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社区陈式太极拳开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2020-09-10贾晓航
贾晓航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1-020-02
摘 要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社区陈式太极拳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研。陈氏太极拳风格独特,要求腿劲较强,练起来漂亮但习练者腿部受不了太大重力,所以许多中老年人止步于此,自此陈式太极拳与杨式太极拳的受众有着很大的差别。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明确数据,以求为海淀区城市社区陈式太极拳的开展状况提供建议性的结论。
关键词 北京市海淀区 陈式太极拳活动 开展现状
一、前言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中的宝贵遗产,陈式太极拳是我中华民族武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构思特异的优秀拳种,也是我们祖国传统的身心修养之学。作为武术,它具有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快慢缠绕、蓄发并用、沾粘连随、周身一家、松活弹抖、技击性强等特征,因此被众多太极爱好者所喜欢,一些来到中国的外籍人员也相继被陈式太极拳的发力美、造型美、技击美所吸引,并习练陈式太极拳。
海淀区在区域性文化中有着突出的优势并具有文化代表性,通过作者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国知名学术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陈式太极拳在海淀区的开展状况很少有人做过研究,笔者希望在进行对海淀区城市社区陈式太极拳的开展状况得出明确数据,以填补在区域性太极拳开展方面零数据的空白,使关注此领域的研究者用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海淀区城市社区、公园、指导站的陈式太极拳习练者200人。
2.北京市武术协会有关领导、陈式太极拳嫡系传人等知名人士。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向北京市海淀区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紫竹院公园、清华大学社区指导站、中国农业大学社区指导站、五棵松指导站等具有针对性的向陈式太极拳习练者发放调查问卷共计200份,回收问卷198份,回收率99%,其中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98.5%,同时对问卷的可信度进行检验,符合统计学要求。
2.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论文11篇、专著6部。
3.访谈法
有计划地访问了北京市武术协会有关领导、陈式太极拳嫡系传人、指导站负责人及陈式太极拳名家。
4.數据统计法
将获得的数据,运用Microsoft Excel 2003 进行了数据录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量化分析。
5.逻辑分析法
对已有的材料和数据通过归纳、对比、综合分析等逻辑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得出相关数据。
三、研究结果分析
研究表明海淀区城市社区陈式太极拳活动的竞赛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传统类比赛活动较少,竞赛体制尚不健全;海淀区城市社区太极拳活动的显著特征以传统陈式太极拳为主,参加人数众多,分布范围广泛,涉及职业全面,年龄跨度大,形式多样,习练者水平较高。海淀区城市社区陈式太极拳习练者性别比例不均,男、女比例基本为2︰1,练习陈式太极拳的男性多于女性,从年龄结构上看,陈式太极拳习练者以老年人为主,而青年人也占取了一大部分比例,海淀区城市社区陈式太极拳习练者主要以脑力工作者为主,脑力工作者收入均大于体力、体力脑力兼有工作者,收入水平居中,低收入的体力劳动工作者习练者较少,情况不佳。海淀区城市社区陈式太极拳习练者以练习传统套路为主,习练国家规定竞赛套路的人太少;海淀区城市社区陈式太极拳习练者习练场所多在广场、公园,住所附近练习,个别场馆封闭,爱好者无法进入场馆周边的广场练习,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全民健身”;海淀区城市社区陈式太极拳习练者每周习练次数正常,时间段正常,社区居委会对健身养生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够有力。海淀区城市社区陈式太极拳习练者大部分在有组织、免费、有专业太极拳指导员指导的情况下练习,自发性组织练习的太少。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社区陈式太极拳习练者性别比例不均,男、女比例基本为2︰1,喜欢打陈式太极拳的男性多于女性,从年龄结构上看,陈式太极拳习练者以老年人为主,而近几年青年人通过奥运会、全民健身等大型活动了解到了太极拳,引发了青年人从以往的“少数”人群,走向“多数”人群,青年人也占取一大部分比例,“快餐文化”正影响着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社区陈式太极拳的未来。
2.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社区陈式太极拳习练者主要以脑力工作者为主,脑力工作者收入均大于体力、体力脑力兼有工作者,收入水平居中,这使得脑力工作者能够承担的起一些运动所需花费,保持良好状态,长此以往的坚持锻炼下去,低收入的体力劳动工作者习练者较少,情况不佳。
3.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社区陈式太极拳习练者基本以练习传统套路为主,此类人群在对太极拳的理解层次较高,对国家规定的竞赛套路有些许看法,导致习练国家规定竞赛套路的人较少,这对于传统陈式太极拳的保存与继承是一件好事,但传统陈式太极拳种类繁多,不利于推广。
4.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社区陈式太极拳习练者的花费较少,基本投入于培训和服装,北京市海淀区传统类比赛活动较少,竞赛体制尚不健全。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社区陈式太极拳习练者习练场所多在广场、公园,住所附近,个别场馆封闭,爱好者无法进入场馆周边的广场练习,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全民健身”。
5.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社区陈式太极拳习练者大部分在早晚练习,每周习练次数符合正常标准,多数习练者拳龄年轻,拳龄年老的习练者太少。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社区陈式太极拳习练者大部分在有组织、免费、有专业太极拳指导员指导的情况下练习,或者是个人练习;自发性组织练习的太少,习练者缺少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社区陈式太极拳习练者大部分为了健身、锻炼,为了治病习练太极拳的习练者太少,居民对传统文化养生方面显示出不太信任,应加强个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建议
1.鼓励各相关活动组织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多举办北京市海淀区大型群众性太极类表演活动,鼓励各种太极拳竞赛交流等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比赛交流活动的重要导向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让保持良好态势的习练者继续保持练习,不半道走人。
2.积极引导陈式太极拳练习者转变观念,适量加大太极拳锻炼方面的消费,以提高锻炼效果,客观上促进太极拳健身项目的发展及其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3.建议相关文化传播组织集中各陈式太极拳培训组织负责人,定期培训国家规定套路,让更多的负责人及嫡系传人向学员们教授一些简单的国家规定套路,实现双向练习,互为影响,将最为规范的、容易接受的陈式太极拳推广到世界。
4.建议北京市海淀区城市社区场馆管理部门应该按照居民意愿,适当地将场馆周边的广场在5-8点、17-20点之间对公民开放,鼓励适量收费,让更多的体育爱好者进入场内练习,实现真正意义上“全民健身”。
5.各电视媒体机构继续保持良好事态,宣传陈式太极拳,为陈式太极拳的发展做出客观支持。武协机构建立定期培训机制,对各太极拳辅导站负责人进行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培训,大力进行文化精神补给工作。
参考文献:
[1]郭玉成.武术传播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6,
[2]姚伟华.河南省城市社区武术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6.
[3]张长念.北京市城市社区太极拳习练者及其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4]李秀,谭勇.海口市太极拳活动开展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6,4:32-33.
[5]杨黎明.焦作太极拳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3):40-43.
[6]权黎明.传统陈式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初探[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3:89.
[7]林思桐.人口老龄化与太极拳运动[J].体育文史,1993,2:69.
作者单位: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