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2020-09-10郝辉
郝辉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7-098-03
摘要 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以终身体育为目的,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突出在体育学习、锻炼中的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对运动技能、锻炼能力的掌握,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是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就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并以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为案例,总结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中的不足,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高校体育;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体育俱乐部教学,遵循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在体育教师的管理和指导下,学生自由选择运动项目、上课时间和教师的权利。该模式基于人类群体化需求,符合大学生心理和个体社会化的客观规律,以全面发展、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为目标,以学校体育基础设施为依托,以体育俱乐部为组织形式,结合学生自觉自愿为基础,把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融为一体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体育俱乐部授课制是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备受欢迎。在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授课模式日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并不断得到发展壮大。
一、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选课更加自由
打破传统高校体育课程时间限制,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空余时间、任课教师,打破年级、班级的限制,自由组合上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该模式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了解,他们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更加系统、全面地认识自己,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运动项目,正确认识体育精神及精髓所在,通过体育锻炼,形成了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二)确保课内外一体化以及理论教学、课外活动的连贯性
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运作方式不仅能够让每位大学生在俱乐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体育训练,而且还能够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统一的管理的模式和教学模式,便于学生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之间的联系;便于教师更加实事求是的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学生在体育课学习到的运动技能,可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得到加深和巩固,锻煉效果更加有效。
(三)促使体育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学生是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主体,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因此体育俱乐部模式的施行,给体育教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促使每一位体育教师不仅要在专项领域不断提高,同时还要涉猎其他项目。时代的变化、知识和理念的更新、学生的要求不断增加给体育教师带来巨大的挑战,为更加适应这种变化,体育教师应有危机意识,通过不断的进修和学习,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和教学能力,侧面促进学校体育水平的提高。
(四)考核多角度、多层次,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形成
在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实行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丰富教学内容和考试标准,增加体育常识、健身方法等理论知识,平时成绩考核范围将考勤、组织俱乐部活动、学习进度幅度等表现进行考量,重视学习过程;丰富考试内容,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定等,将体育课从课内延伸至课外,建立单项体育俱乐部,强化管理,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培育目标相符合。
(五)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通过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和活动,大部分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毅力、自我控制力、团队凝聚力等品质得到良好的提升。体育俱乐部在高校的开展,使学生不仅可以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任务、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掌握运动技能技术要领,而且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如体育竞赛等活动达到增强身体素质,提升运动技能等目的,而且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二、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实不足
新形势下,学生个性化越发明显,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发挥学生个性化,实现班级学生的整体提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应重视学生为本的理念,尤其是体育俱乐部教学中,更应展现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然而,在体育俱乐部实际教学中,俱乐部教练受到传统的观念影响,仍普遍以自我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个性化难以凸显,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另外,在体育运动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成绩,忽视了学生体质的提升,影响了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效率。
(二)俱乐部教学管理制度存在不足
在体育俱乐部实际应用中,管理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影响了俱乐部教学的秩序性与规范化,学生学习效果受到影响。同时,管理制度落实问题,也是诸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管理制度的形式化,阻碍了俱乐部教学的顺利实施,阻碍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进度。
(三)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有偏差
目前大多数高校体育俱乐部表现出严于教师、教育方式,却宽于学生。长期受“体育不重要”思想的影响,学生在包括体育课、体育活动、比赛等方面积极性欠缺,缺乏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仅仅在课堂上按照教师要求进行锻炼,是远远达不到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的要求,不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四)体育俱乐部的师资匮乏
如今体育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多种体育项目不断融入到体育课程中,伴随着相应俱乐部的成立,师资队伍急需扩充。新俱乐部的设置,需要配备专门的教学和组织人员,同时许多制度不够完善,发展情况缓慢。授课教师缺乏,部分课程的教师是临时调配的,缺乏专业性,所产生的后果是学生无法得到专业的指导,俱乐部教学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
(五)场地和基础设施有待提升
体育场地不规范、设备缺乏严重限制体育俱乐部发展。体育项目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对场地的要求,比如排球课需要专业的场地教学,却安排在篮球场地上,导致两个课程相互干扰,影响教学效果。羽毛球课没有专门的场地,水泥地等粗糙的场地增加了学生上课的危险性。
三、结论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将体育活动贯穿学生整个大学生涯,形成“线上线下课内外一体化”,长时间的体育参与极大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利于培养终身体育意识。高校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重视参与者运动的积极性、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能更有效的满足新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更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更加开放和自由。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转变体育教师思想与教学观念,整合学校体育资源,极大促进高校特色运动项目和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丰富课程内容。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目前为止最新型的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优势与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安徽省众多高校体育课程已经普遍推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就目前推行的结果来看,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无法全面、彻底的发挥俱乐部教学模式效果。针对于此,安徽省各高校在推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时应正视问题,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在管理、人员、场地、经费等方面进行强化,为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更大的支持与保障。
四、建议
(一)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唯有构建既科學又合理的管理模式,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完善相关制度,设置合理的选课、评教机制,把学生评价满意率作为教师考核重要的依据。
(二)加强与行政部门之间的配合。领导支持与重视是推动体育俱乐部实施的保障,积极争取相关领导的认可和其他行政部门的配合是成功的保证。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差异,区别对待每位学生,兴趣和爱好是促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以创新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四)健全的教师成长体系。高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充分鼓励和启发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专业技能,完善师资结构,培养创造性的教师队伍。
(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丰富教学内容和项目。根据各高校实际情况,包括经济水平、器材、场地等,合理选择较为合适的运动项目,积极满足大学生的兴起爱好和体育需求。对于场地要求低、简单、易推行的民族传统项目,如;八段锦、易筋经和五禽戏等,应积极开展,不仅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形成学校的特色项目、而且可以通过举办相应的比赛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六)引进社会力量。对于缺乏专门体育教师的项目,应加强与社会专业团体的合作,引进专业技术一流、教学能力突出的教练来校任教,不仅给学生带来更加专业的指导,同时可以利用其途径举办比赛、活动,增加学生的锻炼机会,而且可以缓解因缺乏师资力量而带来的压力。
(七)加大终身体育宣传力度。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国家相关部门和高校需加大终身体育的宣传力度。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面临着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在此进程中通过多项条件来促进终身体育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
参考文献:
[1]祝娅,周柏玉.从体育课“俱乐部型”教学模式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J].体育世界,2014,21(03):96-98.
[2]相金星,安红军.体育俱乐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以沈阳城市学院武术俱乐部为例[J].搏击(武术科学),2014,11(07):79-81.
[3]管勇生,王宏涛,金成全,等.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J].四川体育科学,2013,32(05):101-104.
[4]刘丛丛.北京高校健美操课程实施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探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3.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