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策略

2020-09-10弋娇

南北桥 2020年13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弋娇

【摘    要】信息技术给人们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许多便利,随着它在实际中被运用的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初中学生必须要学习的科目之一。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以攻心为上,从学生心理与意识入手,改变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态度,加强实践教学,从实践中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080

在初中,信息技术不仅是一门学科课程,更是现代教师在教学时常用的教学工具,所以信息技术的教学有效性会影响学生其他的学科学习。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让初中学生增长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具备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策划教学,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参与度。教师应注重打造优质教学,用多样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实践运用教学,培养学生灵活思维,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

一、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主体是影响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教学主体如果是教师,那么教学偏重教师,容易出现课堂氛围严肃,课堂互动少等情况。从教学效果上来看,学生学习被局限,接收知识效率低,实践运用能力差,教学效果一般。而如果学生是教学主体,他们在教学中保持着自己的独特个性,形成自己独有的学习习惯,教学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学习问题,使得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好。所以,为了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有效性,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提高学生主动表现为目的做好教学课前准备,在课堂上设置多个学生独立完成的教学任务,开展问题教学。问题教学是一种可以有效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方式,在对问题的思考中学生可以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同时,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提问,让他们做课堂上的提问者。因为提问者是掌控主动的一方,学生提问能力越强,意味着他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主体性就越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展现,完成从被动灌输到独立主动的学习转变,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吸收转化越来越快,个人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二、提高教学趣味

教学质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学质量有两种提升途径,一是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二是搭建科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结构,结合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能力主要指教师自身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控能力。教师除了要自己准确理解、解读信息技术知识之外,还要将自己理解的知识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教学不对等问题,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技术教学。科学的信息技术课堂由教师、学生、知识等多个要素构成,教师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填充教学框架,完善课堂教学。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不能干讲,必须要用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一些不常规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趣味。如“倒叙教学法”,以使用信息技术制作表格为例。教师在教课时,先把结果,也就是表格的最终形式给学生看,看过之后再进行教学讲解。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先知道结果,引起他们对过程的好奇,再进行讲解。这种方法有效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一旦他们某个学习步骤出错,及时发现,及时改正,以达到预防问题,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

思维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接收器,灵活的思维可以轻易接收到信息技术教学传递的知识信息。所以教师应设计多变、多样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多多转换思维,提高思考能力。因为多变的思考训练,学生思维变得灵活,学习趋于自主,有利于学习系统的形成。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在思维的引导下,找到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内容多种多样,不局限在信息技术教科书上,也不局限在教学中。因为信息技术与大数据库的联系非常紧密,灵活的思维能够让学生自主汲取更多知识,让自身能力变得更强。多变的教学会让学生灵活转换思维,比如,当信息技术教学涉及程序设计的知识点时,学生的思維主要以逻辑思维模式为主;当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是编辑、制作、传播信息时,学生的思维转换到创作思维模式。教师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灵活运用自己的思维。教学不局限学生学习,反而鼓励学生去主动拓展信息技术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运用方法的能力,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更到位,学习效果更好。

四、进行实践教学

俗话说:“教师教得好不如学生用得好”,实践教学是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尤其是计算机操作,学生只有将各种步骤上手过一遍后,才会留有深刻印象。信息技术学习离不开动手实践,不管是程序设计,还是使用信息技术的方式传播信息,都需要在实际运用中学习。信息技术中的实践教学不仅是指根据文字指示进行操作,将文字指令转换成工作指令,还指学生将从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方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比如学生记录东西,一般都是通过手写的方式,那么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来记录会有怎样的效果呢?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来记录课堂感悟或学习心得,不仅学到了更多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还因为文档可以随时编辑修改,记录的内容更加全面。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增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信息传递,增强与周围人的学习交流,及时查漏补缺,提升学习效率。信息技术在编辑记录、传递信息这方面有很大作用,所以教师应尝试将信息技术与学生日常的其他学习联系起来。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还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多媒体作品,比如多媒体视频、音频、图像等,从而提升学习趣味,展现信息技术魅力,提升教学效果。

总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新时代教学发展的重点,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结合多种教学内容,创造多样性的信息技术教学,有策略地提高教学有效性。通过实践教学,不仅便于学生熟悉各种信息技术知识的指示操作,教师也可以制造出各类多媒体产品,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还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既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能掌握一项重要技能,提高自身能力。

参考文献

[1]桑沪.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高考,2016(15).

[2]陈家建.整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5,022(012).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