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城市文化与雕塑定位名片效应的解析

2020-09-10王洪坤

今古文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城市文化

王洪坤

【摘要】 雕塑艺术是城市文化实物标识,优秀的雕塑作品会成为所在城市的风景名胜,树立良好的景观城市形象,扩大所在城市的知名度,提升城市文化的名片效应,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城市文化的软实力。当今中国已经涌现出很多优秀的雕塑作品,然而随着一些城市快速发展的规划变迁,雕塑定位与城市文化发展建设也出现一些不协调的问题,处理好城市文化与雕塑艺术的相互关系,直接影响着城市文化建设的名片效应。

【关键词】 城市文化;雕塑定位;名片效应

【中图分类号】J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2-0074-02

城市公共雕塑是地方文明现代化程度的标志[1]。一座好城市是需要赋予一定的思想、文化和灵魂,甚至是城市的温度与温馨,更需要给人们留下特色的文化印记。城市雕塑最能够体现这座城市特殊符号,没有明显的功利性,却是最具有文化艺术性的建筑物。通过对郑州市城市雕塑的展现评析,从而了解雕塑与城市文化的名片效应价值所在。

一、城市需要类似雕塑的名片效应

“名片效应”是心理学中指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心理名片作用。所谓城市“名片效应”,指在城市生活的人们,能够将城市文化(包括雕塑艺术等)视为一体,通过雕塑艺术等文化展示,向人们传播这种艺术所包含的观点或者思想,使人们对该座城市产生一种印象,在潜移默化中使人们与所在城市文化的思想观点相接近,并影响着所在城市的人们以及外来所有公众。对于公共艺术来说,雕塑最能够真正实现感性确定形式与神性精神的完美结合[2],雕塑所抓住的就是一种惊奇感,其直观表达的视觉艺术犹如向看到它的人们递交了一份名片,使人们在观赏中产生心灵或思想上的触动。好的城市雕塑往往会给这座城市带来很好的名片效应,让人们从开始接触就悄悄喜欢上这座城市,并愿意亲近这座城市开始,当人们看到这座城市所具有特殊性符号时,便在人们的潜意识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这座城市文化氛围,并且视自己与这座城市为一体,在观点和思想上同这座城市丝毫没有陌生感,使人们产生想永远在这座城市生活的愿望,并在心理上自愿成为这座城市里的一员。通过雕塑艺术与城市文化缩小人们与所在城市的心理距离,并让人们与该所城市形成良好的互动友好往来关系。

二、雕塑定位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因素

雕塑定位主要包括雕塑的主题定位、位置定位、选材定位等内容。以郑州雕塑作品为例,评析雕塑定位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得与失。近些年郑州的城市雕塑发展很快,是伴随着郑州经济腾飞而出现的。诸如郑州雕塑公园,还有郑州街头、广场、园林等大大小小的雕塑作品至少近千件。

(一)鄭州雕塑主题定位明确,但雷同作品较多

雕塑主题主要表达一部作品的内容思想,并通过其思想展现其具有的诉求意义。然而,在许多城市中,为了展现城市的友好往来,许多城市的雕塑作品有以握手的形式,展现其交往、合作、团结等凝聚力量。郑州作为中西部城市的交通枢纽中心也不例外。比如,在郑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化工路与瑞达路交叉口,《合作共赢》双拳紧握的雕塑作品,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之初,这座雕塑意义重大,印象深刻。两只巨手紧握,健硕而有力,象征着合作与共赢,体现竞争之新的内涵。高新区是一个各行各业合作共赢的社会大舞台,展示着各路精英竞争、合作、共赢的精彩演绎,这是力与美的展现,也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赞歌。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用一双拳头紧握的形式出现高新开发区的入口广场及一些行政办公楼前。其设计形体庞大,极具有视觉冲击力,并且内容简单,适合摆放于公众场所,并且老少皆知易懂其作品的内涵。遗憾的是,握手或拳头相连紧依的雕塑作品在各个城市均有出现,并且雷同作品太多。当然大多数人们不会因为雷同作品,追究谁抄袭了谁的问题。但是,城市所具有特别印记名片效应会越来越低,由于在这个城市里你可以看到这组作品,在另一个城市里你也可以同样观赏到,并且给人一种没有特别的感觉。因此,雕塑作品的主题定位在城市中一定要显现独一无二,并且希望这种作品能够初见都感到很特别,而不是平庸的感觉。

相反,在郑州市高新区瑞达路科学大道的《成功之路》,则吸足了人的眼球,其底座刻爱因斯坦的名言更让人普及了科学家的探索精神,诠释了成功之路的秘诀。它向世人昭示一种敢于挑战的创新精神、一往无前的探索精神、愈挫愈勇的拼搏精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不尚空谈的实干精神。在高技技术科研人才聚集区域,雕塑作品有这样的雕塑定位也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郑州市做得比较好的一组城市雕塑有:西四环连霍高速下站口处,雕塑作品《礼仪之门》采用的“抱拳礼”是中华传统礼仪风范的一种礼貌动作,含有尊重、欢迎的寓意,表达中原人好客、爽快、质朴的文化性格。郑州公园作为居民的休闲公共场所,雕塑作品透视着精神文化的思想及历史。诸如东风渠滨河公园《1904公园铁路文化系列——火车头、驿站、巡道工、情侣、月色、擂东风(男、女)》,这组系列雕塑通过铁路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也映射出了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相互促进,为郑州的发展增光添彩。

(二)郑州雕塑位置定位有得有失,缺失长远规划考虑

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3]雕塑作品在城市里的位置选择很重要,可惜很多雕塑艺术工作者专注于作品的内容体现,却忽视了对其作品摆放位置的选择权力。还有的主管领导目光短浅,在决定摆放位置时没有长远的布局考虑,在眼下可以行得通,但是,随着发展原本很好的雕塑作品却成了闺中藏娇,更可恨的有些雕塑作品因为城市规划新设计变动,被舍弃或重新选择地点。仍以郑州的握手为例,如果最早不是仅仅把它定位放到郑州国家开发区,其实,根据当时的郑州发展背景,当时能够将其作品放到其位置,也是足够用心的,甚至在当时来说,这个作品表明,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欢迎所有来郑州开发的科技人员及企业合作单位。只是城市快速变迁,郑州市也加入了特大城市序列。因此,郑州城市文化也随之需要跟着升级换代,如同这座握手雕塑,不仅仅是摆放在郑州西部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而且,为了展现郑州的友好、合作、团结、互利、融百家之见,取千家之长,求郑州市与各个友好人士和友好城市共同发展的心愿,更需要在郑州各个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快速通道等交通枢纽要道,摆放大型类似握手的雕塑艺术作品群,形成全郑州整体划一,用不同的雕塑作品艺术形式展现郑州城市文化的特色。雕塑位置的定位方面,郑州市雕塑公园起到了集中展现,形式作品各异,内容也比较精致。但是,人们为了看雕塑必须去公园,有利于雕塑教学,与街头随处可见的雕塑位置相比,显然有一种置身于笼中的感觉,甚至是将较好的艺术作品,藏身于郑州某个角落,唯有郑州市的一些人知道有其存在,还有生活在郑州市及来过郑州的人,却因为摆放位置的原因,很难瞧一下它的真容。因此,好的雕塑,不但是雕塑作品好,而且更重要的是放对了位置。

(三)雕塑选材定位讲究,缺少后期养护管理

优秀雕塑作品,往往选材方面也很讲究。由于雕塑作品的主题表达所要求,雕塑工作者往往会在作品选定之初对作品选材都有了特别要求。什么样的作品内容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取材。而对于一些对取材要求不是特别严格的作品,也必须遵循绿色环保为宗旨的选材原则,既要保持其雕塑作品内容的充分表达,也要照顾对城市长远发展的环保适应及维护要求。而在城市雕塑作品,人们或许经常遇到,有些作品变色、变形、甚至重要部位缺失等情况出现,其实,有选择的原因,也有摆放位置的原因,更多的雕塑作者仅创作了其作品的展现,没有处理好后期观赏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这是许多雕塑艺术工作者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仅仅埋头于雕塑作品的精致创作,而不顾雕塑作品最终是面对广大观众欣赏,甚至爱抚的。所以,一部优秀的雕塑作品,必须在创作之初就对其雕塑选材拥有较远的成见。如果仅考虑创作的便利,或者是材料的优惠便利取用,或许你的作品再优秀,却经不起岁月的磨炼与考验,经不起大众观赏之下的“爱怜”。这些所谓的“优秀”只是温室里种出的一种昙花一现。只有真正的雕塑艺术家才具有这种综合素养下超前与远见。

三、雕塑“名片”需要定期養护管理

雕塑是城市里一道无言的风景:反映了一个时代,讲述着一段历史,复刻了消失的风土人情。[4]小雕塑塑造大风景,或许正是雕塑艺术成为最有文化意义的城市名片效应所在。那些闻名世界的雕塑艺术作品,往往是雕塑艺术家们在作品内容、艺术定位、雕塑位置等方面的综合选择下起到城市名片效应的结果。城市文化呼唤更多优秀雕塑作品,但是,缺失雕塑教育的城市公民可能也会将雕塑作品反转为抹黑城市文化的典型反面教材,更不会让公共雕塑成为城市文化的名片效应。譬如,郑州市区雕塑建设单位较多,管养单位也不少。园林局建设的归园林部门管,公园内的归公园管,郑东新区、高新区等区域则自行管理。由于雕塑加工方式和材质的不同,出现破损后,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修复。而偌大数量的雕塑,管理起来却各自为战,管理水平不一,致使城市雕塑目前还不能得到有效的统一管养。雕塑的完整与净洁,不仅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内涵和文明,也考验着一个城市的管理机制是否健全和成熟。雕塑教育是全民的教育,特别是城市管理者和政府领导层需要补上的一堂课,发现问题及时养护损坏的雕塑作品,定期对全市雕塑作品进行养护管理,真正让雕塑艺术成为城市文化的先锋标杆,达到城市文化的真正得力名片。

参考文献:

[1]王阳.公共雕塑与城市的融合[J].设计,2013,(6):74-75.

[2]雷礼锡.黑格尔神学美学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164.

[3](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27.

[4]刘瑞朝.雕塑“亮”了文明“暗”了[N].大河报,2015-06-12(A07).

猜你喜欢

城市文化
保定市高校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提升方法研究
城市文化口碑对景点品牌价值的交互式嵌入研究
论我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
都市报传播城市文化的创新路径
新时期博物馆的城市功能拓展
公共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发展关系探讨
小议衡阳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文化性表达
影像文化对建构榆林城市文化的新策略
影像文化对建构榆林城市文化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