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楼梦》探讨古代女子的悲剧命运
2020-09-10黎煜
【摘要】 《红楼梦》是一部描述中国古代女性悲剧命运的小说。书中毫不避讳地描述了人生的苦痛,被毁灭的爱情以及破碎的梦。这些在封建社会受到压迫的女子,忍受着封建伦理道德和男权社会的深刻压迫,虽然有着反叛和自我觉醒意识,但是仍然逃不过悲剧的命运。本文将通过《红楼梦》探讨古代女子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 《红楼梦》;古代女子;悲剧命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9-0010-02
《红楼梦》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者曹雪芹是那个时代的伟大作家,然而曹雪芹的晚年生活却十分的潦倒和孤独。不过正是由于他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有着深刻的生活体验,所以他才能够充分了解封建社会的黑暗性与非理性的方面,包括统治者在那个时代的黑暗统治,曹雪芹对于封建社会的现状感到愤怒却无可奈何。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曹雪芹写出了《红楼梦》,将自己对于封建社会的悲伤与孤独完全融入了书中青年女性的悲剧中。《红楼梦》开篇有一首关于金陵十二钗的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也表现出来曹雪芹的孤独和无奈。《红楼梦》一书中描写了四百余个人物,其中女性人物有一半之多,这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是十分罕见的,但是不管是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大方典雅的薛宝钗、性格泼辣的王熙凤、真诚直率的晴雯等等,不管是小姐还是丫鬟,他们的命运无一不是以悲剧收场。
一、《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红楼梦》一书中描绘了众多美丽的女性角色,这一群美人在大观园中浓缩了一个小小的女儿国,在短短的几年中,这个小小的女儿国经历了欢笑与爱,也经历了仇怨与恨,《红楼梦》可以说是一部封建大家庭的变迁,更贴切地说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与命运的缩影。曹雪芹以其精炼的文字营造出了一个小小的女儿国,然而这些聪慧、美丽的妙龄少女却一个个从故事中退场,尽管她们有着灵魂、有着自己梦想,是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然而这些女子没有自己的青春,也没有自己的未来,这样一个小小的女儿国,其实是一个巨大的牢笼,她们无法从这之中逃出,无法摆脱成为“封建礼教殉葬品”的悲惨命运。
《红楼梦》中的女性有着美丽的外表,曹雪芹通过“花招绣带,柳拂香风”的大观园将封建社会背景下女性的性格和才华很好地展现了出来,这些女性人物中有封建阶级上层的贵妇人,也有封建贵族压迫下的奴婢丫头,她们形象鲜明,有着独立的品格、丰富的情感、美丽的外表与内心。她们有的才思敏捷,有的温文尔雅,有的精明强干,有的志行高洁,但是她们依然摆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千红一窟,万艳同杯”隐晦地描述了《红楼梦》中女性的悲剧命运。《红楼梦》要表现的并不是某一个的悲剧,而是在封建社会下女性共同的悲剧命运。
二、《红楼梦》中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红楼梦》中女性形象,当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这是本书的重点,可以说这些女性代表了整个封建社会女性的命运走向。如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晴雯等,下文将对这些代表性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
(一)林黛玉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之一,她是这些年轻女性中的叛逆者,也是封建礼教下爱情悲剧的代表。林黛玉出身于书香门第,小时生活幸福美满,但是好景不长,六岁时母亲去世,之后父亲也离开了人世,家道中落之后,林黛玉只好居住在外婆家中,自小寄人篱下,心理上比较敏感,在进入贾府之后,她就时刻提醒自己“步步圈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虽然如此,也未能改变她自身的悲剧命运。
林黛玉是一个颇有才气的女子,在元妃省亲的试才题对额中,林黛玉以一律《世外桃源》和代贾宝玉写的《杏帘在望》表现出了惊人的才华。
之后,大观园中的众位姐妹建立了“海棠诗社”,林黛玉以其一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获得了众人的齐声喝彩。不过林黛玉的才气使得她在贾府之中备受掣肘,她没有可以推心置腹的同性朋友,心中一直有着一股莫名的孤独和悲痛。在这样的环境下,林黛玉天然有着一种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时她为了维护自己,会显得有些气量狭小,喜欢使小性子。周瑞家的来送宫花,本是走着近道送宫花,并没有歧视心态,只是恰巧最后才送到了黛玉那里,但是黛玉却心生警觉:“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回答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随即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林黛玉对于封建仕途之道非常鄙弃,她不劝宝玉去走这样的道路,不管是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为宝玉提供了支持。她强烈的性格特征与封建礼教格格不入,就连最疼爱她的外祖母也认为黛玉“心重些”“待人里头,都不济她宝姐姐有担待、有尽让”。当王熙凤设计粉碎了黛玉的梦之后,她焚稿断情结束了自己悲剧的一生。
林黛玉可谓是《红楼梦》一书中最为重要的女性形象,作者给她安排了高贵的生活,让她远离了尘世生活的苦难,给了她最合适的死亡。这样一个聪慧的女子,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女性,流完了眼泪,烧尽了诗稿,在自己所追求的爱情美梦破碎后死去。
(二)薛宝钗
薛宝钗与林黛玉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虽然有着显厚的家庭,但是并没有大小姐式的骄纵跋扈。她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的女子,在贾府中的言行都十分得体,身受贾府众人的喜爱。
她是温柔贤淑的典范,她是一个务实的人,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非常擅長,在与贾府中的众位姐妹相处的过程中,体现出了长辈般的风度,对于出身贫寒的岫烟她也给予帮助,同时她还经常照顾家道中落的史湘云。对长辈谦恭,同情下人,因而薛宝钗得到了贾府上下一致的称赞,贾母也称赞她“稳重和平”。
不过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子,也遭受了许多磨难,她的父亲早亡,哥哥是家中的独种,母亲对哥哥十分地庇护,因而使他骄横成性,经常惹是生非,后来又多了一位彪悍的嫂子。薛宝钗本想着进入宫中,能够光宗耀祖,但是事与愿违,她最终进入了贾府,她对于贾宝玉也是十分喜欢,但是她与宝玉的性格并不相符,宝玉和黛玉对于八股文和仕途都是比较鄙弃的,她却劝黛玉多读正经书,不要移了性情,劝宝玉去学习八股文,好参加科考,一举成名。她与黛玉一直争夺着宝玉,虽然最终她如愿以偿和宝玉结婚,但是宝玉并不爱她,宝玉是受了王熙凤的掉包计和宝钗完了婚,内心是一直思念着黛玉的,“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最终,宝玉看透了尘世,独留下宝钗出了家,只有这“金玉良缘终悲苦,琴边衾里总无缘”伴随着宝钗。这位封建社会中温文尔雅的女子,也逃不过孤身对影的悲剧命运。
(三)史湘云
史湘云是贾母娘家的内侄孙女,她自幼父母双亡,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并未过得大家小姐的生活。史湘云与林黛玉、薛宝钗不同,她是一个十分豪爽、豁达的女子。史湘云这样一个女子很难与其他人产生较大的冲突,曹雪芹也并未使用戏剧冲突的手法来描述史湘云,而是将笔力集中到她一个人的身上,例如在62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果见湘云臥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地围着她,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这是一个十分可爱又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女子。然而,即使是这样一位开朗的女子,也被悲剧的命运牵引着。
曹雪芹并未写出史湘云的命运,但是从史湘云的判词中不难得知,史湘云最终虽然嫁了人,但是好景不长,婚姻不幸,留她一人过着孤寡的生活。这样富有生命力的女子,也无例外的受到命运的摧残。
三、从《红楼梦》看古代女性的悲剧
鲁迅曾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以此来看,《红楼梦》的故事无疑是一个悲剧。一个家族,一个群体,一个人,没有什么能逃脱悲剧的命运,他们一个个的最终都走向了衰落,然后死亡,这也深深体现出了封建礼教“吃人不吐骨头”的真相。《红楼梦》中青年女性的悲剧主要来源自封建礼教的压迫,尽管身为贵族,也无法逃过封建礼教压迫的命运。这些美丽的、有才华的女子,以各种方式来对封建礼教做出自己的反抗,但是这样一群女性,又怎么能成功地对抗封建礼教以及男权社会的压迫呢。像王熙凤,抓住了丈夫偷情的事,但是丈夫不仅没有悔悟,反而拿刀追杀她,即使王熙凤在贾府有着很大的权利,但是她依然在这悲剧的命运下。
《红楼梦》是尊重女性的,它是一部关于女性的悲剧,其中最主要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书中不仅有着封建道德礼教下的悲剧,还有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上的悲剧,也有着封建婢女的悲剧。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身份高贵的女子也那般凄惨,底层社会女性的命运又当如何,这是封建时代下所有女性共同的悲剧。在封建礼教影响下的社会,所有美好的感情、性格、才华都得不到施展。我们可以从《红楼梦》中看出,这不是一个女性的悲剧命运,这是所有古代女性的悲剧命运。
四、结语
作者曹雪芹本身生活在那样一个封建礼教压迫下的社会,他对于封建社会的不合理与黑暗以及统治者的黑暗统治深有感触。曹雪芹通过描述文中女性的悲剧命运,表达了对封建社会深刻的控诉和不满。在现世,我们也可以从《红楼梦》看出那个时代的黑暗,也从书中这些美好女性的悲剧命运窥探到了古代女子的悲剧命运。
参考文献:
[1]张兆菲.浅析《红楼梦》中女性的悲剧性[J].戏剧之家,2019,(27):242.
[2]鲁文婧.《红楼梦》中林黛玉悲剧命运的必然性[J].文学教育(上),2018,(07):39-40.
[3]张波.《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社会原因[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7):186-187.
作者简介:
黎煜,女,汉族,贵州遵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