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淮海战役红色文化 培育高职生奋斗精神
2020-09-10张敏敏
【摘要】 培育高职生的奋斗精神,指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磨炼勇于担当、不懈奋斗的意志,有利于形成敢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进而做到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目前高职生的奋斗精神较为薄弱,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遇挫而退,缺乏担当和一往直前的勇气。深入推进淮海战役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将我军敢于担当、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红色文化融入高职生的奋斗精神教育之中,为当代高职生培养奋斗精神提供坐标。
【关键词】 淮海战役;红色文化;高职生;奋斗精神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0-0095-02
2018年10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指出了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就是要在培育学生的奋斗精神等六个方面上下功夫,在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懈奋斗的意志品质方面做文章,使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刚健有为。淮海战役中保存下来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的意志和昂扬的战斗精神等红色品质为当代高职生树立奋斗精神提供了坐标。
一、培育当代高职生奋斗精神的必要性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队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战争年代夺取胜利的必要法宝,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传家宝,也是高职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精神支撑。高职生肩负着我国由“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转变的使命,是直接面向一线岗位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加强奋斗精神的教育,有利于帮助高职生树立高远的理想信念,磨炼高职生勇于担当、不懈奋斗的意志。
然而,由于多种现实因素的影响,目前部分高职生的奋斗精神淡化,缺乏自信,对自己的期望值较低。相当数量的高职生将自己的未来职业定位为工厂工人;缺乏理想信念,使高职生对生活、对未来缺少激情和向往,具体表现为沉迷于网络游戏,职业生涯规划模糊,阶段性目标不清楚,学习动力不足,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不思进取;遇难而退,遇到一丁点问题就轻言放弃,碰到干扰就妥协;还有部分学生有想法有抱负,但是很难落实到行动上,过于悲观,害怕失败,畏惧前行,缺失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有必要培育当代高职生的奋斗精神,使高职生树立高远的理想,拥有勇于担当、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淮海战役红色文化蕴涵丰富的教育内容
淮海战役以少胜多的伟大战绩,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决胜千里、高屋建瓴的战略决策,充分彰显了党和人民不畏艰难困苦、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淮海战役红色文化是党和人民永远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是鼓舞和激励当代高职生朝着理想目标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徐州并参观了淮海纪念馆,面对着淮海战役烈士英名录,习总书记感慨道:“为有牺牲多壮志。”淮海战役胜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民心所向,在这场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战略大决战中,无数的人民群众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与我党共同谱写了患难与共的感人诗篇。正是广大军民保持对解放事业必胜的信心和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心,才能始终保持着勇往直前、众志成城的激情和姿态,才能始终以敢啃硬骨头的斗志攻坚破难,奋力前行。战役期间,人民解放军利用多种多样的政治工作形式坚定广大军民的理想信念,广大党员干部也是以身作则,敢为人先,苦为人先,行为人先。
(二)勇于担当的意志
勇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精神品质。淮海战役的胜利,正是来自广大战区人民解放军和各级指挥员的敢当、勇当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敌制胜。淮海战役开始粟裕将军主动请战,1948年5月,中央领导采纳了粟裕关于3个纵队暂不过江的意见。粟裕在全面了解和掌握战场情况及战争形势的基础上,抓住时机,于7月率军取得豫东战役的胜利。9月23日,在济南战役即将胜利的前一天粟裕召集华野指挥员舉行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行动方向。会议整整开了一天,大家争相发言,气氛十分热烈。最后,粟裕总结指出:为了迫使徐州国民党军队退守江边及津浦路沿线,把战场南移,以造成威胁南京之势,华野下一步将出苏北、战准海。许多年后,当粟裕回忆起淮海战役时,仍兴奋不已,将军说道:“打仗像下棋一样,作为一个高级指挥员来说,不能看一步走一步,至少要看两步走一步。”正因为粟裕将军在战争的“棋盘”上着眼于全局,及时提出淮海战役的计划,敢于担当战役的风险,才为我军的南线决战争取了时间、争取了主动。
(三)昂扬的战斗精神
淮海战役规模之大、歼敌之多,影响之深远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全体参战军民始终保持着众志成城、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这种昂扬的战斗精神弥补了武器装备、兵力的不足,保证了策略战术的有效发挥。昂扬的战斗精神,其基础是对共产主义和人民解放事业坚如磐石信念。淮海战役开始之前,我军开展了深入的思想政治动员活动,这场动员活动充分强调淮海决战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扫清各种思想障碍,增强了我军的革命斗志。这种不屈不挠、攻坚克难的战斗精神,是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不断奋发图强、艰苦创业,攻坚克难,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的精神支柱。
三、推进承淮海战役红色文化进校园培育高职生
奋斗精神的路径
淮海战役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遗传下来的红色基因,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奋斗精神是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同时也是高职生一步一步实现人生目标必备的精神品质。推进淮海战役红色文化进校园,指导高职生的生活实践,发挥高校合力,培育高职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不懈奋斗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高职生实现高远的目标提供保障。
(一)加强高职生对于淮海战役红色文化的理论认知
用淮海战役红色文化加强高职生的奋斗精神教育,首先需要让高职生理解淮海战役精神内涵。习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发表了对淮海战役精神的论述,指出淮海战役是人民军队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和永远奋斗的结果。我们传承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就是要培育勇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需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高职生的头脑,发挥科学理论的关键作用,自主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作为徐州当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徐州特色,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淮海战役红色基因资源的理论教育,教育内容要包含红色基因的时代意义,引导高职生认清自身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使命,又要让高职生意识到传承红色基因与培育奋斗精神和实现人生目标具有一致性和共通性。
(二)引导高职生对淮海战役英雄人物的奋斗精神的学习
《淮海战役烈士英名录》记载着参战军队、支前民工的姓名、牺牲地点,排除一些无名和重名的烈士,共计31006人。这3万多牺牲者中,有甘为人梯、不畏艰险的支前民工;有冲锋陷阵、顽强拼杀的士兵;有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军事指导员。他们有着同一个目标,即国家的和平和百姓的安宁。为此他们前仆后继,奋勇杀敌,一批批地倒下去,又一批批地站起来。在炮火和硝烟中升华着勇士们奋斗牺牲的精神,在腥风和血雨中铸就了革命军人不朽的魂灵。
淮海战役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身上展现的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勇于担当、一往直前的精神状态正是当代高职生所急需的精神品质。辅导员、任课老师等一定要引导高职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观看电影、聆听老辈革命军人讲述等多种途径学习先进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通过对榜样的学习,可以感受榜样的力量,进而使高职生感知奋斗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无穷力量,刺激榜样精神在高职生身上的重现,不畏艰险,拼搏奋斗,勇往直前。
(三)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高校合力
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高职生的奋斗精神作为其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不仅依赖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也依赖于高职生所处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于高职生的奋斗精神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要培育高职生的勇于担当、艰苦奋斗的意志,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敢于尝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方法。方法的选择要遵循教育规律,贴合高职生的实际,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进行高职生奋斗精神教育,要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奋斗精神潜移默化,入脑入心。创新实践教学方法,组织特色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真实体验社会,培养高职生的艰苦奋斗的品质。
其次,要培育高職生的勇于担当、艰苦奋斗的意志,要凝聚高校合力、社会合力,发挥辅导员、任课老师、管理人员、领导对于高职生奋斗精神的积极影响作用。淮海战役红色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每位教育者都应该继承淮海战役文化,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要推进淮海战役红色文化进校园,要求学校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保障,发挥辅导员、任课老师、管理人员、领导协同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51.
[2]决战淮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24.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8.
[4]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02).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作者简介:
张敏敏,女,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