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九年级英语话题整合复习策略探究

2020-09-10林俊琰

南北桥 2020年12期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九年级

林俊琰

【摘    要】在当前的九年级英语复习过程中,多以语法章节为模块的复习为主,强调语言知识的复习,这种复习方式教学模式单一,脱离语境,对初中英语核心素养中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及文化品格关注不够,使学生的这三项素养难以得到提升。事实上,学生应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语境,依托语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对语篇进行阅读赏识,运用学习策略提高理解和表达的效果,同时理解其文化内涵,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学习活动。本文针对传统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英语核心素养的架构模型,从话题整合角度提出九年级英语话题整合复习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  九年级  话题整合复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006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1]。

二、话题整合复习的概述

在国外,自19世纪70年代起,话题式教学模式一直备受美、英、德、法等多个国家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凯斯博(1997)针对非英语母语的学生开设了一门“多重内容课程”,研究显示这个英语班的学生在英语测试中成绩明显高于只学习英语语法的英语班的学生,这些被研究对象在以后的其他学科学习的成绩也超过了后者。斯卓勒(1997)提出了“6T”方法,分别代表主题、课文、话题、线索、任务和过渡[2]。

我国关于话题式教学研究起步较晚,王华(2011)首次将话题式教学应用到英语教学中,为英语话题式教学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徐文珍(2013)发表《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及话题式教学的开展》,首次将话题式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联系起来;万李(2015)再次将话题式教学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联系起来。2015年毛克民在《九年级英语话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指出在实践过程中所应注意的问题;2018年曾江屏在《初中英语话题式复习的教学实践》中指出了话题式复习的内涵、优势和具体操作方法[3]。

三、问题提出

近年来,中考呈现新的趋势,由过去更强调语法知识的考查,过渡到考查语法知识在篇章里的应用,尤其是2020年广东中考英语题型的变化,由单项选择题变为语法选择题。由此可见,当今的中考更重视整体性和应用性。因此,教师在九年级总复习中,以话题为主线,整合语言知识,在话题整合复习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提高话题整合复习课的有效性。

四、英语话题整合复习策略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要求,九年级学生应达到五级的标准,课标中也提出了24个话题。因此,话题整合复习是以课标中的话题为主线,结合英语核心素养的四大发展目标将相关的词汇、语法、语篇、写作等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在复习巩固词汇、语法知识的同时,展开听、说、讀、写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创设话题情景,夯实语言能力

根据课标中的24个话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话题,其中,话题与情景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使用,在复习中巩固。教师在确定话题后,以话题内容为线索,在课标中抽取与本话题相关的词汇,设计相应的情景引入话题,师生或生生之间围绕该话题情景展开交流与讨论,在交流中达到夯实语言能力的目的。本文选取课标中“节假日活动”这一话题为例,以“My Favorite Festival”为题,邀请一位外国朋友到中国过农历新年,感受中国农历新年的节日气氛。

课程设计范例:

1.播放中国农历新年的短片,通过提问:“What festival is it?”引出主题。

2.梳理课标中与本话题相关的词汇。

3.布置讨论任务,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When is the Spring Festival?

What do people do during the festival?

Do you like it?Why?

由此,学生既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反复运用一般现在时谈论春节的节日活动,把语法知识融入话题讨论,还能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同时,教师可在学生自由表达观点时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修正,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

(二)着力实践活动,激发学习能力

在围绕某一话题进行听说训练过后,教师可以分三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一,教师展示例句,让学生分析并归纳语法规则,这比教师直接给出语法规则效果更好。这既能有助于学生对目标语法点的掌握,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第二,如上文所述的“My Favorite Festival”这一话题中,学生经过听说训练后,通过“观察—归纳—分析”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和常见的时间状语。

第三,学生自主阅读相应话题的文章,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教授学生如何阅读,培养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加工、归纳的能力,学生运用扫读、跳读、细读的阅读策略,积极积累话题词汇,学习并收集好词好句,进一步激活学习能力,也可以通过阅读掌握该话题写作的框架结构,为下面的写作活动做铺垫。

(三)开展专题讨论,培养思维品质

在围绕某一话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举一反三,搜索更多与该话题相类似的资源,发掘自己或其他同学感兴趣的资源,与同学们分享和表达观点,这样不仅巩固了语言知识,提升学习能力,更通过实践活动,提升了思维品质,达到自学、乐学的目的。

同样以“My Favorite Festival”为例,老师可引导学生讨论他们自己最喜爱的节日,描述节日活动并分享喜欢该节日的原因,形成书面写作。

在分享与讨论阶段,引导学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见解,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形成英语语言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的语言,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对比中外文化,提升文化品格

在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上,教师可通过两方面去开展:

第一,教师根据所选取的话题,选择一些有关国外题材内容的文章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结合不同国家的不同国情、不同特点来探索和理解各自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成为根植中国,放眼世界的跨文化交际者。

第二,在開展专题讨论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挖掘中外文化优秀的一面,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优秀文化的认同。

以上文提及的“My Favorite Festival”为例,教师可选取感恩节、圣诞节、复活节等为题材的文章进行阅读教学。同时,在描述自己喜爱的节日时,部分学生会讲述一些西方的传统节日,在讨论与分享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节日积极的一面,如感恩节重视体验感恩身边人,帮助有需要的人的美好;圣诞节重视与家人的团聚,重视家庭所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结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九年级话题整合复习,紧扣教学目标,以话题为线索,以情景为依托,夯实学生的语言能力,激发其学习能力;以语篇为载体,以讨论为平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以写作为成果检验,提升学生英语的综合素养。

话题整合式复习优化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环境,为学生搭建了听说的平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促进了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2]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由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学习的帮助者,更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效地促进英语核心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2]胡琼予.情景教学法在初三英语话题式复习课中的应用[J].2018.(11).

猜你喜欢

英语核心素养九年级
借助选修教材与现代教育技术培养高中生英语思维与人文底蕴的应用与反思
构建英语生命课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如何上好九年级英语复习课
设计思辨性提问,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