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则神藏静能生慧

2020-09-10彭元芝

南北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小学生

彭元芝

【摘    要】学生的安静气质是至关重要的,安静的气质可以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静心、静气,静思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安静的气质是当前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  安静气质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142

走进长沙县松雅湖第二小学,这里鸟语花香,校园环境优美。松雅教育人面对的是一群正在成长的孩子,他们天真、纯洁、可爱,他们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就像刚刚学走路的时候,不断地学走,不断地摔倒,但最终他们一定能学会跑步。因为,引领他们前行的是一群充满耐心与爱心的老师,因为我们正在从“静能生慧”来体会“安静”的教育学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安静的气质呢?我在自己的班主任教育实践中摸索出以下比较有效的方法。

一、“安静”的气质首要的条件就是让学生学会倾听

我所带的一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网络、电视以及社会物质经济快速膨胀的影响下,变得更加浮躁。课间的他们在开学之初总是打打闹闹,“打小报告”的现象更是频频出现,加之新学校、新班级、新同学、新老师……让这一群“小精灵”兴奋不已!

说实话,作为初任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的我,面对这样的学生,这样的班级,开始时我感觉心理压力很大:一方面,担心自己经验不足,驾驭不了各种学生,怕班级不稳定;另一方面,对搞好学生成绩更是没有把握。开始时,我疲于应付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各种小矛盾,生怕出现什么纰漏。后来我参加了各种校内外的教师培训,感受了多个小学校园的文化氛围,带给我的感受正如古人所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

随着与学生的日渐熟悉,我开始慢慢平静下来,并意识到学生出现各种问题只是一种结果,如果教育仅停留在被动应付或惩罚上,只可能使问题此消彼长,不会减少问题的发生,于是我开始仔细地观察学生,并开始探索一些更主动有效的教育方法,而在我看来,首要的就是培养学生把浮躁的心平静下来。于是我决定每天利用一点时间为学生读书。我通常会挑一些有故事情节,描写人间真、善、美的绘本,如《爷爷一定有辦法》《妈妈的红沙发》等等,并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去有感情地轻声慢读。刚刚试行时,学生也会习惯性地讲话,心不在焉,慢慢地他们开始被绘本故事所吸引,特别是每天15分钟的晨会给了我一个非常宝贵的契机,现在学生每天会早早地来到学校做清洁,交作业,等待我8点准时为他们开展的“日有所诵”。我读文章时,学生会主动坐直,或手托下巴,或趴在桌上静静地听我读书,每每念完一篇小散文或诗歌后的几秒钟里,全班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响,我们共同沉浸在故事的动人情节中,也沉浸在这种全班同学共同分享感动的快乐中。慢慢地,我发现这种教育方法开始奏效,学生不再像从前那样易怒冲动,对待老师和同学的态度也变得柔和友善。

这种“每日一诵”的方法不仅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求,还增加了校园对学生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一种安静和乐于倾听的气质。

二、“安静”的气质需给他们一个好的“气场”

冬日,暖阳高照,我让孩子们从自家带来了各具特色的小板凳。我将这些可爱的板凳有序地摆放在走廊的一旁,板凳的对面,是我们班级的图书角,那大理石台面上有一本本经过我精心挑选的图书,是对这群“精灵们”最大的诱惑,他们开始从书中寻找乐趣,走廊上,那一张张稚嫩而专注的脸庞,那一排小板凳上的小读者,成为一道最美的风景,再也没有了先前的打闹,更看不到趴在地上玩耍的那一群“小花猫”。因为,他们已经融入了书的海洋,而“小板凳”是“黏合剂”。这样浓郁的“气场”正在慢慢扩大,它已经向每天的午自习延伸……

三、“安静”的气质需要老师的“舍得”

在我看来,“安静地阅读”是人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基本前提。如果一个人没有在学生年代养成“安静地读书”这个习惯,这人长大之后,就可能成为一个无事生非的闯祸者;即便不是一个无事生非的闯祸者,他也会成为一个散布闲言碎语或拉帮结派的捣蛋者。阅读有利于培养人的独立个性。

午自习,我已经跟孩子们约好——我们只做一件事,那就是阅读。于是,每天午餐的时间大家都很自觉地不去浪费,打扫卫生的同学效率也提高了,因为,我们都在共同期待午间“干干净净,安安静静”的品读课。孩子们会早早地选好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会习惯性地先去洗干净自己的小手。我很享受午休的时光,虽然这些午自习我没能让孩子们完成午间练习,但我并不感到惋惜。因为,我收获了一份难得的“安静”。

四、“安静”的气质需要一张简单的“音量表”和教师的以“声”作则

在我们教室的进门口,我张贴了一张很卡通的“音量表”:0声量(0号不出声,思考和倾听);1声量(1号秘密声,只给自己听);2声量(2号小小声,不影响他人);3声量(3号温和声,交谈最适宜);4声量(4号悦耳声,响亮又动听)。

孩子们的声量就这样按照简单的数字声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每一位科任老师更是以“声”作则,因为,我们都乐意“静听花开的声音”。

静则神藏,燥则消亡。正如老子所言:“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安静的意义重大。

如果我们的学生拥有了安静的气质,那么现今教育中的许多矛盾冲突就很容易避免和化解,让我们更多地关注“安静”的教育意义,让我们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片宁静的教育天空,培养学生安静的气质。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