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形象在英国文学中的误读
2020-09-10程婷立邓敏
程婷立 邓敏
【摘要】 一直以来,文化差异都是民族矛盾冲突的根源性问题,也是民族与民族之间达成合作交流的主要依据。民族本身具备文化先见性,其能够将自身的文化传播到另外一个民族当中,并且对其形成影响。本文主要探究中国形象在其他国家的影响,了解英国文化背景下文学领域对中国形象的解读,先阐述异国形象和异国文化,然后分析英国文学中对中国形象的错误解读现实,并分析导致形象错误解读的具体原因,从而为英国文学赏析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中国形象;英国文学;错误解读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7-0024-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YB-19-100-76 ,项目名称:以提高文學素养为导向的英语专业课教学中“四个意识”的培养研究。
思想和情感混合在一起,最终衍生出人们眼中的形象,这是一种对文化状态的解读,也是一种对思想体态的传承。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传播文化形象的重要载体,更是异国文化研究的根源。根据某位作家的作品来分析某个国家的形象已经成为社会团体解读异国形象的主要方式,但如果作家的作品本身存在形象描述的片面性观点,那么社会团体所做出的形象解读必然也是片面的。本文讨论应该文学作品中对中国形象的解读,了解作品中所呈现出的中国形象误读情况。
一、异国形象与异国文化
所谓异国形象,主要是指某个国家在其他国家人民眼中的形象,代表的是某个民族对其他国家文化的看法,能够充分折射出该国家中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传播情况,对其他国家文化进行解释和传播,展现出国家受到其他国家的文化影响程度。在形成形象阶段,形象的传播者会因为自身的主观性思想,加入自身对其他形象的否定思维,从而不断补充自我形象,并在空间层面延长形象。[1]但是,民族本身具备独特的文化特质,且文化传承均拥有坚实的基点,民族文化发展必然要将文化特质作为根本特征。为此,在对异国形象进行解读过程中,通常会先从文学作品展开研究,了解文学作品中关于异国形象的描述,从而了解其中所传播的异国文化。而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描述和异国文化传播无疑融入了该作者对异国形象的理解,其在描述和塑造形象的时候也存在主观性,包含了该作者对异国社会背景的解读以及对异国文化的意蕴挖掘。鉴于该种情况,不同作者所撰写的文学作品,其所呈现出的异国文化均存在差异性,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异国形象也并不是完全的异国形象,其通过了作者的加工和想象,带有作者明显的主观色彩。[2]
二、英国文学中对中国形象的错误解读
在解读早期的英国文学作品过程中,发现作家们对中国的认知多来自想象,一些作家受到马可波罗的作品影响,产生对中国的向往,在想象大唐盛世的同时,也期望能够接受来自中国文化的熏陶。在该种情况下,文学作品在塑造中国形象的时候融入了诸多想象内容。当然,当时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并不顺畅,中国产品进入西方国家主要依靠游人或者是冒险家,大部分的作家都不了解中国的真实形态,其所构建出的中国形象包含了虚构的介绍,对中国进行了猜测。[3]从《曼德维尔游记》一书中对中国文化进行解读,发现英国作家细致的幻想了中国文化,并且在书中寄托了自己对于中国的向往。英国作家期望能够不断超越自我,并进行自我改造。当然,也是借着对中国的向往,该作家充分表现出自身对当时英国社会的不满和压抑。十八世纪以后,中国和英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范围扩大,英国对中国的了解也更加透彻,英国文人能够从更多的渠道获取关于中国的文化内容,其不再单纯的沉浸在自己的幻想当中,除了单一地表现出自己对于中国形象的赞扬以外,也多一些批评和指责的意味。
《鲁滨逊漂流记》中,笛福表达了自身对于中国文化的态度,对中国文明进行攻击和指责。尽管笛福并没有明确书写出关于中国文明的句子,但在进行中国形象塑造过程中,笛福将自己从耶稣会士报道当中所获取的思想信息均体现在字里行间。十九世纪时期,英国人民开始转变自身对中国的印象思维,从原本的褒奖逐渐转化为丑化,甚至是恶意攻击。[4]
当时很多英国作品问世,其中表现出对中国人的蔑视和嘲笑也多种多样。例如,德·昆西在自身的作品《一个鸦片吸食者的自白》中描写了自身的亲身经历,他在书中表示自己吸食鸦片是为了改善自身的病痛,促使自身能够体验到快乐。但昆西也对中国人的吸食鸦片行为进行了影射,在昆西的观点当中,中国人之所以具备顽固的特性,主要是因为其道德底线过于低级且智慧低下。进入到二十世纪以后,英国作家毛姆在其小说《人性的枷锁》中描述了中国形象,作者将自身的形象和小说中的人物角色结合在一起,充分表达出自身的精神思想。毛姆认为如果中国没有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没有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到西方国家,那么在西方国家人们的眼中中国还是一个令人心神驰往的国家。但是,中国已经逾越了这个鸿沟,此时的中国已经成为思想混杂的地域,且中国人都是黄皮肤的奸诈之人。[5]
从上文分析中不难看出,英国的文学作品中所描绘出的中国形象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中国形象,只是受到时代的变迁影响,英国很多文人的思想已经发生转变,其从各种渠道对中国形象进行解读,并在自身的加工和想象之下重新虚构新的中国形象。此时作家本身对中国是善意的,那么其笔下的中国形象就是赞美的,但如果作家本身对中国保持了恶意,那么中国形象自然也会受到该文学作品的影响。英国作家塑造中国形象时受到了自身文化背景以及自身经历的影响,虽然文学作品中对中国形象的解读存在偏差,但该种偏差却不能完全归结于作家本身,还需要归结到异域文化的观察者身上,其本身无法超过自身的文化范畴来对异国文化进行解读,因此,其所产生的异国形象必然是扭曲的。
三、英国文学对中国形象错误解读的原因分析
英国文学作品当中解读中国形象之所以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偏差,主要是因为英国作家在描述中国形象的时候受到其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同时期的作家受到的文化教育背景不同,其形成的意识形态也存在差别,而在对中国文化了解有限的情况下,自然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文化解读。英国和中国两个国家在距离上比较遥远,形成的文化思想虽然不至于到对立面的程度,但也呈现出了极大的矛盾冲突。[6]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相互之间必然存在诸多不理解的情况。而两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轨迹不同,形成的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环境都存在差异,这些因素会在主观或客观角度对英国作家的思想形态产生影响,促使其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的时候融入自己的主观意识,无法客观表达自己对中国印象的了解,反而是采用虚构的方式来幻想中国形象。
首先,文学作品的作者均是中国形象的客观传播者,其对中国形象解读的角度不同,也会导致中国形象的传播出现误解。从客观层面来讲,中国和英国之间存在地理位置上的差距,两个国家在文化建交之前并没有过多的交流和沟通,文学作家对中国的了解仅仅来源于少量的旅游自传或者是假设和猜想。而从主观角度来讲,西方国家的人民和中国人接触的空间有限,一些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传达回国内。但是,这类人因为是异国人士,平时接触的也都是中国古代官员,其对中国人的描述也仅限于官员阶层或者是富商阶层,因此在描绘中国形象的时候,往往传递出中国人民很富有,且积极热情。这种中国形象属于正面形象,也代表着肯定。而另外一部分和中国人民接触的人则属于游历或冒险的人,其接触的都是社会底层的百姓,在中国形象的理解上又是另外一种形象,认为中国人民贫苦不堪。[7]事实上,二者所传递的中国形象均停留在表面,具备明显的片面性。
其次,英国作家已经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理论,且长期经受已经完善的思想理论体系影响,在对中国形象进行刻画过程中,并不能完全凭借自身的认知来进行客观描述,反而会根据社会风尚需求,迎合人们的思维方向而进行文学创作,对中国形象进一步进行诠释。以鸦片战争时期的英国文学领域来讲,即便是中国有积极元素,但这些作家也不会描写中国的正面形象,反而紧紧抓住中国人吸食鸦片的事情不放,从而塑造出对中国的批评形象,导致中国形象被误读。
最后,误读的发生与中国本身也有一定关系。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文化庞杂,思想活跃,个别中国人的确存在盲目自大和排外心理,这样容易造成不了解真相的西方人产生误读,使西方文人即便想主动了解中国也受到多方面的阻碍,成为中国形象被误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对于异国形象的误读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富有创造意义的,因此读者应以正确的态度去看待异域形象塑造中的误读,做到既不完全忽略,也不全盘接受异国作品对本国形象的描述,而是将异国形象置于具体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历程中加以阐释,并勾勒出异国形象的变形和意义重构的轨迹。
参考文献:
[1]黄青青.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元素”与英国民族身份建构[J].长春大学学报,2018,28(09):54-60.
[2]刘静.试论近代英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变迁[J].戏剧之家,2019,310(10):224-225.
[3]王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英国语言文学中的中国文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038(005):235-236.
[4]邓萍,马会娟.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英国的译介和接受:1949-2015[J].外国语文,2018,34(1);22-25.
[5]王梓.后殖民主義视角下解读西班牙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以马努埃尔的《雾中的萨克斯》为例[J].文艺争鸣,2019,298(05):187-190.
[6]宋美霖.作为“他者”的文化形象——解读毛姆《面纱》里的中国[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8,11(05):12-15.
[7]崔东辉.漫谈英国文学中的异国情调及东方形象[J].北方文学,2018,(30):101-103.
作者简介:
程婷立,女,汉族,江西南昌人,硕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比较文学。
邓敏,女,汉族,江西高安人,江西高安中学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