句子联系起来,以此来让学生对赵州桥形成较为完整的认识,使学生能够产生一种“赵州桥就在眼前”的感觉。此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才算得上是成功的,学生才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提升阅读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由句子到段落再逐渐扩展至整篇文章的阅读方法并不绝对。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若要引导学生对一些短文进行阅读,则需要遵循“先整体后细节”的原则,让学生先对全文进行通读,再对段落进行深入阅读,对句子进行理解,同时对句子中的词语进行仔细推敲,在通读、细读、复读等多种阅读方法的组合运用中积极地、主动地完成阅读。

二、主抓朗读来引起学生的阅读共鸣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就是对阅读教学的具体指导,让我们更为清楚地知道大声朗读是多么重要。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形成深入理解为基础,先让学生能够流利地完成课文的阅读,再让学生将感情融入朗读之中,并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使学生能够将课文读得有声有色,以达到阅读教学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声情并茂地对课文进行朗读,时而低沉,时而兴奋,时而激昂,时而欣喜……此时,学生的情感将会在朗读中不断起伏,学生不仅能够更为直接地体会到汉语言独有的音韵之美,还能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透过文字来品味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同时,为更好地发挥朗读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去品读课文,获得足够丰富的个体感悟,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将朗读予以更好地落实。具体而言,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好课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关键词的增删移换等一系列操作,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来揣摩文字的运用,使得文字内在的韵味得以更好地凸显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文内涵的深入挖掘。此时,学生将会通过语言的外在意义来对其内在进行不断探索,由蕴藏在语言深处的含义来对课文形成更为精准的理解,领悟到语言文字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传递的意思,在情感共鸣中获得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通过时间管理来保证学生的阅读效果

阅读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教学引导过程,是一个复杂程度较高的学习进行方式。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地去对阅讀进行考虑,除要重点关注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这几个问题之外,还要对阅读时间管理予以重点关注,需先尽量安排充足的时间来让学生完成课文阅读,再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去对阅读教学进行拓展,使学生不至于花过多的时间在阅读之上,避免阅读教学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从而阅读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学生阅读能力的增强也会为其学好语文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以课文为基础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激发和培养,再通过朗读使学生更好地深入课文来引起情感共鸣,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的阅读实践进行积极管理,以此来确保切实有效地搞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唯有如此,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随阅读能力的提高而获得培养,而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会直接作用于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最终小学语文教学才会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李建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2).

[2]王丽梅,张立云,赵玲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3(003).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