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牡丹亭》两英译本中对“形似”与“神似”的不同运用
2020-09-10张晓钰
张晓钰
【摘要】 中国翻译界从二十世纪初便以艺术领域的“形似”和“神似”作为翻译的两个标准。随着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交流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中国戏曲经典和其他作品的翻译。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牡丹亭》的白之译本和汪榕培译本来比较外国译者在典籍翻译中对“形似”与“神似”的不同运用,并明确一个认识,在文学翻译中,需要将“形似”与“神似”相结合,才能使译文更加忠实地传达原作。
【关键词】 形似;神似;《牡丹亭》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28-02
经典文学的英译如今是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译者是否必须来自源语言国家也成为翻译界的热门话题。“形似”和“神似”翻译理论提出后,这两派也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斗争。本文通过对《牡丹亭》两个英译本中“形似”和“神似”的运用进行比较,证明了无论译者是否是中国人,只有将二者合理结合,才能更好地翻译中国古籍。
一、“形似”与“神似”概述
《文学翻译谈》中提道:翻译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译或形似,一种是意译或神似。翻译中,“形”也是“形式”。形似主要指的是原文的形式方面,其中包括句子结构、修辞手法、句型等。《翻译论集》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字不可增,一字不可减,一字不可先,一字不可后,名曰翻译,而译犹不译。”这说的就是形似。形似既保留原文的结构且忠实于原文,同时也会有一定的变化。神似是指翻译不再局限于语言,并且还要注重精神层面,以保持原作的魅力,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许渊冲曾说神似的译法是得其精而忘其粗。神似是指传达原文的神韵和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使读者感受到原文的奇妙韵味。可见,“形”主要指语言层面的东西,如词、句等,而“神”不仅包括神韵、情感、风格,还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精神、含义和内容。
翻译界对形似和神似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这就容易使译者从自身角度出发,加入自己的理解及欣赏。形似与神似的不同含义也造成不同对二者的看法褒贬不一,但翻译研究也应持辩证态度,要明确“形”与“神”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形”是具体的存在,而“神”是虚无缥缈的。“形”是“神”存在的基础,“神”是“形”的更高层次的形式。在翻译过程中,尽量要做到形神兼备。
二、对比分析《牡丹亭》两个英译本中“形似”与“形似”的运用
(一)《牡丹亭》的作者是明代戏剧作家汤显祖,是中国传统浪漫文学的巅峰之作。它讲述的是女主杜丽娘在梦里与男主柳梦梅相识,梦醒后,因对现实的哀愁以及对爱人的相思抱憾而亡,一番波折后,她最终因爱情而复活。这本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赞扬了他们为追求理想的爱情与婚姻而与封建礼教做斗争的顽强精神。之后《牡丹亭》不断被做成戏剧故事在各种舞台上演并流传数百年。
《牡丹亭》最早的全译本出现在1980年,由美国著名汉学家白之翻译。该译本的翻译地道、细致、流畅,这位美国译者的译本在国外广为流传,是《牡丹亭》走向世界的重要开端和成功之作。汪榕培的《牡丹亭》英译本于2000年出版发行,他凭借着深厚的中英文语言基础及文化底蕴完成了这本书的英译。汪教授在经典著作的英译方面学识渊博,造诣颇深。他曾经翻译过多部古典文學作品,他的译文通顺流畅,被国内外众多读者所接受。
(二)中国古代诗强调诗节的行数、长短以及整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从形似的角度,译者应尽量使原文的形式与风格与译文的形式与风格保持一致,做到“以诗译诗”。
例: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白之译:“Brief dream,long dream,still a dream;this year next year when is the year?”
汪榕培译:“Long dream or short,it is anyway a dream;Year in year out,time and tide moves like a stream!”
这句话是主人公柳梦梅在梦中与佳人相遇后的感叹。这两种译文基本上都与原文相对应。汪教授的翻译使用了“dream”和“stream”来进行尾韵,而白之教授则选择了重复的词语来强调译文的节奏感。然而,从翻译的句子结构来看,汪教授的翻译方法显然更接近原文。因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就是对仗工整以及韵律和谐。
“惊梦”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描写的是园内风景优美春光无限,但满怀心事的杜丽娘只想到了园中的颓败景象,悲观地认为一切的热闹与美好都不属于自己。这句话是《牡丹亭》中的经典名言,被后世争相传唱。
这句词中音律节奏是抒发情感的重要形式,反而细节词语在这个语境下则没有那么重要。“姹紫嫣红”表面上是对颜色的描述,实际上却是指园内盛开的灿烂花朵。“断井残垣”也指园中一些残败的建筑,白之教授将这两个词拆开翻译成deepest purple,brightest scarlet,dry well crumbling,这种近似“逐字逐句”的翻译看似保留了原作的形式,但也因此产生了偏离,丧失了原文的节奏美感。相比之下,汪榕培教授将“姹紫嫣红”译为The flowers glitter brightly,前面两句又以in the air和here and there结尾,这样既保证了句子的含义,又保证了音律的和谐统一。以where和who两个疑问词开头的疑问句构成了一个排比句,照应了原文并充分展现了节奏美。
相比较而言,在形似方面,汪译本与白译本各有其特点,白之教授注重诗歌的节奏感,而汪教授注重译文的押韵。中国古诗的特点就是对仗工整,读起来节奏上朗朗上口,因此,翻译中国古典文学时,要尽量用原语的形式向读者传达原文,同时也要留给读者一个判断和想象的空间。
(三)神似强调再现原文背后的意境、意象和作者情感。这里的翻译不再是逐字逐句的对应,而是在传达作者或人物的精神内涵上与原文的相似。
例句:……牡丹亭,娇恰恰;湖山畔,羞答答;读书窗,淅喇喇。良夜省陪茶,清风明月知无价。
白之译:“Tenderness at peony pavilion,bashfulness by rocky path,rustling of breeze by study window. Sharing this lovely night how precious shall we find cool breeze and brilliant moon!”
汪榕培译:At the Peony Pavilion,We were tender toward each other.
By the lakeside hills,We felt bashful with each other.
Near the window-frames,We sat silent facing each other.
We shared the night at ease.
And knew the price of moon and breeze.
这几句话是杜丽娘与柳梦梅发现二人心意相似,互通情谊后兴奋之余所发出的感慨。这几句词充满连续的韵味,是对杜丽娘内心的生动描写。白之的翻译保留了原文的风格,将中文唱词中的三组叠词转化为三组结构相同的词组。而汪榕培的翻译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他的译文不仅具有相同的句子结构,而且还采用了以“we”开头的排比句,将景象转化为人的情感。节奏活泼,有明显的戏剧效果。
例: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
白之译:From dream returning,orioles coil their song through all the brilliant riot of the new season/to listener in tiny leaf-locked court
汪榕培译;When I'm awakened by the orioles'songs/ And find the springtime beauty all around,I stand in deep thought on the courtyard ground
这两句话展现了杜麗娘看到明媚春光后,对自身孤独无伴的惆怅感慨。这简短话语却有多个意象展示,呈现了极强的画面感,从这些意象中也反映了女主人公优雅的气质与个性。白之教授将原文的意象逐一呈现,特别是对“深院”的翻译,通过leaf-locked将体现“深”的含义,为读者展现了枝叶茂密的景象。汪教授的译文则集中在人物和动作上,如将“梦回”译为I'm awakened,“深院”化为in deep thought,表示“深思”,体现其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
如前文所说,要使译文与原著神似,必须基于译者是否能把握住原文的精神实质,同时也与译者对源语言的文化了解程度相关。白之教授虽对中国文化有深厚的研究,但与中国本土译者相比,在对原文的理解上还是会稍显逊色。相比之下,白之教授的译文更侧重意象还原,汪教授译本更侧重展示人物的内在感受。
三、总结
通过对比发现,白之教授与汪榕培教授的译本各有其特点。汪教授通常注重对诗歌韵律的体现,追求译文与原文在精神上对应或相似。相比之下,白之教授的译本在对意境和氛围进行烘托时所用词汇更加丰富准确。由此可见,二者在“形似”与“神似”的运用上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都能准确展现原文神韵与意境,达到形神兼备。
参考文献:
[1]Birch, C. The Peony Pavilion[M].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0.
[2]汤显祖著.汪榕培译.牡丹亭:英汉对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许渊冲.再谈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2012,33(04):83-90+127.
[4]许渊冲.文学翻译谈[M].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
[5]张玲.传神达意,“译”味隽永——汪榕培英译“枫桥夜泊”的艺术[J].中国外语,2010,(1):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