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结合儿童绘本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
2020-09-10陈孝莉
陈孝莉
【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构图能力,立足于美术基础,从而使小学生养成赏美、爱美、绘画美的习惯。小学时期的美术启蒙教育不太受重视,市面上流动的儿童绘本成为了小学生接触美术的常见途径,本文就儿童绘本对小学美术教学的作用展开,解释儿童绘本带给小学生的启迪与影响,探索儿童绘本中的奥秘与精神。
【关键词】儿童绘本 小学美术 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5.123
小学美术与生活较为接近,小学美术教师不需要通过专业的绘画技术与标准定夺学生的绘画功底,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做的是教会小学生认识美术,理解美术,并通过自我感官欣赏美术。市面上流通的儿童绘本成为了小学生喜欢阅读的美术书,他们可以在儿童绘本里找到属于自身审美范围内的内容,并加以模仿,对小学生未来的学习走向与选择起着一定的决定作用。结合儿童绘本进行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师的可行方法,拥有了教材的基本知识,加之儿童绘本的辅助作用,小学生能够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取更为全面的知识,培养更为独特的审美意识。除此以外,儿童绘本属于其他作者的智慧,小学生能够学习这类绘本,属于智慧的流动与发展。
一、儿童绘本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的积极影响
(一)教师教学内容更为全面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任务与专业美术知识相关,但并不等同于专业知识。小学美术教学建立在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注意力上,而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内容并不能完全取自教材,反之,开拓至儿童绘本更有利于授课。首先,小学美术教师将教材基本内容为学生讲解能够夯实学生的美术基础;其次,将儿童绘本的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学生学习到课堂以外的美术知识;最后,邀请学生进行儿童绘本讲述,既为学生提供了分享的舞台,又为教师缓解了授课片面的问题。如此看来,加入儿童绘本教学是使小学美术教学更为全面化的有效方法。教学更为全面,学生学习的知识就更为丰富,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点也具有推动性。
(二)培养小学生的独特审美意识
小学生在最初接触美术的时期,能够辨别什么是图画,什么是文字,但还缺少属于自己的美的感受。而小学美术课程的开展,能够为小学生提供培养美术观念的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赏美水平。那么,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儿童绘本,能够帮助小学生在原有的美术认知上增添更为丰富的感官欣赏力,并以此为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做铺垫,使他们在欣赏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小学生拥有更为活跃的思维,并在引导下能够开启思考的能力,故通过儿童绘本,小学生的审美意识能够在自我意识融合之后形成一种独特性,并通过创作表现出来。就此观之,加入儿童绘本是在小学生的审美基础上培养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识,是一种一箭双雕的教学方法。
(三)丰富小学美术教学的形式
自古以来,小学美术教学存在一种固态的教学模式。加入儿童绘本,能够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发展出具有新意的教学方式。比如,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作品展示的活动,让小学生将购买的儿童绘本中自我感知美好的一幅带上讲台展示,并加以讲解,与台下的同学分享,既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如,让学生欣赏手中的儿童绘本,让他们找出绘本中与手绘不同的其他绘画形式,并举手分享。在儿童绘本的帮助下,小学美术教师可以进一步教会学生运用身边的废弃物品进行创作,实现变废为宝,促使学生养成收集身边废旧物品的良好习惯。由此观之,儿童绘本是丰富小学美术教学形式的一大宝典,小学美术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儿童绘本中学习到节约、环保、绿色的思想理念,共建文明绿色的城市。
二、结合儿童绘本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教学过程中将教材知识与绘本知识相结合
部分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并没有将教材知识与绘本知识结合起来,而是过于片面的进行教材上的固有知识讲解,导致学生购买的儿童绘本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甚至置于闲置。那么,将教材知识与绘本知识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小学美术教师在讲解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将教材知识讲解与绘本知识讲解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学生感到上课内容不那么枯燥、乏味;其次,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在教材知识中巧妙的引入绘本知识,将二者轻易的结合,不要显得那么生硬;最后,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在绘本中找出教材内容与学生们讲解,更充分的运用这个绘本,达到二者全面的结合与统一。
(二)注意教学设备的灵活运用
目前为止,全国大部分的小学教室都安装有电脑设施,教师可以通过该设备为学生们上课。如果是不想让学生花费过多的经费购买儿童绘本,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投影功能,将自己手头的儿童绘本投影到幕布上,与学生们分析。除此之外,小学美术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播放如沙画等视频。在制作沙画的视频中,既呈现出手艺人的绝妙技艺,又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在欣赏沙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节选片段进行讲解,实现教材知识与多媒体资源的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创作,并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为学生播放舒缓的音乐,营造一种意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征求学生意见之后,将学生作品通过互联网上传或是印制在校园刊物上,为大众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使学生的佳作得到更多人的欣赏,使校园刊物成为新的儿童绘本,发挥佳作在校园内流传与分享的功能。
(三)教师应注意多与学生进行互动
部分小学美术教师恰巧忘记了这一点,在授课过程中,课本知识的传播量较大,但并没有与学生进行互动,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渐渐下降,最终造成学生对美术课不感兴趣的后果。除了这一点影响外,教师不与学生沟通,不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学生学习的程度,况且美术绘本并不是完全与课程相匹配的书籍,也许在某一节课中学生无法理解上课内容,就选择了发呆或是开小差,这样一来,既造成课堂氛围沉重,又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课堂上多与学生互动是营造和谐学习氛围的良药。
在小学为学生打好美术基础,借助儿童绘本的力量为学生拓宽欣赏面,打造独特的审美意识,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或择业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这便是在儿童绘本的靈活运用下促成小学美术教学的合理表现。
参考文献
[1]谷大勇.浅谈结合儿童绘本的小学美术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2(16):52-53.
[2]张凤英.浅析结合儿童绘本的小学美术教学[J].考试周刊,20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