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学前专业学生体育游戏编排和教学能力的实践研究

2020-09-10于跃

体育时空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教学能力体育游戏

于跃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10-065-02

摘  要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从事的幼儿教育工作是国家教育的起点和重点,幼儿身心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幼儿教师。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仍在采用传统的注重培养体育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幼儿教师的体育教学能力偏低。为了提高学生体育教学能力,适应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能力需求,课题组采用实验对比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问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  学前专业学生  体育游戏  教学能力  幼儿体适能

一、学前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规定也成为各幼儿园最根本的教学目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这其中体育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其他教育教學所无法替代的。强化提高学前专业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技能是增强幼儿体质、提高我国幼儿整体健康水平的有力保障,其重要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带动幼儿参与体育运动

在大学阶段增加学前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时数,在学前专业中广泛安排体育活动内容,加强学前专业学生体育理论教育,使他们不同程度掌握和提高自己的体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且在今后的幼儿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把更先进的体育知识和理念带到他们的教学一线,让更多幼儿受益。具体来说,学前专业学生可在未来的工作中为幼儿制定科学详细的锻炼计划;在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中融入体育元素,把相关幼儿身体素质开发要求和最前沿的幼儿体育教学内容编制到幼儿日常教学中来,并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基于自己的体育意识和爱好,幼儿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通过带领幼儿进行体育游戏、体适能项目练习和幼儿感兴趣的运动项目练习,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从小进行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增强幼儿互相帮助、团队协作的意识,以达到全面提高幼儿身心健康水平的目的。

(二)掌握实用性运动技能

学前专业的体育教学,可以开设多项适合幼儿开展的体育项目,如幼儿体适能练习、篮球熟悉球性练习、跳绳、武术套路、游泳、网球等一些无身体对抗的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或根据用人单位需要进行选择,以期让每名学生都能掌握两个以上项目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技能,并且让学生学会在这些项目中容易产生的运动损伤的紧急处理方法,保证幼儿的运动安全。

(三)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观念

学前专业学生经过改革后的体育项目教学,不但可以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能够掌握体育测试和体质健康评价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并且能够有效利用这些方法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掌握运动后营养的摄入、运动后拉伸练习、运动后恢复性练习、运动损伤后的康复锻炼等方法,把自己的各项生理指标调整到最佳状态,通过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来提高幼儿的身心健康水平,让自己和自己所教授的幼儿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在体育锻炼中体会幸福感、愉悦感、满足感。

二、实验教学流程

(一)教学流程

受疫情影响,实验从2019年3月开始持续到2020年12月结束,实验总学时数达到108学时。2019年3月起对学生进行队列口令和幼儿徒手操编排与实施的教学,主要安排在准备活动中进行。第1周至第4周,教师自带准备活动,提出要求学生观摩,并在课上讲解口令下达要领及徒手操的编排原则,让学生在网上观摩幼儿徒手操视频资料,然后根据教师讲授的编排原则进行编制,经过教师指导和修正后在课上进行教学,每次课安排3人进行教学实习,内容包括队列口令(原地转法、齐步走与立定),徒手操的讲解、示范、纠正错误动作等。结束后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然后教师根据其教学情况逐一进行点评。

第三学期(36学时)以培养学生幼儿体育游戏的编排、组织和教学能力为主。第1周为理论教学,内容包括幼儿体育游戏编排原则、编排方法、讲解与示范教学法、幼儿亲子体育游戏比赛组织与编排。第2周起至第5周每次课安排2个体育游戏,教师正常进行教学,让学生注意观察,课后进行讨论,然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游戏素材,并让学生在网上查询,结合个人实际每人或每个小组创编一个幼儿游戏,经过教师审查从第6周起每周安排3~5人进行游戏教学实习,课上教师进行点评,并听取同学意见。

第四学期以幼儿体适能教学为主。第1周为理论课,讲授幼儿体适能内容和练习方法。第2周起课上结合体育游戏、篮球绳梯、标志筒等进行幼儿体适能项目练习,并穿插平衡练习的内容。教师在微信群里发布练习内容和练习方法,学生进行预习,每次课由3人轮流带领学生进行练习。

(二)课外活动

提高学前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是全面的系统工程,仅靠教师的体育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此外还必须结合课外体育活动共同达成目标。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促进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建议学前专业学生成立各种体育兴趣小组,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加入各种校极运动队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同时鼓励学生在比赛中担任裁判工作,经过理论培训和实践考核,合格后可向朝阳市体育局申请颁发等级裁判员证书。

(三)实验结果测试

经过课题组讨论研究,经体育工作部批准,学前专业实验班体育技能考核方案确定如下。考核内容:口令下达、徒手体操领做、体育游戏编排与教学、幼儿体适能教学。详见表1。每学期期末考试聘请不参与本次实验的专家教师进行测试。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后对实验进行改进和修正。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朝阳师专音乐系学前专业16級和学前教育系18级共8个班,其中对照班4个,合计122人,实验班4个,合计123人,总计245名学生。

(二)研究方法

1.对比实验法

实验班由1名教师担任教学工作,为期3个学期,教学内容包括:队列口令、队形调动、幼儿徒手操编排与教学、幼儿体育游戏编排与教学、幼儿体适能练习;对照班也由同1名教师授课,采用常规教学,教学内容遵照朝阳师专公共体育教学大纲。实验的各项测试工作由体育工作部指派不参加本次课题研究的专家教师担任,3个学期固定不变,由他们制定评分标准,学生实验考核分数取5位教师的平均分。

2.数据统计法

参加实验学生测试数据经专家组统计后交给课题组,运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

3.专家访谈法

对沈阳师范大学、鞍山师范学院、朝阳师专等学校体育和学前教育方面的专家进行访问,请他们发表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教学能力测试对比

音乐系学前专业和学前教育系的学生都开设游戏课,实验班学生在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特别加强了学生幼儿体育编排原则、编排方法和示范讲解能力的培养,因此他们的教学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实验班学生能够初步根据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来编制游戏,在教学过程中讲解清楚、示范正确、队伍调动自如、口令下达准确,而对照班学生不完全具备游戏教学能力。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实验班采用了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实验班学生在体育课上有体验教学也有教学实习,还有微信群内的集体讨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每个实验班还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组长由学生轮流担任,负责全组日常学习和组织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因此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教学能力,还使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精神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实验前后学生自身能力对比

实验前后测试组的专家教师对两个组别的学生分别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两组学生的组织教学能力、示范讲解能力、指导纠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对比看出,实验班的进步幅度要远远大于对照班,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但在讲解示范能力和体育技能测试方面两组学生进步的幅度差异不明显。说明传统体育教学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在测试后还发现一个现象,体育技能与教学能力联系并不紧密,体育技能突出的学生教学能力不一定强,而那些技能一般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强的教学实践能力。

五、结论

1.通过调查走访和座谈了解到当前幼儿教师普遍存在体育教学能力不足的现状,大型幼儿园通过外聘教师完成幼儿体适能教学。目前学前专业体育教学仍在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缺乏对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2.实验结束后通过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的口令下达、幼儿徒手操编排与教学、幼儿体育游戏编排与教学、幼儿体适能练习等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班。

3.实验结束后的体质测试结果对照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的身体素质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未产生负面影响,实验方案切实可行。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工作部

猜你喜欢

教学能力体育游戏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