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知识教学到实践教学的转变
2020-09-10田晓燕
田晓燕
【摘 要】新媒体时代探索出一条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建立以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专业素养培养、教育准确度、教育抗挫折心理疏导为目的的教育理念,进而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知识教学 手机媒体 创新创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0.05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较2018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较2018年底提升4.9个百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较2018年底增长7992万,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较2018年底提升0.7个百分点。如此巨大的用户量,新媒体的优势明显。
一、新媒体时代促进传统知识教学到实践教学的转变
(一)新媒体对教学途径的影响
新媒体拓展了知识传播的渠道,诞生了很多新的教学手段。知识教学的方式利用新媒体更新了。网络空间、电子白板、信息共享平台、多媒体技术等,已经成为新知识的传播手段。广泛应用的手机短信、各大网络论坛、博客以及QQ、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的渠道,也为师生沟通、家校沟通、知识传播与存储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二)新媒體对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影响着学生社会和知识的认知。由于新媒体条件下知识信息传播主要是零散、不系统的,在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正处于认知萌芽状态的学生,往往无法对网络、媒体知识进行正确选择,对网络知识的残缺、错漏等问题无法辨别。另外,新媒体的存在,为学生的心智发展提供了虚拟存在却又真实有效的环境。但是,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学生,也存在走向迷失的危险。在注意力上,在海量信息冲击下,学生的心智长时间浸泡在杂乱的信息里,其兴奋点和注意力长期地被利用、放大,最后形成注意力疲惫,从而导致注意力水平下降。
(三)新媒体对知识发展本身的影响
在传统信息时代,因知识是一个缓慢、艰辛的过程,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窄、内容少,知识是弥足珍贵的,因此人们对知识是敬仰和尊重的。但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制造与更新的快捷贬低了信息的价值。一旦新的信息或知识视点被创生出来,人们就对其进行疯狂的复制,由此产生了部分所谓的“新知识”,这种一再复制而非本质上的知识的创新、创造,信息或知识却由此变得廉价。
二、手机媒体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运用
(一)翻转课堂的运用
翻转课堂是新媒体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的动力支撑。通过课前宣传——课上讲授——课后交流的新媒体与课堂的线上线下互动,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能够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并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课前,学生提出关心的实际创业问题,进行“翻转课堂”。利用线上线下互动模式,让学生和创业者进行交流,避免传统教育模式中由学校教师纸上谈兵的不足,有效地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设计形式灵活的新媒体活动
学校可以通过推送微博问卷、微信投票等多种新媒体形式,收集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些简便的形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反映了创业实时情况。不仅学校在进行创业宣传和教育的时候运用了新媒体,创业学生很多也在自己的创业项目上运用新媒体来进行宣传、业务推广和广告,针对新媒体进行开发也成为学生的创业项目。
(三)依托模型进行个性化辅导
个性化辅导是利用新媒体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心理保障。利用“大数据”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模型,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类,依托分类的结果,针对学生在创新创业中遇到的不同问题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在初步确定学生问题类型的前提下,依托新媒体全程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及时的心理疏导,进一步减轻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强度和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抗挫折能力。
(四)创建新媒体课堂
新媒体课堂是新媒体视域中创新创业教育的智力支持。新媒体课堂进行系统讲授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在专业知识讲授的环节中,引入新颖、短时微信课堂的形式,方便学生利用零散时间、反复学习专业度高的知识,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利用新媒体技术,使消息发布得更加及时和快捷,更加有针对性去接受。此外,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即线上预习——线下授课——线上跟踪辅导等良性循环教育模式,便于大学生在新媒体视域中更好地接受创新创业课程。【课题:本论文是作为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院级课题“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知识教学到实践教学的转变——以手机在创新创业课程的运用为例”的结题材料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晓婷.中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比与反思,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2016,(1):137-138.
[2]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12):34-38.
[3]王薇.手机成瘾的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心理,2011,(7).
[4]周琼.新媒体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探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43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